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只见这个男人身后不远处堆满了各种各样的物品----准确来讲就是垃圾,塞满整间屋子的、一直堆放到天花板的垃圾。由于屋内的光线完全被这些垃圾挡住,我只能依稀看清男人身后的一小部分,但就这一小部分也已经分辨不出具体模样,只是看到层层叠叠的物体堆积在一起,令人想象不出到底是积攒了多少年才能达到这种程度。
而就在男人闪身避让的时候,随着脚步移动,他脚下踩着的厚厚的垃圾便发出一阵扑哧扑哧的响声,似乎是里面浸满了水分,就如同原始森林中的沼泽地一样。紧接着便看到两只大老鼠从他脚旁吱吱窜过,似乎是被这声音惊扰到,一溜烟钻入垃圾堆里不见了踪影。眼光再扫到男人身后隐约露出的一点墙壁,却见一片白花花的颜色在微微蠕动,竟是爬满了蛆虫。
满屋恶臭再搭配上这样惊世骇俗的场景,就算大罗金仙来了只怕也承受不住。我一边弯着腰疯狂呕吐,一边连滚带爬的向楼下冲去。来到老耿身边时才好容易止住呕吐,声嘶力竭的喊道:“快走!”
此时老耿也顾不得地面上的污渍了,跟在我身后手脚并用的向下逃去。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俩才冲出了楼道口,当呼吸到外面新鲜空气的那一刻,我忍不住浑身一软躺在了地上,直到此刻我才感觉到这世上的空气竟然如此甜美,能无所顾忌的尽情呼吸竟是如此幸福的一件事情。
过了不大会,逐渐有人围过来要查看我俩的情况,但大多数人不等走近就又捂着鼻子走开,只是远远的站着围观。只有几个老头、老太太走到我们身旁,其中就有我们上楼前碰到的那位。她绕着我俩转了半圈才说道:“怎么样,知道是什么情况了么?”
我费力的站起身说道:“这,这真是于凤英家?她家怎么会是这个样子?”
老婆婆怒气冲冲的说道:“还不是她那个神经病儿子,本来好好的一个孩子,也不知道中了哪门子邪,天天往家里捡垃圾,到现在连句人话都不会说了,每天就钻在那个垃圾窝里。”
捡垃圾、捡破烂的人我见过,但像这样把自己家捡成垃圾窝的还是第一次听说,我愣了半晌才问道:“他这样有多久了,你们也是住在这个楼道里的?就没有去找过他?”
老婆婆面着绝望的叹了口气,说道:“怎么也有三四年了吧,一开始还好,后来他家里的垃圾越来越多才变成这样的。我们怎么没有找过,可是不管谁去他都不理不睬,逼急了还拿着棍子打人,时间久了也就没人敢去找了。”
我忍不住说道:“那这样你们也能受得了?”
老婆婆恨恨的道:“受不了又能怎么样,我不是跟你说过了,但凡有点办法的都已经搬走了,只剩下我们几个老头老太太,打又打不过,走也走不了,只能凑合着住了。”她说完这句话,周围的几个老人纷纷附和,满脸都是愤怒的表情。
我想了想说道:“如果你们愿意配合,我倒是可以帮忙想想办法。”
老婆婆顿时眼睛一亮,忙问道:“我们肯定愿意配合,你有什么办法?”
我说道:“我认识几位记者朋友,可以让他们过来报道一下。只要引起了社会关注,事情自然就能够解决。不过到时候记者来采访,你们可得把具体情况如实的告诉他们。”
几位老人听后聚在一起商量了片刻,便一致同意了我的想法。我和老耿也不再耽搁,先去买了身衣服,又去找了间浴池把自己洗干净,等换上新衣服的那一刻我竟有种浴火重生的感觉。
在回我们城市的路上我给一位专门报道社会新闻的记者朋友打了电话,把于凤英家的情况告诉了他。这位记者虽然见多识广,却也从没接触过这样的事情,听我一说立刻来了兴趣,表示马上就要动身去采访。
挂断电话后,老耿问我:“你不准备帮那个句号找妈妈了?”
我深吸了口气说道:“就他那个情况,你觉得我们能怎么帮他?现在只有先用这个办法把他家里的现状解决了,别的事情才能一步步来做。而且......”
见我停下来,老耿问道:“而且什么?”
我说道:“而且我觉得于凤英就在她家里。”
老耿沉默了片刻,说道:“死了?”
我轻轻的点点头没有说话,老耿也不再多问,一脚油门将车速拉升到120,载着我迅速驶离了这座城市。
我找的那位记者朋友非常给力,我们回来没几天他便将于凤英家的事情报道了出来,按照他拍摄的照片来看,于凤英家中已经完全被垃圾填满,出入各个房间甚至要爬行才能通过。这样的新闻果然吸引大众眼球,报道一经发出就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并被多家网站转载,成为了那几天的热议话题。
而这篇报道也得到了相应主管部门的重视,在报道发出后的第三天,当地民政部门便联合警察到于凤英家进行了强制清理工作。据说当时一共去了20多个工作人员,经过两天半的集中清理、装了满满三辆轻卡,才把于凤英家中的垃圾全部搬运出来。而经过计量,清理出的垃圾竟多达三吨半重,那位记者朋友在后续报道里把这个数字公布后,也是惊呆了一众网友。
不过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当清理工作进行到主卧室时,竟在厚厚的垃圾堆里找到了于凤英的尸体。这件事情由于太过惊悚,新闻里也只是一笔带过,并没有进行详细描述。我也是后来跟那位记者朋友一起吃饭,才从他嘴里大约知道了点内情。当时发现于凤英尸体后,警察立刻封锁了现场,但根据后续的调查结果来看,认定是于凤英自己不慎跌入了垃圾堆,并撞翻了周围的垃圾才被深埋其中。再加上当时于凤英身患疾病无法发声也无力挣脱,最终导致缺氧窒息而死。
至于于凤英的儿子,工作人员专门请来了心理医生对他进行诊治,发现他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具体表现就是近乎疯狂的恋物癖,凡是被他捡回家东西是绝对不肯再扔掉的。看到新闻中的这段报道,我不由想起了之前他给我寄来的那些东西。当时他告诉我这些都是好东西,我却压根不肯相信,现在看来果然误会他了,他确实是将自己认为的好东西都送给了我,而目的就是让我帮他找到妈妈。从这一点来说,他真的对于凤英有着很深的感情。
而据那位记者朋友讲述,后来于凤英的儿子被送到医院进行治疗,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出院后已经基本能够正常生活。这个结果倒是遂了于凤英的心愿,她情愿以自己的生命来换回一个正常的儿子,最终也求仁得仁,这份母爱倒也没有白费,只是在我看来未免有点太过沉重了些。
当我问起于凤英请回去的那尊神像时,记者朋友却表示没有见到,可能是由于她家里的垃圾太多,像这种物件基本都被当做废品扔掉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