“这部电影的构思,怎么说呢?最早的话,要上溯到95年吧,那年引进了一部关于病毒的美国大片,由达斯汀·霍夫曼主演的《恐怖地带》。我当时非常喜欢,前后进电影院看了三四次,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当然,这只是个开头,要知道《勇敢者的游戏》我前后进电影院看了十次。不过想要拍电影的念头,应该就是那个时候种下的。”

   舞台上的李旭正在侃侃而谈。

   “后来考入了北电导演系,就开始琢磨自己的首部作品,一直没有合适的题材,拍了几个短篇都不怎么样,直到03年非典爆发。当时民众的恐慌,以及前仆后继的医务工作者,都给了我很大的震动,然后想起了《恐怖地带》那部电影,所以想要也制作这种类型的。

   毕竟,《勇敢者的游戏》那样的特效,我们现在还做不出来。”

   虽然这句话是用轻松的语气说出来的,也引发了一阵笑声,但于波心里还是有点不是滋味。要说的话,《英雄》、《十面埋伏》的特效还是不错的,《无极》的故事很烂,但是单说特效也还是拿得出手。

   可要跟好莱坞比起来,还是差得很远。

   “我从03年开始写剧本,一直到04年年底才算完成,期间也到处走访,想要尽可能地让整部电影在科学上面能立得住脚。”李旭这时继续说道。

   然后主持人插话:“刚才姜文说,你将整部电影的分镜头都画了出来,是这样吗?”

   “对对对。”李旭连连点头,并让人将稿子拿上了舞台,翻开后当众展示起来,“因为是首部电影嘛,一心想要制作得足够完美,所以将分镜头画得非常详细,很多细节都考虑进去了,有些地方基本上是原封不动的搬上大银幕的。”

   “真是不简单啊。”主持人赞许地说道,“那么,你又是怎么请到那么多的老前辈在戏里出镜的呢?”

   “这个就多亏了文哥、俐姐,不是他们帮忙说项,电影肯定是另外一副模样。”李旭当即指向姜文、巩俐,他们则双双一笑。

   “其实很多老师老前辈,都是零片酬出演。”他又道,“我光顾着考虑拍摄成本,忘了演员这茬,于是后面预算不够,只好求着文哥他们想办法,最后拉了一堆老前辈来给我捧场。所以啊,我希望这部电影能够有一定的盈利,好歹能给各位老师发个红包。”

   这话一出来,于波顿时在心里将评价提高了两分,不管真不真诚,起码有个态度啊。

   最初主持人介绍李旭是导演时,他其实是很不爽的,这种不爽来自多方面,特么的长这么帅也就算了,居然还这么年轻,怕不是挂名的吧?

   越想越有可能,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凭什么能让那么多腕儿跑来客串?看的时候都注意剧情去了,之后回忆起来才发现,这电影除了几个主要角色外,还有好多熟悉的面孔。

   而且,就连刘德华都来出镜了几分钟,还来首映式上捧场。

   但是看那家伙侃侃而谈的样子,于波又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有些敏感,更何况还拿出了非常详细的分镜头脚本,还被姜文证实了的。

   于波虽然是刘德华的粉丝,但对国内的娱乐圈也是有所了解的,姜文可不是随随便便给人站台撑场子的主。

   “李旭确实很有才华,他拿着分镜头脚本找我的时候,我都看呆了,还是头一次见到有人将分镜头做得这么详细。”姜文此刻在舞台上这么说道。

   能让姜文如此称赞,这家伙真是厉害啊,于波看向李旭的目光也隐隐多了些崇拜,忍不住想要再看一次电影。

   他不知道,关于自己这种情况,在十年后有个专用名词叫做:被圈粉。

   而换成娱记兼自诩影评人的陈岩,却没有被“迷惑”,哪怕他更清楚姜文是什么人。

   有才华,是自己执导。陈岩在随身带着的本子上写下这样的话,这点可以肯定,毕竟,连陆川当初都没有得到姜文这样的评语。

   更何况,整部电影那么多大腕,就算是来客串,没两把刷子怎么镇得住?

   而且作为娱记兼自诩影评人,他更明白这部电影在节奏、色调以及配乐上面,有多么的出色。

   等等!陈岩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再看看还在舞台上谈笑着的主创人员。如果这个李旭……背景很大呢?

   越想越有可能,之前跟《新京报》的陈严重交谈就发现,他们也是得到了通知的。虽说宣发方面跟媒体进行沟通,提一些要求那是常有的事情,但再加上国内大腕扎堆,还有这样能在总局那里通过的剧情,其中的味道就不一样了。

   当然,陈岩也知道,要是李旭本身没点能力,也没法弄出这样一部电影,至少陈道明是爱惜羽毛的——他在里面演的是首长唐国强的助理,总共约莫五六分钟的出镜时间。

   不过陈岩还是很兴奋,一个有背景的年轻导演,聚集了一堆大腕,打造了这样一部电影,无论自身在里面出了多少力,都是天然的话题!

   没办法,谁让李旭这么年轻呢,在某些行当中,年轻就是原罪。

   想想那些第六代导演,一个个为了几十万几百万的资金,求爹爹告奶奶,好不容易拍完了又被各种禁映,连本都收不回来。

   你一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首部作品就能拉到5000万的资金,比冯小刚都牛了,更别说还有这么多腕儿跑来客串,你让别人怎么想?

   所以陈岩越看上面的李旭越顺眼,他当然不会直接在报道里提出这样的疑问,就让主编给自己打招呼的人或者说剧组,不管是使了钱还是来头大,他端碗吃饭的都不可能乱来不是?

   但是,在报道里面不疼不痒的提上一句,就足够吸引读者的目光了,对方也不可能一手遮天,总有看不顺眼的借题发挥,等发酵之后再跟进报道,岂不美滋滋?

   他越来越得意,也不觉得这样操作有什么问题,千百年来,文人不都是靠这个吃饭么?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李旭对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非常清楚,并且乐意见到。

   “我以前说过啊,电影宣传就两点,一是让足够多的人知道这部电影,二是让足够多的人好奇这部电影。第一点就不说了,第二点嘛,我本身就是一个极好的,能引起人们好奇心的宣传点。”在首映式后的酒会上,李旭跟提醒自己的姜文如是说道。

作者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