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爱民理发店

第1章 免费理发日

爱民理发店 苏泰徐 1765 2024-11-14 07:09

  在江东市旭日小区北门旁有一家爱民理发店,店老板是一名退役老兵杨国兵,这家店他已经开了十几年,从退役回家就一直开着。

  旭日小区是只有五栋三层楼的老破小小区,大多数住的都是江东市矿务局的退休老人,年轻人很少,年轻人大多数都出去打工,让这些老人成为新闻里讲得空巢老人。

  月底的最后一天,杨国兵比其他时间要来的早一些,因为这天是爱民理发店的免费理发日,这天整个上午杨国兵要帮小区里这些大爷大妈理发。

  当杨国兵从自家出来来到小区门口时,已经看到自己的理发店门口已经有四五个老人坐在自带的木凳上排队了。

  杨国兵紧走两步来到自己点门口,和这几位都打招呼。

  杨国兵问坐在第一的刘大爷:“刘大爷,于大爷怎么没有来?”

  “他呀,化疗后头上没几根毛了,上次你给他最后一次剃过后,昨天去看他时候,头上光了。”

  其他四个听到刘大爷这么说,也没有什么感触,他们的年龄基本上都七八十了,这个旭日小区住的老人基本上都这么大,年轻人大概只有百分之十。

  杨国兵把店门打开,他这个店不大,也就十几平方,一把老式理发椅子,一面镜子,一个沙发以及洗发器材,这就是店里的全部。椅子还是他父亲留下来的,杨国兵理发的手艺是跟他父亲学得,月底免费理发日也是他父亲那一辈就留下来的。

  杨国兵父亲是一个抗美援朝的老兵,在战场受了腿伤留下一些残疾,不影响走路,只是腿一到下雨天就需要吃止痛片,前几年去世火化,骨灰内看到有两片弹片。

  “我看于老头没几天了。”刘大爷坐在椅子说。

  “前天,他儿子来店里找我跟我聊过,医生对他说,他父亲顶多还有一个月。”杨国兵说。

  “我们这些老头子都是到眉毛的人。”坐在沙发上的赵大爷说。

  杨国兵听到这些,不想再聊下去了,把话题转到其他上面去。

  这些大爷拿起店里一个小桌子,到店外打起扑克,平时这些大爷大妈会来杨国兵店里拿小桌子在门口打牌。

  所以爱民理发店里除了理发以外,还是这些大爷大妈的娱乐场所。理发店算是这旭日小区附近最热闹的地方,早上这些大爷大妈有的各忙各的,人不是很多,但是到了下午四点钟,人就会很多。

  这些大爷大妈会玩到六点多才回家,吃过晚饭,有的还会再来玩一会儿。

  月底这个免费理发日杨国兵一上午都在店里,中午他把店门关上,因为他要去家里给老人剪头。有些老人行动不方便,杨国兵就要上门给他们理发。

  中午回到家,妻子给他做好午饭等他回来吃饭,他吃过午饭,休息一个小时,就拿上铁盒出去了,这铁盒里面装的是理发工具。

  他敲开对门的门,他家对门就是一个多年瘫痪的老头,这老头半身不遂多年,都由老伴照顾着,子女工作忙,一个星期会过来看看。

  “小杨,麻烦你了。”

  “王阿姨,你老是这么客气,我们都是多年的邻居了。”

  王阿姨把杨国兵让到家里,他来到王阿姨家阳台,她老伴坐在轮椅上。

  杨国兵先给老头理了理身上的棉袄,然后从铁盒中拿出围布给老头系上。

  杨国兵边剪头边和王阿姨有一句没一句聊天。

  “小杨啊,你妈妈最近可好?”

  “身体还行,她在我姐姐家,我姐姐海南那边环境好适合养老。”

  “那这边拆迁了,你会去海南定居吗?”

  杨国兵他父母一共养育两个子女,目前他们都在海南了,包括杨国兵三个儿子也都在海南,只有他和他妻子在这。

  三个儿子在海南做公司,公司做的风生水起,三个儿子劝杨国兵不要理发了,和他们一起去海南,杨国兵不去,找了接口嫌海南热就留下来了。

  儿子们其实心里清楚父亲心里惦记小区的老人也就没有再劝了。

  “我呀,不去,那边太热过不惯。不如我们这东北凉快。”

  聊着天的功夫已经给老头剪好了,离开对门,杨国兵又去了其他人家里,这一下午他一共跑了五六家,一直剪到下午三点才回到店里,开门后,大爷们又进来拿小桌子出去打牌,有时候人不多的时候,杨国兵会来到大爷们中间看他们打牌,有人喊他剪头,他又回去剪头。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