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命运冠位指定Alter

第282章 寻找个人之理本身的缺陷

命运冠位指定Alter 迦勒底御主 7964 2025-01-18 19:17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原以为这只是一句受害者有罪论。

  但后来发现,放我身上不就是这样?

  ……

  昨天有一位本科的同学刷到了我的b站账号。

  看了我最近的专栏吐槽近况。

  说一开始看了觉得我挺可怜的,然后翻账号动态往下滑拉,看了看我最近的作品。

  结果往下翻翻到了他的照片,认为我有几千粉丝,在几千人面前曝光了他的照片,侵犯了他的肖像权与隐私权。

  然后微信加我好友,把我叫回他的寝室,跟我说这件事儿来着。

  一番沟通之后才算解决问题,重归于好。

  对此我在此忏悔,发着动态也是抱着一种『在其他人觉得信任我,感觉我很好时。』

  『我偏偏希望他们能多看到我不好的一面,我没你们想象的那么好,我也是人类,是人就会犯错。』

  『所以比起让人只看到我正面的一面,我更希望不要过多隐藏自己黑暗的一面。』

  『怕这样会掉粉,也可能被人说活该,然后谴责几句——但明知道会这样,我还是会选择自爆出来。』

  『并在他人接受了我的优缺点后,对我失望的人会取关,还愿意和我交朋友的人会留下,并接受满是缺陷的我。』

  在写这篇文章时,我心里饱含的就是这样一种复杂的感情。

  前两年先上22年自主实习,然后又是考驾照,平常就和老师学画和练琴。

  那会儿我实际上就去亲戚家的平面设计社自主实习了一个月左右,随后就回来接着钻研自己的东西了。

  再加上扩招生比其他人晚半年,时间专升本考试也晚了整整一年,才能在次年24年报名。

  所以我似乎一方面在这几年间,就是第一本小说写了4年150万字完结。

  就是练了4年小提琴4级,受老师推荐,象征性的去哈尔滨大剧院演奏锯过一次木头。

  一边全力跟老师重新过了一遍素描,速写水粉的基础,今天又学会了油画,以及国画的一点皮毛。

  但或许可以称作为曲高人寡。

  我只是在艺术上一个人钻的时间有点儿久而已。

  人情世故和一些常识性的问题完全没注意到。

  简称社会废物,啥也不是(自嘲)。

  所以像这次的事就暴露出问题来了。

  我平常始终独来独往,很少给人拍照画头像练画。

  也不善交往,我的交往方式就是『以画交友』。

  初次见面想跟人打好关系,我觉得我不擅长说话。

  我说话总是说不到重点。

  就跟写小说一样,很多字数后才会承上启下,引得想说出的话(中心主旨)。

  所以经常被人打断,但从初中改到相对也没改成。

  就比如说控制不住自己的语调,在夸人的时候衷心的在夸,结果对方说以为我是在讽刺他的次数也不少。

  因此在意识到作为大学同学,之后应该作为朋友相处很久时。

  我的反应便是这样——

  先是给寝室室友画了一张。

  不过那会儿是刚到的时候,还记得跟人说一声再拍照。

  然后画完给人家看,这就是我代替『你好』要是诚意的方式。

  不过包括我在内,大部分人都不愿意照相。

  所以在昨天,因此对我表示不满的朋友当时拍照时也是这样。

  那次是没有说话,只是把相机对准人家拍了照。

  因为认为正常人不愿意的话,正常的反应应该是双手在前面挡着,或者摇了摇头。

  那样的话我就不会拍照了。

  但人家没有做出这样的反应,我就当做了默认。

  于是画出来,然后将手机上的原版图片和速写板上画出来的版本,一起交给对方给人看。

  原本是初来乍到,打算画完之后将这张画送给他,就跟上梁山入伙投诚来着。

  但人家把画还给我了,于是我就认为对方不要,没多说什么。

  考虑到这只是日常练习,要不是用上数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的精修素描人像。

  所以只是发在了自己的小号里,作为日常练习的动态打卡。

  现在在想,确实这做法有些不妥。

  在此之前,我只是独来独往。

  所以像这样练画真人的次数很少,因此没人提醒,我也没有这么明确的意识。

  顶多也就是偶尔像是当初考驾照的时候,

  经过教练老师的同意,给老师拍一张照画了一张在B站动态展示。

  最后为了避免人家手上沾上铅不好保存,像这种送出的话我都会先塑封一下,然后第二天再送给人家。

  当然,也不是次次这样,有的时候不会想到这一点。

  就比如这次这样。

  我本着画出来的东西,通常要和原图在一块儿,作为对比供人参考。

  让人看到了哪里不足,还能提出我注意不到的点,所以通常会这么做的。

  以前平常画的基本都是二次元人头,没几张现实照片儿。

  然后后来向我们展示茶道的老师那会儿,我看到大家都在拍视频录像纪念,我也拍了一个。

  身边同桌提醒我,不能就这么发出来,得注意肖像权。

  『需要注意这个吗?』我有些疑惑的问道。

  因为印象里B站正常看到的视频里,路人还是Up拍的视频,类似『趁人不注意,干什么整蛊一下朋友。』

  视频里的Up的朋友,都是完全没注意到的摄像头的样子,所以我认为那是那种现代好像有的小型摄像头。

  为了演出效果没让人注意到,整蛊后发的。

  『那你就问一下老师让不让吧?』

  于是我从善如流,问了一下老师之后,老师说还是打码吧。

  于是从那时开始,我才开始注重肖像权,明白不能随便拍人发出来了。

  后来到目前为止就没再这么做过。

  我记得那应该是10月还是11月初的事儿。

  然后刚才说的和这位同学产生的冲突是9月。

  那时应该是刚入学两周左右,8月底入学的那时候,正式上课好像是奇数,个位数的日子来着。

  应该是九月二十多号左右。

  也是这种我自己没有自觉,没有常识性的事,这些年好像发生过很多次。

  哪怕不是同类型的,甚至跟我举个例子,我都基本淡忘了怎么回事儿。

  但记得那会儿就是因此,我才唯独取消了其他人通过群聊加我好友的权限。

  于是人家托同学关系跟我说一声,才让我加上他的好友。

  当时我是刚练完2小时琴,从离学校将近1km的琴房回来。

  然后就打算在图书馆正常学习到10点再回去,刷个牙的功夫,最后再看看书。

  或者刷刷b站的剧情视频,然后等11点熄灯差不多就睡了。

  这些日每天都是这样的日常。

  所以其实听到他跟我说这事儿时,说我只能回答我已经知道错了,下次不会犯了。

  并且听到他的话之后就去找这条动态删除了。

  因为确实是在12月之后已经知道这件事儿就没再犯了,

  但9月已经发生的事,我没法回溯时间回到过去去改变,处于这种尴尬的状态。

  因为除此之外我不知道该回答什么,一句话说不好容易让对方更怒。

  然后人家给我打了微信视频电话,人家满含怒火的说让我赶紧回去。

  但我这几年的经验却是——『在和人吵架,或者别人生气或悲伤时先不要管他,至少等几个小时。』

  『等一段时间,人家消气儿了再当面诚恳的道歉,才可能解决问题。』

  『否则双方在冲突的情况下,很容易吵架,最后变成打架事件,反而谈不和。』

  所以我回答了10点之后会回去。

  一方面原因是我刚结束练琴,到图书馆楼上还没歇几分钟,有点儿心累想稳定一下情绪再去。

  一方面是为了上述原因想让对方冷静一下,避免冲突。

  但人家很生气,表示你是人机单线程吗?现在就回来!

  而且问你父母这方面是怎么教你的,没教你吗?

  我忍不住心里有点儿苦涩的询问『我应该说真话吗……还是假话更好一点?』。

  主要是感觉家庭教育我爸在这方面对我说的话太激烈了,实话实说,容易让对方以为我在顶嘴,或者吵起来。

  毕竟当时我爸说『要是有冲突的人就打一下,把人腿打断了我包!』

  还扬言说让我带甩棍来着,我当然不打算真这么做,感觉实话实说这些有点儿太极端了。

  反而会被当成是顶嘴在激怒他。

  然后就是关于人机单线程方面,有人之前就说过我了。

  觉得我成天日语练画还有小提琴,或是不时偶尔写个日记,更新一章小说。

  他说在他看来,每天都是这样循环的日常,毫无乐趣可言。

  觉得我这样就是人机,而且我也确实是这种情况下单线程思考,有时候做事没考虑过后果,只管干就完了。

  比如说画那张画的时候,一方面是投诚。画完想送给对方,好作为朋友的想法。

  一方面是觉得自己画人像画的还不够好,还需要这样练习。

  包括通常这种发出原图和画出来的做对比时,没考虑过这些问题。

  毕竟七八千粉丝,但是我一个普通视频往往都只有两三百播放。

  也就四五十个点赞,其中还有不少是路人,大多都是僵尸粉。

  小号只有1000多关注,日常发的有时候才个位数几个点赞,也不认识他,应该不会在意才对。

  只觉得很快就会被更多日常画画打卡的动态掩埋了。

  没考虑这个后果,如今在此再一次郑重道歉。

  又比如之前姥姥走的时候,我感觉姥姥走的时候十分安静,平静,就像睡着了一样。

  没有明确死亡的悲伤,甚至葬礼时也没哭出来。

  也只是积极的在烧纸时表示『姥姥不用担心,我们很快就下去陪你了!』

  (毕竟人生在世不过几十年,不过眨眼睛,应该很快吧。)

  同时在那时,拍下来了姥姥安详“睡着”的照片。

  然后专心全神贯注画完一张速写留念。

  当时我什么都没想,只是单纯的要将这张画全神贯注的画完。

  周围仿佛什么声音都听不到,也感觉不到时间与空气的流动。

  眼中能看到的只是画板与那张画而已。

  但后来我妈哭着说让我把这个撕了,也不要发动态放上这张图片作为送走的纪念。

  于是我也听话了。

  还有就是之前,明明我画的很多接近抄写实画风的素描水粉等画作。

  每一张都用了我两三周,几十个小时画的。

  在细节与明暗变化上加入了很多功夫。

  于是我十分虔诚的,将这些画都烧给了姥姥。

  当时原本是打算一张一张的烧的,结果当时听我妈说,我爸觉得我烧的一张一张不够有效率。

  一下子一摞一起放到烧火的桶里,全烧进去了。

  这让我感到有些遗憾,本来是打算一张一张烧进去,更有情调。

  最后欣赏一下自己的画的。

  我现在也有明确的想法,把自己的画烧过去,一方面是给姥姥看。

  毕竟姥姥生前就很喜欢我的画,觉得我画的很好。

  另一方面是为了多留几张画在阴间,活着看这样是没法作为像其他b站拥有几十万粉丝的画师那样出道。

  那至少把自己的画,想着还算得意的作品,就这样烧到阴间。

  等我死后过去已经攒了很大一大撂,然后在死后的世界开我的个人画展。

  我感觉有这样灵感的人应该很少,所以在地下行业竞争力应该不会太大。

  姥姥生前耳朵不好,我本来还打算买个助听器一起烧下去来着。

  但被我妈说下去之后耳朵就灵光了,已经不需要而拒绝了。

  还打算把姥姥生前的手机等东西全部都捎过去,房子烧不了那就算了。

  但也被我妈拒绝了。

  后来觉得小提琴,还打算买一把二手100块钱音准音色不算太差,便宜一点的。

  就这样和琴弓一起烧过去,留着我死后去那边儿用,但也被我妈拒绝了。

  不过我现在这想法还没断,想着到时候以后要是有机会,

  要不要尝试在爸妈没看到的时候烧过去。

  然后棺材和骨灰盒要二次元主题风格的。

  虽然在其他人看来我的想法难以理解,觉得我随意将死亡说出口是不吉利。

  但我却认为这是跨越死亡。

  说这些是为了表明,我也有这些正常人难以理解,当成是负面或坏的一面。

  所以如果了解的这些,能在理解之后来支持我,我很感谢。

  但因此有很多人对我失望,取关了,也在我意料之中。

  或许会有点失落,但这就是我的真心。

  ……

  这就是关于背影的问题。

  来了之后,我不同于小学到专科,打算表现的勇敢一点。

  发挥出那种不要脸的感觉。

  因为不论是画画还是日语,最开始腼腆,不好意思发问,那最后害的还是自己。

  遇到问题始终难以解决,进步速度如同龟爬。

  悟到这一点之后,日语上有问题我就直接去问老师了,很少有顾及。

  同时身旁那两位朋友,我认为是宝贵的练习人体素材。

  想着作为朋友,可以当成是相互间玩耍的,开玩笑的小打小闹嘛。

  于是我望着身旁同桌的身影,看着他在夕阳的余晖下映照着十分神圣的面孔。

  不由得有些怔怔出神。

  我在大脑里像是拼死的在扒拉翻找,思考怎么将他面上的光影细化。

  明暗的变化,侧脸,眼睛和耳朵之间的距离上下关系。

  并不是所有人的脸都符合绝对的三庭五眼起形规律。

  还有就是看着对方的背影,在这时我也在认真观察光线照射到他的身上。

  衣服裤子在阳光下反光的感觉,还有从后往前看,他的鞋抬起再落下走道的过程。

  都令我感到一时着迷。

  尤其是他跑起来,我在后面看,就像是玩闹一样跟着一起跑。

  去注意他跑起来之后身体的动态弧线变化。

  虽然我知道眼睛是懒汉,看一次两次可能记不住,也没法凭空画出来。

  但重在坚持,坚信只要努力,一次次的这样观察下去,人体能力一定会进步。

  ——然后没等我成功进步完呢,人家就觉得这是视奸。

  一开始我以为他这是开玩笑调侃,说了那么几次。

  但后来等我意识到他笑着说这话的时候,不是开玩笑。

  那会儿他已经作为知り合い级别的朋友远离了我。

  想把桌角下意识对齐,也会被以各种理由表示是巧合,然后再分开大概两个手指粗的缝隙。

  后来我也就随便他不对桌角了,但每次看到桌角之间的巨大缝隙。

  我仿佛凝视深渊看到了两者关系之间的鸿沟。

  这也是一封写给你的信。

  这是当时我大脑还没完全思考出来的各种细节,在此进行补充。

  还有之前你觉得我说的话就跟唬你一样。

  但实际上不是,你让我说我小学到大学记忆里印象深刻的经过。

  但有一些感想,比如说人能活到多少岁目标成功不悔此生。

  20,30还是40?

  那会儿我说的单纯就是一种乱序的诉说方式,所以前后可能会有些矛盾。

  还有一点就是现在经历了很多后,有些佛系心理了。

  理想中功成名就的年龄,以及现实也有想要踏踏实实工作,老实过完一生的想法也觉得不错。

  是这两种看似相反,又充满矛盾的思想出现在脑海里纠缠,融合成我现在的想法。

  所以我才会说成那样。

  ……

  另外是你问我可以自拍的事儿。

  我当时脑海里还没反应过来该怎么回答你,但本能的经验直觉告诉我,自拍没法解决一切。

  现在我仔细思考,能回答你了。

  每个人的脸型,眼睛鼻子嘴和耳朵的位置都有所不同。

  还有那一句名言,『好光在晨昏,正午不出门。』

  有些光影效果照在人身上,你自己是没有感觉的。

  以及不同人的体态不同,胖瘦等方面都不一样。

  需要的是不断用这种不同种类型的临摹去适应各种形态。

  至少我还没法做到用一个瘦子作为基础参考,能画出肌肉感充实的完美人体的程度。

  这就是我的想法。

  就比如之前突然拍照不提前说一声。

  那是因为我总结发现——提前说一声,人会不可控制的紧张,控制脸上表情肌肉变化。

  要么显得十分僵硬,要么显得不自然。

  那种突兀的惊讶等自然的面部表情,才是最有画的价值,我如此认为。

  只不过经历了这些事,下次我也懂得收敛一下了。

  再这种时候要么老老实实练二次元的人体。

  要么又回去凿伯里曼的矿工人体。

  从头骨到人体骨骼,开始再修炼一遍吧。

  先是骨头,随后是解剖学的人体肌腱研究,不同的动作会是什么样。

  在随后是肌肉上的一层皮肤,皮肤外的衣服则相当于一层新的皮肤。

  只要了解了前三种,那么衣褶怎么画也会简单不少。

  所以想画好人先要从人体开始,便是这样的一层规律。

  ……

  抱歉一不小心又进行科普了……

  但反正覆水难收。

  因为琴声作为导火索,再加上这些问题。

  这几个月本来我已经飞速成长,把这些问题一个个的全都改善不做了。

  但人家对我的成见也挺高了,再加上昨天这件事,人家跟我的室友一说。

  我能猜到,本来一周在外面练琴没有影响他们,他们心里可能对我稍微上升了0.1的好感度。

  然后这件事儿完了之后,哪怕是9月份的,现在已经改了,不干了。

  但他们仍旧听了这话,应该对我又降到负面程度了。

  所以一切都是我活该,就比如本来我已经一句话不说,不参与话题了。

  偶尔跟那位同桌的寝室室友还能说上几句话,他不马上走了。

  但今天下午上完课在寝室拿着东西准备走,坐火车时。

  我看着回来的他们了。

  然后热情的向他们招招手,打了一声招呼说再见。

  先进来这位室友完全无视我,后面粗略一看,可能三四位也全都无视了。

  所以果然我还是之后每天继续日常,天天在图书馆泡到10点关门再回去吧。

  就这样一直到大三下学期结束。

  等大四实习或者正式工作后,要么在外面租房子不住寝室。

  在我已经短短几个月改变了这么多毛病的情况下,应该也能像当初初高中那样,很少有跟我有冲突的人吧……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