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叔和文才从义庄出门到了镇上后,九叔便让文才先一步去秋生姑妈开的胭脂店,通知一声秋生最近两日不用去义庄了。而九叔则是先行一步,赶去顾家去了。
文才一进店刚好撞上要出的秋生,一头栽在了秋生的鼻子上,文才到是没事,秋生则是大叫起来。
秋生捂着鼻子怒瞪着眼前撞他之人,定睛一看原来是文才后,便开始撸起袖子想要暴揍他一顿。
文才见状后忙道歉到,“秋生,对不起,你看我是来告诉你一件好事的,你这次就原谅我吧。”
秋生见文才怂的这么快也就不好意思再发难了,微微仰头的说道,“文才,你最好是真的有好事,否则我的拳头可是不讲理咯。”
文才立马上前笑嘻嘻的说道,“师父说你这两天先不用去义庄了,你说这是不是好事。”
这事确实是秋生所没想到的,秋生点点头道,“嗯......,这算是一件好事,但是你得告诉原因是什么。”
文才见状也只能说道,“师父和我要去顾家一趟,你不知道,师父这次可是接了个大活,顾家你知道的吧,师父这次可要发大了……”
秋生对此感到十分意外,自家师父什么时候和顾家搭上了关系,并且听文才的话语中貌似师父还成了顾家的座上宾,关系匪浅啊。
秋生按耐不住了推着文才道,“走,我们去顾家看看究竟去。”
文才也是好奇的很,自然也是立刻跑去顾家找九叔了。
文才与秋生两人来到顾府后,老管家顾丁早已等候多时,看到两人便起身迎了上去,“请问两位可是九叔的那两位高徒人”顾丁上前拱手作揖道。
文才和秋生两人听到自己还能被人称为高徒的一天,要知道自家那师父可是一天不骂他们都不行啊。
秋生当先抢话道,“唉,这位老伯你可真有眼光,我就是我师父常提起的爱徒秋生,嗯......,我旁边这位么你就不用多了解了,你只要知道以后我师父的衣钵肯定是要交给我来继承的。”
文才听后立马推开秋生眯着眼露出招牌笑容道,“老伯,你不要听他瞎说,师父最喜欢我了,就今天早上师父还从你们这带了我最喜欢的吃食回去。哦,对了我叫文才,我可是我师父的关门弟子。”
两个活宝你一句我一句的场景也是让顾丁尴尬不已,赶忙劝道“二位别争了,九叔还在等着你们呢。”
秋生和文才听到立马就熄火了,屁颠屁颠地跟着顾丁去见九叔,不过一路上自然还是少不了两人时不时的争论声。
顾丁可算是知道了,九叔之前提起他两个徒弟时脸色为什么总是一幅恨铁不成钢的样子,谁有这两这么能闹腾的徒弟都得头疼呐。
此时的九叔正与顾善财相谈甚欢,两人看似几乎到了推心置腹的程度。
顾丁这时也是带着秋生、文才到了,顾善财见了也是对九叔说道,“九叔你这两徒弟看着实不错,都是一表人才啊,不知道两位小兄弟如今学了你几分功夫啊?”
九叔一听前半句还是笑容满面的,但是这后半句么,这文才、秋生有几斤几两他还能不清楚吗,秋生天资尚可也是跟随他学道最久,可是光学了拳脚功夫,但是平时疏于懒散导致道法几乎可以说一无所成,像样的道法只学了一门小控火术。
而文才,则是更令他头疼,文才不过中人之资,跟随他至今都只不过学会了画驱邪符,定神符,这两道符法,拳脚功夫则完全是三脚猫功夫,道法至今连小控火术都未学会。
因此这俩徒弟要说学了他几分功夫,他只能说连他自己都不好意思往外说。
顾善财见九叔脸色不佳,以为自己触到了什么忌讳,立马便转开话题,“九叔,你刚才说与我儿有益的吗个阵法是何阵法。”
九叔也是回过神来正了正色道,“是三花聚顶阵,有凝魂聚魄之效,顾栎他是因为魂魄虚弱,不够凝实无法完全与身体复合,此阵可以加快魂体合一的速度。”
文才和秋生也是第一次听到这阵法,两人大眼瞪小眼都想让对方出声询问九叔这阵法怎么没教他们,可是谁都不敢行动。
顾善财听闻此阵的效用后也是止不住的点头道,“好,好,好,九叔事不宜迟还得麻烦你为我儿摆下此阵。”
九叔摆手道,“这是我应该做的,秋生、文才你们还在挤眉弄眼的干什么,还不快拿上家伙随我去布阵。”
九叔来到一处大堂内,其中早已放置了一张桌子,而顾栎则是躺在摆放在大堂中心的床上,九叔拿过文才带来的道具后,在吩咐文才和秋生在顾栎所躺的床四周用鸡血浸泡一天后的绳子在四周结成一个阵型。
再用朱砂和鸡血以及符纸混合而成的涂料在红绳附近写下咒印,几步完成后三花聚顶便基本已经形成,在等到今晚满月升起,以月之精华为引启动三花聚顶阵。
九叔走到顾善财身旁说到,“顾老爷阵法已成型,就差月华为引。”
顾善财大喜,“好,九叔我看这天色尚早,不如我等先用晚膳。”
九叔自然无可无不可,点头答应。顾善财见状对顾丁吩咐道,“顾丁,你快去叫厨房做好饭菜送过来。”
顾善财也是为了安全起见,便将晚饭定在了这大堂内,他可不想后院失守,被暗中之人有可乘之机。
众人吃罢晚饭,天色也迅速的暗了下去,黑夜将世界铺上一层黑幕,而那升起的满月像是一盏明灯。
九叔早已穿上道袍开始做法,口中念念有词道,“精化为气,气化为神,三花聚集顶,日月照其神.......,天明月朗,照引其神,赦。”
众人只见九叔双手迅速的结成道印,最后用桃木剑贴起一张月引符,这张符被九叔一指便被点燃,让顾善财等人又是开了眼见,不过秋生和文才则早是习以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