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哒哒哒...”
刚刚我们通过的那个通道里传来脚步声,看来其他人清点完上面的东西也随后赶来了。
郭涪城又从我衣领上取下那个灯泡,转身离开。
“我先去这边探探路,看看这里距离地铁站有多远。”
白色的光晕逐渐远去,我挠了挠头,回头看向随后而来的众人,从走在最前面的董青手里讨了个应急灯。
“先检查一下这里的房间吧。”
打定主意,我用右手举着灯泡,将第一件房的房门推开。
“吱嘎.”
随着房门的推开,一股陈腐的气息钻进了我的鼻子,就仿佛潮湿的袜子在鼻子前晃荡。
“啧。”
明亮的光芒将这个房间照得纤毫毕现。
“这是...?”
出乎我的意料,这间房里除了一张高低床,竟然有着一个巨大的书柜!
“这种地方竟然用来放书?”
有点搞不清楚这里主人的脑回路了,这种避难所不是应该塞满各种各样能让人活下去的物资吗?
灰尘落满了整个书架,我掩着鼻子从上面抽出了一本,拍掉灰尘。
“古代西亚塞姆语和印欧语楔形文字和语言...作者是...伍育鸿。”
研究古文字的书?
我傻了,任我想再久,猜再多次,也根本猜不到竟然是这种书。
将它塞回书架,我犹豫着深吸了一口气。
“噗!!!”
眼前书架上累积的灰尘被这一口气直吹得猛然飞起,书封上的灰尘也随着气流而呈圆弧状扩散。
我用袖子掩住面部,将手中的应急灯又举高了些。
“...《历史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古代两河流域楔形文字经典举要》,《美索不达米亚:追溯近东文明的起点》...《文字起源》...”
天啊!一本本书的书名映入我的眼帘,这里难道是文字研究所?我感觉自从发现了这里的秘密之后,各种惊喜和惊讶都接连不断。
压制住内心的惊讶,我往外面走去。
“应该告诉老胡他们。”
当我刚刚走出房门时,老胡也刚好从左边的房间出来,一看见我,他就走过来问道:
“温子梁,这个房间里有什么?”
“书,研究古文字的书。”
老胡的表情也变得奇怪起来,他看上去有点想笑,却又费力憋住。
“老胡你别笑,万一修建这里的人想的是给人类文明留一点未来呢?”
对于老胡这种心态,其实也能理解,但是从心底里,我开始尊敬起这里的建造者,从他的手笔看来,这里其实有一丝种子库的意味。
“咳咳...”
老胡拍了拍我的肩膀,收敛笑容。
“这里是我们天然的庇护所,坚固,隐蔽,物资充足,是个好地方。最重要的是,气象站里面所预言的那场风暴也即将来临,我们在这里能够抵御大部分的灾害。”
“......”
是啊,在这里我们度过汤祖军所描述的那个风暴的机会就大多了。可是想到这儿,我的心里却有个疙瘩。
“我们是安全了,可是那些在地面上,完全不知道这个消息的幸存者,他们也许凭借着意志和少量食物,坚强地存活于这个世上,根本对于这个风暴一点抵抗能力都没有...”
想到这里,定了定神,我缓缓开口:
“老胡,我们,是警察对吧。”
老胡似乎正准备回头离开,可是我这句话让他的脚步一停。
“没错,怎么了?”
“我记得我们的誓言中有一项,叫做服务人民。”
“......”
他重新面对我,一对虎目圆睁,直直地盯着我的眼睛。
“那么,我们安全了,可那些在地面上努力求生的幸存者怎么办,他们,一定会死。”
我丝毫不惧地直视着他的目光。
可是老胡忽然笑了,仰天狂笑,笑了数秒,又戛然而止。
“温子梁,别小看了二十年老警察的觉悟。”
他扭头便走,右手向前挥了挥。
“过来。”
对于老胡的反应,我其实是有很多设想,唯独这种反应始料未及。
跟着老胡进入隔壁的房间,只见他走到桌子前,将桌子上一个绿色的大箱子拍了拍,示意我上前。
“这是?”
我将箱子打开,一个拥有大量旋钮和按钮的“铁皮盒子”呈现在面前。
“884A步兵调频电台。”
老胡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欣赏。
“广播频段范围能够囊括所有民用接收器。”
原来如此,我顿时感到了一丝羞愧。
“你不用觉得尴尬或者羞愧,这说明你已经有了一个警察的自觉。”
“......”
我一时之间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你们在干啥呢?”
郭涪城的声音从背后响起。
他就像一枚救星,让我得以从尴尬的思考中拉出。
回过头,只见郭涪城正慢悠悠地踱进房间。
“距离我们最近的地铁站是老关村。”
说着他便指了指门的左边。
“看上去保存还比较完好,可惜还是一个人都没有。”
我摇了摇头,没有理会郭涪城,径直走出门去。
“你们继续折腾吧,我先去休息一会儿。”
这一天发生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在我看来,不论是我,还是队友们都早已精疲力竭,早点休息才是正事。
回到“书房”。
“哈....”
长出一口气,我伸了个懒腰。
“还得把床铺整理一下,上面一定是盖着一层厚厚的灰。”
“嗯?”
伸手掀开床单,一个漆黑封皮的书本出现在床头。
“这里怎么还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