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鳞组装备的多功能战术头盔是联盟开发的第四代战术头盔。综合了军事、情报、防护、探测、过滤、提供氧气等种种功能,。
检测功能可随时检测所处的外部环境数据和人员的生理指标。队长的头盔上可综合显示所属队员的全部生理指标包括健康状况、体能等。可随时掌握队员的状况。
自古以来,负重都是影响行进速度的最大因素。所以现代战争单兵作战一直追求装备轻型化。
此时小队各人的负重量和平时训练时基本一致:情报组十公斤、快反组二十公斤、装备组达到了三十公斤,一具重型装甲就重达十公斤。
在行进中还要随时观察路面状况和周边环境。
在缓冲地带,基本上是沿着开辟出的道路行进,这些路线基本处在安全区域,可以避开绝大多数的突发状况:比如突发的龙卷风,沙尘暴等。
唯一的缺点就是,不能直线前进,实际路程比预计的要远。
此次要到达五十公里外的一号宿营地,按照正常情况计算,包括休息时间需要八个小时,预计下午三点可抵达目的地,再用半个小时扎好营地布置警戒。时间算起来绰绰有余。
但别忘了,出了二十公里的缓冲带,进入真正的火星野外,有可能随时出现各种突发状况,影响行军速度。
夏华道:“各位,争取一个半小时赶到缓冲带边缘再做休整。有什么意见都可以提,自由发言。”
马志刚道:“队长,咱们平时训练标准的行军速度是每小时十公里,休息二十分钟。为什么赶的这么急呢?”
夏华道:“张帅副队长,你也发表发表意见。”
张帅长了一副典型华夏南方人的相貌,身材瘦高皮肤白净,放在母星时代就是标准的小白脸,很受女孩喜欢那种类型。
相比之下,夏华虽然也是身材高大体型偏瘦,但小麦色的皮肤拉低了不少分值,加上他一脸痞气,不修边幅,所以很不受女孩待见。在全营是有名的刺头,被教练单独操练是家常便饭。
龙组是标准的攻坚组,擅长正面作战、攻城拔寨、突击冲锋。而麟组以侦查为主,擅长侦查、渗透、潜伏。他们的正面攻击能力较弱,擅长防守反击。
杨帅心情比较郁闷,他们小组四人为了此次考核平时演练过多种配合战术,彼此十分的熟悉和默契。在麟组二十五个小组的日常训练考核排名中,也是坐四望三。几人都满怀信心,要在此次实战中拿到好名次。
突然间被分到了这个龙麟组,和一帮不熟悉的人组队,还要听命于夏华这个全训练营都有名的刺头,杨帅心里的憋屈可想而知。
夏华刺头之名全营皆知,他的实力也是有目共睹。射击、格斗、负重都是全营第一。但他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好打抱不平,经常因为看不惯有人横行霸道就出手教训,经常因为出手太重被教练罚关禁闭、跑二十公里等。把全营所有的刺头都修理了个遍,也把所有的惩罚都尝了个遍。
人送外号华老大,是全营的一个名人,战斗力爆表,跟他一组倒没什么。但他们小组这其余三人就大成问题,平时表现毫不起眼,跟着华老大打酱油。一个五大三粗,无脑莽撞;一个肥头大耳,满身赘肉;还有一个干枯瘦巴,浑身没有二两肉。华老大能够忍受跟这几个货一个宿舍,倒是稀奇。关键这几个货还是心悦诚服、马首是瞻,一点看不出来拳头之下出真理的惨样。尤其马志刚一副得意扬扬、理所当然的模样,让人气不打一处来。
队长把要求都提出来了,才来征求意见,他还能说什么:“我没意见。”
夏华道:“其他人还有什么看法?”
辅助组闫一峰是个闷葫芦,平时就不怎么说话,爱闷头做事儿,琢磨他那些奇奇怪怪的想法。负重三十公斤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他当然没什么意见。
情报组凌小寒是个身材窈窕,容貌秀丽,一脸清冷的少女。平时训练非常刻苦,负重十公斤行军对她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也没什么意见。
于是几人开始了闷头行军,缓冲地带相对比较安全,除了要注意龙卷风、沙尘暴等极端天气外,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危险。
一路无话,只有单调的脚步声在空旷的沙地上回响。
很快就来到了缓冲带边缘,从这里出去就是真正的火星原野,隐约可以看见远处的高大的树木、起伏的丘壑。
夏华命令:“就地休整半小时,龙组三人轮流警戒,十分钟轮换”。
三人对视了一眼,马志刚默契地站了出来,开始警戒。其余各人抓紧时间就地休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