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一茗清浅不知意

第1章 茶缘

一茗清浅不知意 易安小怪兽 3608 2024-11-14 02:04

  “李老师,您这次出书可是惊动了整个茶圈儿啊,怎么会突然愿意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来出一本书呢?书里可都是独家的经验。”

  “书里写的就是我和茶的缘分吧,随便写写,能留下点有用的东西,挺好的。”

  一个老人,身着一件透着光泽的墨绿色旗袍,旗袍没有繁杂的图案,简单的线条更衬托出了老人内敛的气质,花白的头发用一支木簪简单的束起,无需更多装饰,旗袍上一颗银白色的盘扣将老人显得愈发精致。坐在实木椅子上,一边泡茶,一边回答电视台记者的提问。

  “那李老师,采访差不多结束了。我自己也特别喜欢这本书,但有些地方我没看明白,可以问问吗?”女记者放下手中的录音笔,试探的问道,“如果不方便也没事的,我就觉得难得见到您,所以唐突了……”

  老人轻轻放下手中的茶具,将紫砂茶杯落在记者前方的茶拖上,青黄的茶汤在深色的茶杯中更显翠亮,一缕热气从杯中悠长地向上蜿蜒,细碎的阳光透过木窗,又穿过这一缕茶气,变得温柔起来。

  老人拨动耳边的碎发,亲切的点点头,将茶杯推到记者前,说道:“先尝尝茶,再问吧,没事的。”

  女记者品了一口茶,神情也放松了许多,问道:“李老师,您在书里除了记录茶文化,还提到了两个人,阿茗和宋先生,我想听听他们的故事。”

  奶奶听闻笑道:“你倒特别,是来听故事的。”奶奶将二泡的茶汤匀在杯中,习惯转动着手上的木镯子……

  阿茗的外公是当时中国最厉害的茶匠人,他制的茶,配的上所有的赞美之词。

  可惜他惟一的女儿因为一个外地的男人,未婚先孕,难产,留下一个女儿,就一个人,孤零零地走了,那个男人,从始至终都没再出现。

  阿茗便从小跟着外公学习制茶,她很聪明,对茶叶有天生的敏感,外公知道,阿茗会成为他最好的传承人。

  在阿茗十五岁那年,外公告诉她,旁边的老宅子,主人要从国外回来了,以后别再翻墙了。隔壁的宅子从阿茗记事起就没有人住,难得来人,阿茗心里既期待,却又有种被入侵的感觉。

  三月下旬,外公和阿茗采来了最好的春茶,此时的茶最有冬天的味道和春天的清新。

  午后的阳光用来晒茶最好,柔和的光能将水分慢慢蒸出,使茶叶呈现最好的品质,最好的东西往往发生在时间和自然的沉淀中。

  阿茗在院子里翻晒着茶叶,恍然间发现木门边有个男孩,好像站了很久,是从没见过的男孩子。

  在阿茗的眼中,男孩站在了光里,他的小半张脸都透着光,睫毛和额前的碎发被阳光染成了棕褐色,他的眼里也有光亮,是和阿茗所见过的乡野男孩完全不一样的气质,像茶,像早春新茶的香气。

  过了好一会儿,男孩才反应过来阿茗在盯着他,他慌张的将目光移开,拿出带来的糕点,解释道,他们家就是刚搬回来的邻居,专门来拜访李老先生。

  阿茗接过男孩的礼物:“真不巧,我外公去县里了,他回来我会转达的。”男孩点点头,转身出门时还撞到了门,踉跄了一下。阿茗在身后扑哧地笑了出来,没想到这个看起来挺聪明的人,居然还有如此笨拙的时候,还有点可爱。

  外公回来后,听说了这件事,道:“那你已经见过小宋了,这孩子都多少年没见了,只比你大两岁,以后你多带他一起玩,照顾一下人家。过几天,我再带你去正式拜访一下。”

  小宋和阿茗在同一个学校上课,阿茗也谨记外公的话,总有事儿没事儿就去找小宋,给他带两块饼干,等他一起回家,或者就是没事的时候找他发呆。

  阿茗搞不懂宋同学为什么好像对什么都不感兴趣,闹腾的只有阿茗,宋同学的世界永远和阿茗不同,虽然宋同学不爱说话,但永远都会在阿茗身边,这对阿茗来说是温暖的存在。

  这天下课后,阿茗坐在宋同学的前面,杵着脑袋发呆,宋同学低着头,手中笔哗哗的写着一刻不停,突然宋同学笔尖顿住,抬头看着阿茗,问道:“你很懂茶吗?”

  过了好一会儿,阿茗回过神,眨了眨眼:“啊?别的不敢说,但对于茶,我当然很懂啊,我外公是谁,你又不是不知道,怎么啦?”

  “你可以和我说说吗,就关于制茶的事情?”宋同学对茶道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这可让阿茗高兴坏了,那么优秀的宋同学也有向她请教问题的时候,阿茗觉得自己当然不能错过这个表现的机会。

  正好赶上春茶的采摘,阿茗每天放学都带着宋同学到茶园观看采茶和制茶的过程,宋同学和阿茗说起茶,就可以说个没完,这可能是两人唯一的共同点了——爱茶

  春天的风,总卷起一些凉意,又和阳光交融着,带着春雨的洗礼,掠过山间,虽不觉清爽,却是撩拨人的柔和,

  阿茗在茶园转了一圈后,觉得困了就睡在茶园的椅子上,阳光透过树叶洒落下来。

  不久,宋同学轻手轻脚的走过来,在阿茗旁边坐下,翻开手里的书。

  书上写到:我的人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眷恋,眷恋昨日夕阳,眷恋今天的白鸽,眷恋屋后的梧桐,看山看水,历经数十载,我终于找到了眷恋的根本,那个可爱的姑娘,是一切情感的始源。

  风轻轻吹起阿茗的短发,睫毛的光影落在白皙的脸颊上,还透出一丝被太阳晒后的红晕,轻鼾也是细细的,眼前的姑娘,没有了平日里的叽叽喳喳,竟也十分可爱。

  不知过了多久,阿茗被蝉鸣吵醒,发现一本书正在上方遮挡树里窜出来细碎的阳光,而宋同学就在旁边杵着脑袋睡着了。

  阿茗盯着宋同学,心里想着:真是个不会说话的人。

  新茶是喝一份清澈,但要历久弥新的茶,才经得起考究,才品得出味道。

  在弥漫着茶香的小镇,家家户户都会留上几份上等的铁观音,好茶的茶汤透亮,香气似兰花香,入口不苦不涩,味道饱满且顺滑。

  这样的茶,才能勾起远方的客人和他乡的游子无尽的思念。有一口好茶,却又不止是一口好茶。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宋同学变成了宋先生,阿茗也变成了小茗。

  灯火初上的小镇街头,阿茗轻轻挽住宋先生,两人慢慢走在石板路上,只是今夜的街道多了份清冷。

  “宋先生,秋天要到了呢!”

  “小茗,我之前和你说过的,国外研究所的通知下来了,你考虑的怎么样了……”宋先生停下脚步。

  “我……我其实还没想好,这边我真的放不下,外公的身体也不太好了,这件事……”阿茗避开宋先生殷切的眼神,像个不知所措的孩子一样低着头。

  “我知道,我都知道,没关系的。”宋先生抱住阿茗,轻轻的拍着她的背,安抚的说:“我们可以慢慢来,我都知道。”

  没想到这一等就是彼此的一辈子。

  后来,宋先生独自去了国外。阿茗去车站送他,留给他一个茶包,是铁观音中的极品,是外公留给阿茗出嫁的名茶。

  阿茗知道外公害怕自己会像妈妈一样可惜,外公舍不得阿茗,阿茗也放不下外公,也放不下这里的茶园和这份易流逝的传承。

  后来,因为时局动荡,跨国的信件越来越不稳定,几个月才可能收到来信,这唯一的方式,两个思念至极的人被连接的如此微弱。

  当阿茗泡茶时,思念更加汹涌,看着茶叶在沸水中翻腾,仿佛两个可怜的人在现实中的挣扎,又是一阵更加沉重的思绪。

  慢慢的,阿茗不再写信了,也再也没收到信,这一切就悄然结束,没有任何预兆。

  ……

  说到这,奶奶停了下来,叹息道:“他们的故事就到这儿吧。”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窗外起了薄雾,我送走了记者,将茶具收好。

  奶奶摸着手上的木镯子:“这是宋先生送给阿茗的。”

  “奶奶,那后来呢?”

  “丫头,很多故事是没有后来的。”

  后来,奶奶走的很平静,那天夜里下了一点点小雨,空气里都是清新的茶味儿,奶奶安详的躺在床上,听着屋外的雨声,说:“我好像又看到他了,他站在阳光里,就在那儿……”

  阿茗为了守住最好的制茶工艺,留在这里,收了我这个毫无亲故的徒弟,难得的经验也全写在书里了。

  阿茗为了爱情,让爱的人走他想走的路,珍贵的信用来告诉他温暖的春天,不必诉说无尽的思念和煎熬的时光。

  两人在不同的地方,一起努力着,阿茗从未停止过写信,只是再也不知道该寄去哪里,这份思念竟然连寄托都找不到了。

  我们会走很多路,会转很多弯,可能会摔跤,可能会受伤,会很痛。但又有些信仰是一直存在的,哪怕知道这个选择会有点难受,但又能毫不犹豫的选择它。这是生活,这也是理想。

  阿茗阿茗,如果可以,下一次,请为了自己,为了那么纯粹的自己,像爱茶和爱他一样爱自己吧……

  茶盖轻启,茶香四溢,一茗清浅不知意。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