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信与烟火
宋文走了。
来的悄声,走的无痕。
院落中只剩下易温独坐,看着绿叶在风中摇曳,沙沙作响。
这是一处闹中取静的好宅院。
将杯中茶饮下,易温查看了下自己当前的寿元情况。
【武道】
炼体境
炼血圆满(白血大成)+
炼皮圆满(冰肌大成)+
【当前剩余寿元:二百年】
五只兔妖让易温的寿元一下就充裕起来。
但也只是看似充裕。
易温将目光放在了炼筋境后面的‘+’上,浮现的文字让他脸上一黑。
【寿元不足,突破炼筋境需要二百八十寿元】
易温盘算下,除开第一次突破炼血消耗六十九年寿元,第二次突破炼皮直接翻了一倍,而现在炼筋又是翻一倍。
“这样算,炼骨境需要五百六十年,炼肉境需要一千一百二十年寿元?好家伙……筑基都没这么能活吧。”
易温叹了口气,仰头看着天穹,远处残阳如火,近处浅月高悬。
这妖,还得杀!得多杀!
青年目光坚定。
“就是为了这山河景色,这妖魔也得死啊。”
心思流转间,院子有脚步声响起,齐止迈着小短腿抱着一个小木箱小跑到了易温跟前。
“温哥哥。”
小齐止这几日愁思少了许多,铜羊县城的热闹繁盛冲淡了女童的哀伤。
她将小木箱放在石桌上,推向易温,眼眸间思念流转,最终还是用力点点头。
齐止看着易温认真的说道。
“温哥哥,帮小止打开它吧。”
面前的小木箱不算精致,挂着一把小锁,并不算多严密,只是对小齐止而言有些费力。
“爷爷之前和我说过,有些东西放在里面留给我,我想知道是什么。”
易温点点头,伸手握住小锁,气血激荡,劲力一握一拉,锁环掉了下来,并不影响木箱的完整性。
做完这些,易温并未直接打开,而是将小木箱又推向齐止。
“开了,想看的话,你就自己打开吧。”
小齐止站在石凳上,小脸严肃的缓缓打开了木箱。
箱子里的东西简单,齐止一一从里面取了出来,认认真真的数着。
“两封信,一本书,还有两块玉石……”
除开这几样,便是一些沾着油腻的银票,每张都像是数了好多遍,认真的卷叠在一起。
看着银票,易温都能想象出那苍苍老人喜滋滋的数着银票为齐止攒着钱财。
齐止站在石凳上看了一阵排放整齐的东西后,将玉石,书还有银票又重新放回来箱子,她拿着两封信递给了易温,大大的眼睛里满是祈求。
“温哥哥,能给小止念下吗?”
她识得一些字,但年纪尚小,学的并不多。
易温轻揉小齐止的脑袋,温和的笑道。
“当然。”
他接过信一看,两封信,一封是给齐止的,另一封却是给自己的。
【齐止亲启】
易温让齐止打开她自己的信后,就那样放在桌上和齐止一起看了起来。
“我主齐止,这是我第一次这么称呼你,或许也是最后一次,当你见到这封信时,我应该已经死了,细细想来已有七年,当了小主七年爷爷,每每想起你从婴孩长到如今女童,心中甚慰,我也算没辜负了老爷他们自妖魔口中将我救出,我不过是齐家旁支的家仆,那年老爷被人陷害从齐家除名赶出黎霞,我等随老爷夫人一路南下……”
信写的简单,却也不简单。
易温轻声的读着,石凳上的女童却是泪水蓄满了眼瞳。
她摇着头,眼泪不住滴落。
“不是的,不是的,你就是小止的爷爷。”
易温轻揉女童脑袋,柔声将信读完。
“望我主长寿,平平安安便是,如可以,还望小主有朝一日重回齐家,老奴也算了却一桩心事,老爷夫人也能九泉下瞑目,小老儿已经熬了太久了,残躯早该随风去,入得幽冥见老主。”
小止泪水已是止不住的流淌,大颗大颗的落在桌上溅起。
泪眼朦胧的齐止抬眼看着易温,怯弱如小兽。
“温哥哥,爷爷……爷爷就是小止的爷爷对吗?”
她柔柔的询问着易温,期待着易温的问答。
易温点点头,认真的看着齐止。
“当然,他就是齐止的爷爷,易温的师父。”
得到了心意的回答,齐止用力的点头。
“是的,永远都是小止的爷爷。”
齐止抽噎着,看向箱子中的两块玉石牌,都是上等的玉石,莹润纯粹。
信中有些,这是她父母的信物遗物。
两块上都刻绘文字,一块是‘齐长明’,一块是‘吴羞雨’,两块之间或有联系。
合一后又隐隐是一块玉令,背后画着一幅仙人镇妖图,漫天霞光间,正中一个祥云‘齐’字。
齐家的齐!
小齐止摩挲着两块玉牌的时候,易温看起了齐老留给他的信。
“徒儿易温,我是齐秋……”
齐老写给他的信更加简单。
一是让易温不要落了修为,定要勤学苦练,乱世之下,唯有实力境界才能正道。
二是希望易温能多多照顾齐止,齐止年幼,若无人照拂一二恐难在这世道生存。
三是告诉了易温木箱之中的银钱可尽数使用,但不要变卖两块玉牌,那本书则是一本养气功法,易温如若有机会迈入养气可以修炼。
细看着齐老的信,字里行间满是嘱托。
老人向来是好的,对易温也是如同亲子。
“放心吧,师父。”
易温将信纸叠好放回来信封之中,郑重的放回木箱。
陪着小止将木箱放好,安慰了小止几句,看着小止逐渐睡去,易温才回到自己房间睡去。
……
往后,易温换上差服,腰间佩长刀,腰后挂乌刀。
每日便是衙门签到,巡视县城,然后安静的站在瞭望台北望,青年如朝阳内敛,只是温和。
有时候易温身后坠着一个小家伙,有时候又是一个青年。
自商家村之后,商一鸣换休养伤,便待在了县城里,在知道易温住处后,这个耿直热情的家伙没事就往易温家里跑,以报恩的名义给易温送了不少吃食。
他好像很崇拜易温,不加掩饰的夸赞着易温的强大。
渐渐的,开始跟随易温的脚步巡查县城。
易温没有多说什么。
孤独是他,陪伴是他,热闹也是他。
易温享受这种简单的安逸,喜欢有着烟火的热闹县城,每一个人都印在他的心间。
卖粥的婆婆带着幼稚可爱的小孙女吆喝,每一声后都拖着稚嫩的童音跟随。
烧饼摊的大郎喜滋滋的数着每一文钱,心里想着什么时候能给家中的妻子买上一件新衣。
……
他们都有自己的生活与希望,这些微弱薪火在人间燃烧,构成了烈烈文明之火。
人间烟火气,最抚仙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