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真实的我,还包括真实的其他东西,康德称之为“物自体”,属于本体世界,而你看到的我,包括你看到的其他东西,都是物自体通过你的有色眼镜呈现给你的视觉图像,康德称之为“现象”,也可以叫“表象”。
康德自己对“现象”的定义:“一个经验性的、直观的、未被规定的对象叫做现象。”
【笔记】
dis-可以表示“不,没有”,出现在一个完整的动词前时,常表示反义含义,比如agree“同意”和disagree“不同意”。dis-还可以表示“去掉,除去”,如disgust“嫌恶”=dis(去掉)+gust(品味);有时dis-还有“分开,分散”的意思。di-为dis-的变体
vanish, disappear, fade, evaporate这些动词均有“消失”之意。vanish语气强,指完全且往往是神秘而突然的消失,不留任何蛛丝马迹;disappear是普通用词,强调从视线或脑海中消失,这消失可能是暂时的、突然的或永久的,视上下文而定;fade侧重逐渐消失;evaporate指像水蒸发时那样悄然逝去,也指某人悄悄地突然退出或离去。
discharge原意是“排放”,2009年12月听力短文理解中曾出现过该词,表示“出院”的意思,discharge还有“卸货,解雇”的意思,既可以做动词,也可以做名词用。
在看到后缀-ar的时候,大家通常会认为它表名词;实际上,它除了表示事物或人等名词外,还可作为形容词后缀,意为“有……性质的,有……作用的”,如familiar“熟悉的”。
alt(高)+ar(物)→高出的东西→祭坛
He explained politely that in his culture the new year did not begin January first, and that Chinese New Year, which is tied to the lunar cycle, is one of the most celebrated holidays on the Chinese calendar.(2009.6)他礼貌地解释道,在中国文化里,新年并不是指1月1日,而是按照农历计算,农历新年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
pillar这个词看似简单,却非常实用,尤其会用在四级写作中,如:pillar industry支柱产业,from pillar to post东奔西跑,spiritual pillar精神支柱。
be familiar with一般指某人熟悉某人或某物,如:I’m not familiar with this equipment.我不熟悉这个装备。
be familiar to则是某物或某事为某人所熟悉,如:The name seems familiar to me.我对那个名字似乎很熟悉。
-ary是名词后缀,表示“场所,从事……的人或物”,如boundary“分界线”。-ary还可以做形容词后缀,同-iliary,表示“属于……的,与……有关的”。
Contrary to many people’s prediction of its death, the film industry survived.(2014.6)许多人预测电影行业将会日渐式微,但与此相反,它发展得很好。
salary侧重的是非体力劳动者得到的工资,通常指月薪;而wage表示通过简单劳动或体力劳动得到的工资,一般按周、日来结算。
cap这个词根来源于古拉丁语词根capere=to take, grasp,表示“抓住,拿住”,capt, cept, ceipt, ceive, cip, cup为其变体,如accept“接受”,receive“收到”。
【胡适】
人如何能控制自然,制造器具呢?人控制自然这个观念,无论东方的圣人贤人,西方的圣人贤人,都是同样有的。我现在提出我们古人的几句话,使大家知道工程师的哲学,并不是完全外来的洋货。我常常喜欢把《易经·系辞》里面几句话翻成外国文给外国人看。这几句话是:“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看见一个意思,叫做象;把这个意象变成一种东西——形,叫做器;大规模地制造出来,叫做法;老百姓用工程师制造出来的这些器具,都说好呀!好呀!但是不晓得这器具是从一种意象来的,所以看见工程师便叫做神。
【胡适】这种理想,中国历史上早就有了的。工学院水工试验室要我写字,我写了两句话。这两句话,是《荀子·天论》篇里面的。《荀子·天论》篇,是中国古代了不得的哲学,也就是西方柏格生征服自然,以为人用的思想。《荀子·天论》篇说:“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大天而思之,孰与物蓄而制裁之?”这个文字,依照清代学者校勘,稍需改动。但意思没有改动。“从天而颂之”,是说服从自然。“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两句话连起来说,意思是:跟着自然走而歌颂,不如控制自然来用。“大天而思之”,是问自然是怎样来的。“大天而思之,孰与物蓄而制裁之?”是说:问自然从那里来的,不如把自然看成一种东西,养它、制裁它。把自然控制来用,中国思想史上只有荀子才说得这样彻底。从这两句话,也可以看出中国在两千二三百年前,就有控制天命——古人所谓天命,就是自然——把天命看作一种东西来用的思想。
【日记】
@上官容止最近有点烦躁,看了你的留言,有点茅塞顿开的感觉,谢谢啦。🍃🍃
@渚白66 这些话能对你有用,我也很开心
【笔记】
心理学家把我们可能面对的学习内容分成了三个区: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舒适区的内容对你来说太容易,恐慌区的内容太难,刻意练习要求你始终在二者中间一个特别小的学习区里学习——这里的难度对你恰到好处。
“心流”。这个概念最早是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这本书里提出来的。契克森米哈赖说,要想在工作中达到心流状态,这项工作的挑战和你的技能必须形成平衡。
亚利桑那大学和布朗大学的研究者刚刚贴出一篇论文的预印本,叫《最优学习的85%规则》。也就是说,当你训练一个东西的时候,你给它的内容中应该有大约85%是它熟悉的,有15%是它感到意外的。
研究者把这个结论称为“85%规则”,我们干脆就把15.87%叫做“最佳意外率”。这个数值就是学习的“甜蜜点”。
【英语】
mis-来源于盎格鲁-撒克逊语,意为“错误,坏”,常用在名词、形容词、动词和副词前表示否定含义
misunderstanding是misunderstand的名词形式,在口语中很常用,在考试中也经常出现,考生要注意。
前缀ob-常用来表示“逆,反”等否定的含义,如object“反对”;当出现在辅音字母p前时,则变形为op-。此外,ob-和op-还可表示加强的意思,比如obtain“获得”。
Researchers also observed problems resulting from pairing interracial students in residences.(2011.6)研究者也注意到,不同种族的学生住在同一宿舍中会引起一些问题。
The committee is totally opposed to any changes being made in the plans.委员会完全反对对计划做任何修改。
object, oppose都有“反对”的意思,区别是:object多指因厌恶或反感而反对,但不一定明显地表露出来;oppose使用范围广,含义广,其语气强于object,多指反对一些较重大的事,隐含其正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