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科幻空间 卡斯特纳

第1章 Anteverse

卡斯特纳 平庸的谢幕人 2510 2024-11-14 19:30

  “Anteverse”星球

  灰蒙蒙的天空让人感到些许压抑。这里的大地是如此的贫瘠以至于寸草不生;这里没有河流,只有那裸露着的岩层承受着那烈日的曝晒。

  这里的大气是黄色的,里面含有大量的剧毒物质。巨大的引力、极高的密度、超强的磁场,在这么恶劣的条件下,岩层中竟然还生活着一种叫做卡斯特纳的外星人。

  卡斯特纳的身高3.6米(12英尺)左右,外表酷似水生昆虫。直立行走,四只手臂,半透明的翅膀,如地球上甲壳类生物一样,骨骼长在体外,猜测也是类似几丁质的骨骼成分(也称壳多糖,广泛存在于地球上的甲壳类生物的外壳、昆虫的甲壳和真菌的胞壁中,不溶于碱液,只溶于强无机酸),像不像异形?更像的还在后面,他们还拥有像异形一般的梭状头冠。

  难道外星人的脑袋都是批量生产的?怎么是个外星人就是长条脑袋?

  卡斯特纳共分为三个级别,从高到低依次为:

  主教级(Bishop)

  红衣主教级(Cardinal)

  大使级(Ambassador)

  和异形一样,区分它们的特征还是头冠,头冠越大,级别越高。

  他们是制造怪兽的工程师,怪兽的DNA来自于它们自己基因,他们本身不含毒素,但它们通过制毒化学和生物突变技术克隆出形态各异的怪兽。卡斯特纳级别越高,克隆出来的怪兽威力越大,毒性也就越强。

  这是一种殖民生物,通过不断侵占其他星球来繁衍生息。他们掌握着极高的制毒化学和超空间技术,可以通过建立“虫洞”的方式将其他星球与本地进行桥接,从敌人内部渗透攻击。我们可以把它视为一种四维生物,而这种从敌人内部渗透攻击的方式便称为“降维打击”。

  为了能够更快的征服别的星球,它们开始制造一种体型庞大、浑身剧毒的生物兵器,作为入侵其他星球的部队。我们暂且把它叫做“Monster”(怪兽)。

  外星语(第二百九十九次实验开始)

  生命活动(正常)

  毒液填充(正常)

  级别(低)

  身高(23.6m)

  体重(1 .3吨)

  合成进度加载中:

  18%

  28%

  45%

  66%

  78%

  86%

  98%

  99.9%

  嘭!

  “吼…”

  巨大的爆炸声传来,紧接着的是那生物兵器的一声哀嚎。碎肉横飞,混合着剧毒的蓝色的血液腐蚀着地表发出“滋滋”的声音。

  能量急剧损失,各项指数快速下降。

  实验终止,实验终止!

  又合成失败了!

  外星语:“艹,又失败!博士你玩我呢?”

  “不敢不敢,还差一步就可以大功告成了。只是目前为止还没找到合适的能源,所以才导致合成失败。”

  “不管你用什么办法,我限你一天之内解决。”

  “要是解决不了后果是什么,我想你比我更清楚!”

  “主教,您放心交给我吧!我保证完成任务,保证…”

  看着眼前的那一堆堆生物兵器的碎肉和那滩混合着剧毒的蓝色血液,它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诡异的笑容。

  “真以为我会失败?再让你嚣张一段时间!很快,主教就是我了……”

  “哈哈哈……”

  地球

  2030年

  由于人类活动和各方面原因,地球的状况也不容乐观。

  “近年来,地球情况很糟。空气逐渐变得稀薄,气温急剧上升;冰山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地壳运动,导致火山爆发。海啸、台风、地震的频率骤增!人类或许将迎来不可知的灾难!”

  电视里的新闻正在大声播放着。

  桌上杂乱的摆放着许多机密文件和一些设计模型。

  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和杂志。

  工作台上是一些机械零件和制造图纸。

  这是便是我的家了。

  我叫徐鹏,中国人,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年仅20岁就已是国内最顶级的科学家之一,掌握着多项发明专利,但更痴迷于对机甲的研究。

  在我的少年时代,他梦想着能拥有钢铁侠般的战甲,并致力于打造出属于自己的机甲。

  我发现,机甲的能源核心问题根本无法解决。

  用石油?用天然气?用稀有气体?我都一一都尝试过。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我在核聚变中看到了希望。

  热核反应,或原子核的聚变反应,是当前很有前途的新能源。参与核反应的轻原子核,如氢(氕)、氘、氚、锂等从热运动获得必要的动能而引起的聚变反应(参见核聚变)。热核反应是氢弹爆炸的基础,可在瞬间产生大量热能。如能使热核反应在一定约束区域内,根据人们的意图有控制地产生与进行,即可实现受控热核反应。

  这正是国家目前正在进行试验研究的重大课题。受控热核反应是聚变反应堆的基础。聚变反应堆一旦成功,则可能向人类提供最清洁而又是取之不尽的能源。

  冷核聚变是指:在相对低温(甚至常温)下进行的核聚变反应,这种情况是针对自然界已知存在的热核聚变(恒星内部热核反应)而提出的一种概念性'假设',这种设想将极大的降低反应要求,只要能够在较低温度下让核外电子摆脱原子核的束缚,或者在较高温度下用高强度、高密度磁场阻挡中子或者让中子定向输出,就可以使用更普通更简单的设备产生可控冷核聚变反应,同时也使聚核反应更安全。

  为了梦想,我一头扎进了实验室中,不分昼夜的进行着各项实验。在不断地探索与努力下,成功造出了聚变反应堆,这无疑是人类史上的一大创举。

  然而,就在我事业顶峰的时期,祸从中来。

  一些辈分较大的老牌科学家对此表示极度的不满,也是出于一种嫉妒。一些谣言大肆传播,使我背负着那些莫须有的罪名。一时间各种舆论和谩骂声铺天盖地向着我扑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