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灵异悬疑 本征频率

第16章

本征频率 徐不爽 1487 2024-11-14 15:29

  转眼间已是伍桅来到U国的第十年,今天可以说是她有记忆以来最激动的一天。下午的时候她收到G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系发来的正式录用通知。

  通知不吝褒奖之词,告诉伍桅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给评委留下了深刻印象的不仅是她博士期间在视觉神经整合领域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还有她本科物理学和电子工程的双学士学位——这使她成为一位很独特的候选人。

  伍桅提出的研究计划也非常契合研究院新一轮经费申请的主题。她提出把神经整合问题反向细分并借用量子系统的数学形式来描述不同刺激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新颖的思路试图解决动态整合理论中神经表象的问题。

  G大学医学院是伍桅梦寐以求的研究院,有着世界上最前沿的队伍和设备。伍桅认为这里可以提供她发展和测验自己这套理论的条件和机遇。这样的合作机会堪称完美,不可多得。虽然合同的有效期只有两年,但如果后期进展顺利,伍桅有希望拿到续约乃至终身职位。

  这个职位的开始时间是下个月,意味着伍桅很快就要着手准备搬家的事。伍桅奉行一定程度的极简主义,需要带走的个人物品两三个行李箱就能装下,所以准备工作的重点就放在了了解当地衣食住行的信息上。

  伍桅在网上找到G大学的一个留学生团体,在里面发信咨询了一些情况。过了几天,伍桅收到了一封让她意想不到的回复,来自有一个显示姓名叫Dr. Mushroom的人。

  “伍桅,我没猜错的话你是Q市的吧?好久不见呀!没想到在这里收到了你的邮件,真是有缘!还记得我吗?”

  伍桅看着那个英文名字,想起了过去认识的一个人,但是她一开始不相信是他。直到两封邮件交换下来,她惊讶地得知,自己曾经的那个笨同桌,现在竟然在G大学研究人工智能!

  “你是觉得自己脑子不够用了,需要想办法让计算机来帮你吗?”伍桅调侃道。

  “你说反了,我是觉得计算机太笨了,需要我来教它如何思考。”蘑菇的回复不失幽默和智慧。

  伍桅知道很多小时候表现并不出色的人长大之后可以很成功,但是蘑菇的情况还是让她感到有些不可思议。“这反差也太大了吧!”伍桅心想。“如果他继承家业发了大财,我还可以理解。那样的人走学术路线,那得是磕了什么药啊?”

  出于专业的敏感,蘑菇的形象在她头脑里由一个难以置信的奇迹演变成了一个极具诱惑的研究对象。“有机会我一定要把他脑子插满电极仔细地扫描一遍。”

  虽然他俩曾是同桌,关系甚密,但是高中毕业后分道扬镳,也逐渐断了联系。据蘑菇所述,他高考发挥失误(搞笑的吧,伍桅想),然后在国内混了一年,天天在家上网,看各种视频猎奇。直到家里人实在看不下去了,强迫他复读再次参加高考,终于取得了一个不错的成绩,进了外省的一所著名大学的计算机系。

  蘑菇本是没有明确目标地选了这个专业,但是学了一阵发现自己对计算机的兴趣日趋浓厚,学习也越来越投入,毕业设计甚至写成了论文发表在一个国际期刊上。后来他想申请U国的研究生院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运气不错,拿到好几个学校的录取通知,最后他选择了名气最大的G大学。

  现在是蘑菇攻读博士学位的最后一年,据说研究做得也是风生水起。伍桅跟他不是同行,没有特别关注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进展,否则她应该提前两年就会被惊到。那时,蘑菇提出的一个优化算法,被同行评为年度十大最具潜力的成果。这个算法因为结构上的特征被蘑菇命名为“孢子算法”,慢慢的同行开始叫他“蘑菇博士”(原来Dr. Mushroom不只是网名),尽管他还没正式拿到博士学位。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