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位八十一岁的老者,
他佝偻又瘦小的身躯,容易让人忽略他内心的强大。
虞世南的一生,历经这个时代的大动荡。
他最初是南陈后主陈叔宝的臣子,
后来也辗转杨坚、杨广、宇文化及、窦建德、李世民下为臣。
虞世南的一生,是漂泊的一生。
年近七十,才得以安定。
后来……
李世民命阎立本绘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虞世南亦在其中。
李世民爱文学,也爱书法,
虞世南文学上编著《北堂书钞》。
而书法上,也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
虞世南,
也是李世民最敬重的臣子。
……
虞世南一生的创作,大多都在他的晚年。
如果虞世南没有生活在一个动荡的年代,他又会是怎样的一个人?
……
退休在家的虞世南,正在院子里晒着太阳。
没有人发现,他的气息正在一点点的微弱。
因为他与平常一样,无声无息的坐在那里。
闭着眼睛,似乎在冥想。
虞世南……
他这一生,唯一念念不忘的,
便是他的哥哥,他的哥哥虞世基。
自小他与哥哥一起长大,
一起闻道。
一起闻名于天下,
当时他与哥哥,并称“二虞”,
时人也将他们两兄弟,比作晋朝的“二陆”。(陆机、陆云)
哥哥一直是他的偶像,
他的哥哥也比他更有才华。
可惜……
哥哥死于乱世贼人之手。
他还记得哥哥被斩杀那一天,
他撕心裂肺的想替哥哥去死。
后来……
他亲眼看着哥哥的人头,在他的面前滚落。
那是一个注定伟大的头颅。
如果哥哥能活着,他的成就定然难以想象。
已经八十多岁的虞世南,像个孩子一般呼唤着哥哥的名字。
呼唤了三声之后,终于用尽了最后的气力。
永远的睡着在,那个安详又宁静的午后。
……
虞世南死后,李世民伤心不已。
李世民道:“钟子期死,伯牙不再鼓琴。朕的这篇诗,将拿给谁看呢?”
说着李世民在虞世南的灵柩前,烧掉了自己所有的诗篇。
……
文人世界之中,
不知为何,屈原最近总是感觉到,整个世界都在微微的震动。
这震动似有似无,屈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便问贾诩。
屈原道:“贾谊,不知道你发现了没有?最近好像有些奇怪?”
贾谊问:“屈原皇帝,哪里奇怪?”
屈原道:“不知道,你有没有感觉到大地在微微的震动。”
贾谊道:“哦?是吗?那为何我什么也没有察觉到?”
屈原道:“你真的没有察觉到吗?难道这个震动只有我才能察觉得到吗?”
贾谊道:“难道那个震动只有这里的帝王才能察觉得到?”
屈原道:“这种震动,我在曹操、曹植那些建安文人来的时候也有,在司马迁、陶渊明来的时候比较激烈。但这一次和那些震动都不一样。这震动明显很远,但是很远便已经感觉到震动了!会不会即将有很厉害的人出现?如果那带来震动的人真的来了,那会是怎样?”
贾谊听屈原这么一说,便掐指一算。
算完之后,贾谊整个人的脸都阴了下来。
屈原问:“贾谊,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是有很厉害的人物要出现吗?”
贾谊摇摇头。
贾谊看着未来,似乎被那即将发生的事情给吓到了。
屈原问:“贾谊,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你快说啊!”
贾谊道:“即将到来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是一个时代!这个时代的文人都太过强大,那巨大的力量是难以想象的。”
屈原问:“有多强大?比陶渊明还厉害吗?”
贾谊道:“那个时代,像陶渊明这个级别的文人,数不胜数。”
要知道,屈原连一个陶渊明都处理不了,一下子要来了一群陶渊明级别的人物。
那时这个世界会变成怎样?
屈原想到那个时代的到来,竟然不自觉的瘫坐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