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抑郁治疗师

第17章 再讲一个

抑郁治疗师 杂人 3940 2024-11-14 07:46

  “精彩,不睡,再讲一个吧。”

  熊抬起熊掌,

  眨巴着大眼睛,

  遥望星空,

  挥了两下。

  “那就再讲一个。”

  男人侧着身子,

  看着熊,

  忽然就,

  想起了上学的时候,

  老师站在讲台,

  满黑板都是数学公式,

  听着听着,

  一股浓厚的困意袭来,

  不知不觉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

  “再也回不去了啊。”

  男人鼻子一酸,

  别过头去,

  四十五度,

  仰望星空。

  “啥回不去了?”

  熊听觉灵敏。

  “给你讲讲,心理学界的三大心理学家,荣格、弗洛伊德、阿德勒。”

  先说阿德勒吧。

  男人提了三个名字。

  上课的话,

  熊应该也会困吧。

  “啥?心里学家?能吃吗?”

  熊馋了。

  阿德勒,

  听名字,

  像某款巧克力蛋糕。

  “乖,不能吃的。”

  男人知道,

  熊饿了。

  男人翻身,

  从背包里翻出一个罐头,递给了熊。

  “阿德勒,这个人在心理学上,很重要,他提出的理论,能够让人过得非常爽。”

  男人揉了揉眼睛。

  “这么厉害鸭。”

  熊打开了罐头。

  “就跟你聊一聊,这个理论,是如何让人过得爽的。”

  男人舔了下嘴唇。

  “嗯。”

  熊吃了起来。

  阿德勒,

  这个人建立了“个体心里学派“,

  他的心理学特别切合实际,非常实用。

  其中一个,叫“目的论”,

  这个理论跟“心里创伤”有关。

  “心理创伤?心受伤了?伤心了呗!”

  熊插了一嘴。

  “就是一个人,以前经历过一些折磨,感受过绝望和痛苦。“

  经历过生活上的巨变,

  遭受过人生的打击,

  等等,

  最终,

  造成这个人产生的心理障碍。

  比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这个就叫:“心理创伤。”

  “啊,是这样啊,那些抑郁症患者都有的。”

  熊明白了。

  “是的,只是有的人症状轻,有的人症状比较重。”

  关于这个心理创伤,

  阿德勒和佛洛伊德的观点,

  完全相反。

  “那他们,谁是对的呢?”

  熊问。

  男人摇了摇头,

  是对,

  还是错,

  只有那张用纸做的试卷,

  才会紧抓着这个问题,

  不放过你。

  人生,

  是没有对错之分的,

  不过是,

  选择罢了。

  “佛洛伊德认为,你的心理问题,是由于你过去的一段悲惨的经历所引发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找到这段悲惨经历。

  抚平这段经历,心里创伤也就被抚平了,病也就治好了。

  现在的问题,是由于过去引发的,

  这就叫因果论。

  “这个我知道,有因必有果嘛。“

  熊舔了舔盖子。

  罐头已经吃完了。

  男人见状,

  又递过去一个。

  “阿德勒完全不同意弗洛伊德的观点。”

  阿德勒的目的论认为,

  患者的心里疾病,

  不是由于过去的问题引发的,

  而是由于他现在的目的所引发的。

  “啥意思?”

  熊愣了一下。

  “欲望没有得到满足。”

  男人摇了摇头,举了个例子:

  一个小孩,上学的路上,被人抢劫了,从此之后,就再也不敢走那条路了,每天绕远路去上学。

  这就是一个心理疾病。

  按照弗洛伊德的原因论,这个小孩之所以要绕远路去上学,就是因为他以前在这条路上被人抢劫了嘛。

  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让他努力的回想他被抢劫的过程。

  “哈啊?”

  熊笑出了声。

  男人轻笑,继续讲:

  让他勇敢的去面对这个事情之后,他就不在怕被抢劫啦嘛,他就敢去上学了嘛,他的病就治好了。

  “这也太惨了吧。”

  熊吓得,

  大口吞咽,

  忘了咀嚼。

  罐头,真香。

  “也就是说,让他反复回忆这个事情,让他不再怕这个事情了,就不会有那种心结了。”

  男人之所以,

  以前没跟熊讲,

  就是怕,

  熊反复的折磨病人。

  以毒攻毒,这种事情,还是少做为妙。

  太不切合实际了。

  “这么说,你就知道了,弗洛伊德的这种治疗方法,是相当痛苦的,因为你要不断地重复你的痛苦。”

  男人也并不赞成,

  用这种手段,

  去治疗。

  熊已经吃了两个罐头了。

  熊见男人没有递上第三个。

  熊这才低着头,

  舔了舔爪子。

  “用阿德勒的目的论,来分析这个问题。”

  这个小孩绕远路去上学。

  是他想绕远路。

  跟他以前被抢劫没有关系。

  他只是为了实现他绕远路这个目的,

  故意找了一个他以前被抢劫的这么一个理由。

  这是个借口。

  “就像有些小孩子,不愿意上学,就说在学校里很压抑,很难受,想请假。”

  熊治疗过不少,

  类似的学生,

  不算是抑郁症。

  “嗯,就是为不上学找理由。”

  所以,阿德勒认为“心里创伤”压根就不存在。

  人是不会因为过去而影响到现在的。

  那么,

  人既然不会因为过去而影响到现在,

  这个小孩为什么要绕远路上学呢?

  因为绕远路,

  是他觉得更舒服的一个状态而已。

  他只是为了实现自己一个更舒适的状态。

  而故意找了一个这样的借口。

  “弗洛伊德的因果论和阿德勒的目的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现在是由过去所决定的,

  你有怎样的过去,就有怎样的现在,

  所以你的现在是被过去所支配的,你不改变过去,就改变不了现在。”

  男人把熊吃完的罐头,找了个袋子装起来,塞回了背包里。

  露宿荒野,生活垃圾,是一定要带走的。

  “听上去,让熊好不爽啊!过去的,怎么改变呀?”

  熊忿忿不平。

  “所以弗洛伊德的这种治疗方式,非常的痛苦,几乎无法治愈,想治愈心里创伤,就是找到过去的原因,努力解开这个心结。”

  男人继续往下讲:

  “而阿德勒认为,人的现在是由现在的目的所决定的。”

  这个目的有可能存在于你的潜意识当中。

  “潜意识?”

  熊接过男人递过来的手帕,擦了擦嘴。

  “就是说你自己并没有意识到,你有这样的目的。”

  但是你的大脑已经开始为你的目的,寻找理由了。

  “哦,就是脑子不听使唤了。”

  熊懂了。

  有时候,熊也会控制不住的,想吃东西呢。

  “它上那找理由呢,就是上你的记忆当中去找。”

  男人没理熊,继续讲:

  “它会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

  然后把这个理由,

  “合理化。”

  让你自己都觉得,

  是因为这个原因,造成了这个结果。

  而事实上,

  这个原因,

  根本就不存在于过去,

  而是你现在的目的。

  所以想要治疗你心里创伤的唯一方法,

  是改变你现在的目的。

  而不是寻找过去的源头。

  “原来,是这样啊!就是人的自我欲望,没能得到满足,于是他就抑郁了,内心受到了创伤,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没能满足欲望。”

  熊懂了。

  “你可以这么理解吧,他想做的事情,没能做到,内心肯定会有失落感,当这个失落感积攒的太多,就会导致他压抑、愤怒,这种情绪上的落差,根本原因,就是欲望没能得到满足。”

  男人皱起了眉头。

  “我觉得,这个更合理一些,改变现在的目的,多少还有些主动权,可你不是也说过,人活着的目的,其根本,不就是在于满足欲望吗?”

  熊问,不甚理解。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欲望若处处都能得到满足,那人也就不是人了,若人非人,欲望也就没了意义。”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