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半球形的空间,半径大概有五十米。如果没有亲眼所见,很难相信一座城市的下方有这样巨大的一个实验室。
哪怕实验室已经废弃,其中也没有半点混乱的痕迹。看起来当时撤离的人应该是想把这里封存起来,以备以后使用。
直到一百多年后,才有人重新回到这里。
在实验室的四周,有四个圆柱体培养槽。每个培养槽旁都设置了大量的附属仪器,从普通的水浴槽、反应皿、离心机,到迪安完全看不懂的仪器,极其复杂。
四个培养槽内,都空无一物。其中三个的玻璃破碎,留下一地的液体痕迹。第四个培养槽完好无损,但其中也没有任何物体的影子。
并没有想象中的,实验室培养的恐怖生物。
迪安让小苏在实验室中寻找线索,自己则进入一旁的中央机房,试图读取其中的数据。
中央机房中,几十台服务器组成了实验室的云计算机。迪安轻轻触碰屏幕,毫无阻拦地打开数据库。
“系统。”自己搜索的效率太低,迪安试图唤起这里的AI。
“听从您的吩咐。”
“搜索重要信息。”
“正在搜索重要信息,请稍等。”
“人事调动重要信息:……”
“材料采购重要信息:……”
“实验室建设重要信息:……”
“系统,停止搜索。”这样搜索的效率仍然太低,迪安决定换一种方法,“将所有文件以保密权限从高到低列出。”
“已列出所有文件。”
迪安打了个响指,仔细阅读文件。
《“101”计划》
《“终极战士”计划》
《“探渊”计划》
《关于裂口出现的报告》
《关于虫群之灾的报告》
《异时代总体布局》
……
迪安点点头,看起来都是些不得了的文件和资料。
这一篇看起来很有意思。
一百多年前,在面对虫群之灾时,中土的人类竟然曾打算以制造终极战士的方法来对抗虫族吗?
是无谓的妄想,还是切实的计划,让我来看看吧。
《“终极战士”计划》
作者:高级研究员,顾立军、李良。
机密等级:A4
简述:实践证明,大规模的集团军作战并不能阻止虫族的推进。根据顾立军研究员的猜想,虫群属于一种独特的意识形态。只要杀死脑虫,就能使虫群陷入混乱。在弹道导弹无法消灭脑虫的情况下,培养一种超越人类的战士,是斩首脑虫的唯一方法。
正文:……
在117次改造中,有12人存活。经过证实,其中11人达到了“终极战士”的战斗力标准,一人成为植物人。经过统计,我们发现,对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进行改造具有较大的风险,但带来的战斗力加成较大;对四肢等器官进行改造的风险较小,但带来的战斗力加成同样较小。
将12名存活的实验体依次编为1~12号,进行实战测试。
实战测试结果如下:
1号,在集团军的协助下,成功斩杀脑虫两只。
2号,独自斩杀脑虫一只。
3号,独自斩杀脑虫两只。
4号,斩首行动失败,死亡。
……
具体数据详见实验体个人档案。
结论:我们认为,“终极战士”计划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无法对脑虫构成威胁,从而难以反抗虫族的局面。但其消耗资源过多、实验体存活率较低,不能作为对抗虫族的主要手段。我们必须寻找其它更具性价比的方案。
从今日起,计划暂停。
……
一个大胆的计划,竟然敢于将中土人类的希望寄托于实验体的身上。
从实验记录上来看,这项计划确实造就了数量极少的“终极战士”。能够在虫群之灾中斩杀虫母,说明这些战士至少达到了七级,即下位领主。
就算当时的技术十分不成熟,对虚能、能力体系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大量欠缺。但实战证明这些终极战士拥有相当于下位领主的战斗力。
这一项计划,哪怕以一百年后的视角来看,依然是惊世骇俗的。
七级的能力者,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成为一个中型势力的首领,称霸一方,作威作福。
从资料上看,加入这个计划的实验体,都是天赋极好的战士。甚至他们本身就有达到领主级的潜力。但仅仅是为了更早的拥有领主级的战斗力,就敢去拼10%不到的存活率。
在那个时代,在虫群之灾的威胁下,没有什么比时间更加宝贵的了。
早出现一位领主,早击杀一只脑虫,也许就能让一个城市免于毁灭,让数百万人类免于死亡。
拥有领主级潜力的人,都是天之骄子。
很难想象是什么驱使着这些天之骄子,参加存活率如此小的一个实验。
责任心?
荣誉感?
还是什么其它的东西。
迪安有点不理解,但似乎又能够理解。
可惜的是,这项计划最后失败了。终极战士的制造消耗了太多的资源和人力,虽然起到了一些效果,但仍然不足以让人类绝地翻盘。
必须另寻出路。
迪安拿起另一份资料。
《“探渊”计划》
这是一份早期对裂口进行探索的计划。
在虫群出现的初期,中土不计伤亡,强行清理了一个裂口周围的虫族,试图进入其中,寻找关闭裂口的方法。
当然,这项计划失败了,否则也就没有日后的虫群之灾了。
不过,其中的过程和数据十分有价值。或许陈博士能够从中得到他想要的资料。
……
《“101”计划》
迪安认为,这个计划是所有计划中最为疯狂的一个。
部分研究员认为,人类无法战胜虫族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结构的问题。如果人类拥有和虫族同样的社会结构,那么人类将会爆发出更强大的战斗力。
他们试图寻找一种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社会结构。
正常情况下,社会结构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根本不是一个计划可以改变的。
但他们得到了一个异物,一个强大的异物。
这是第一个出现在中土的异物,人们将其命名为:
东皇钟!
这是一座遍布符文的钟,会根据周围人的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
当有人一边念诵上面的符文,一边用手触摸它,一边沿顺时针走时。三圈后,这个人的心智会陷入迷惘。但当十二个人同时进行这个动作时,十二个人的心智将会联结在一起,成为同一个意识!
当逆时针行走时,心智联结会解除。但进入心智联结状态的人,通常会反对解除心智联结。他们仿佛是一个整体,拥有极高的协作效率,并且能够共享思维。
一组十二人的士兵小队,经过心智联结之后,战斗力上升了十倍!
这只是粗浅的计算,并且心智联结的人越多,增幅的效果会呈指数级上升。不止是战斗力,增幅的效果还包括生产能力、劳动能力,甚至科研能力!
想象一下,当数十亿人通过东皇钟,进行心智联结。将会爆发出多么强大的力量?!
但谁也不知道,在心智联结之后,究竟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幸运的是,或者说,不幸的是。这个计划最终被废弃了。
人类承担不了这种后果,哪怕是面临恐怖的虫族,也难以做出执行此计划的决定。
……
整理好有价值的资料,迪安将其全部拷贝随身的一个硬盘中。哪怕过了这么多年,人类的科技也没有太大幅度的进步。计算机的接口和旧时代还是通用的。
除了中间的巨大实验室和中央机房,还有11间小型的实验室。
迪安仔细地检查了这些小型实验室,其中剩下的大部分都是一些药品或者耗材。一百多年过去,肯定已经过了保质期,没有价值。
“迪安,你来看这里。”
当迪安回到巨大实验室时,小苏拉着他,来到了实验室的中间。
“你发现了什么?”
“你看地上的液体痕迹。”小苏指着地板说道。
在灯光的照射下,这些液体痕迹十分明显。三道巨大的痕迹从三个破损的圆柱体培养槽出发,在实验室的中央汇合。
这些痕迹大概有一米宽,周围呈波浪状,但整体十分笔直。液体在干涸之前应该是绿色的,当然也有可能不是。
“你觉得发生了什么?”迪安的心理有所猜测,但无法确定,于是询问小苏。
“这三个培养槽,被其中的生物打破了。然后它们爬出培养槽,在实验室的中央合为一体。”小苏想了想,“你看,这三条痕迹到中间后就消失了。”
“这说明在三个生物在中央融合成了一个生物,然后离开了。”
迪安看着破损的培养槽,眼前仿佛出现百年之前的场景:畸形的肉块在培养槽中疯狂蠕动,猛烈地撞击着培养皿。最终,特质的玻璃也承受不住这种撞击,碎裂开来。研究员们四散而逃,三块畸形的血肉蠕动着,仿佛相互之间有某种奇特的吸引力,最终在中央融合成一个魔鬼般的生物,冲出牢笼。
“不对,不对。”迪安摇摇头,这样的猜想有错漏的地方:实验室的人员明显是有序撤离,并不像是受到了攻击的样子。
“还有一种可能、”小苏摇摇手指。
“什么?”
“这三只生物是他们自己放出来的。”
也有这种可能。为了及时撤离,研究员们只好放出尚未完成的实验体,让它们在中间自行组合成一个可以行动的个体,跟随他们一起撤退。
但什么实验体可以做到这种事情呢?迪安有些不敢相信。
而且,为什么只打开了三个培养槽,第四个培养槽中又是培养了什么生物呢?为什么这个生物没有逃出培养槽,或者是被带出培养槽一同撤离呢?
无数的问题困扰着迪安,或许只有陈博士在研究完这里的资料后,能够给他一个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