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捷克崛起,从造枪到军工巨头

第159章 签单

  林德维克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镜片后闪过一丝精光:

  “比安卡,除了这些战略矿产,我们还应当关注桐油、猪鬃、橡胶、蔗糖、粮食、棉纱等农产品。”

  “农产品?”比安卡挑了挑眉,似乎有些意外。

  “农产品的价值波动较大,而且不易储存……”

  “是的,小姐,”

  林德维克解释道,

  “即使如此,我也坚持适当增加一些农产品。

  在华国,部分农产品价格便宜,因为华国人没有处理它们的对应工业技术,只能卖原料。

  比如桐油,可以提取一系列化工产品;蔗糖,可以制造药物和炸药。

  如今世界局势日益紧张,尤其是西班牙战争爆发后,许多国家都开始收紧本国战略物资的出口。

  国际市场上这些东西的价格,只会进一步上涨。

  也许我们买的农产品,在上海装船时一个价格,等到了欧洲卸货,又是另一个价格。

  所以我觉得可以把粮棉糖等物资也纳入抵押。”

  比安卡沉吟片刻,点了点头:

  “言之有理。不过,万一交易中途发生意外,该如何是好?”

  “我们是要考虑到这一点,尤其是日本海军有足够能力封锁华国海岸线的前提下,”

  林德维克胸有成竹地答道,

  “如果某项物资供应中断或不足,可以让华国政府用等价外汇或黄金代替。

  如果交易因为战争等不可抗力中断,则双方按已经成交部分价格交割钱款,多退少补。”

  见林德维克准备了详尽的谈判方案,比安卡便放下心来。

  自己高规格地招待孔铭辉、宋逸轩、赵宝山和周文远几人,给前三人的各种礼品还不停,每天的开销都不是小数目,既然方案准备完成,那便以最快速度回到谈判桌上。

  再次回到谈判桌,气氛虽依旧带着些许紧张,但却不再如之前那般凝滞。

  比安卡面带自信的微笑,眼神坚定地看向孔铭辉等人,而林德维克则坐在她身旁,手中紧紧握着那份精心准备的方案,仿佛握着制胜的法宝。

  “孔先生,这位是我们南京公司的负责人,林德维克经理。

  之后他将加入我们的谈判,负责实物抵押方面的细节。”

  “就是说,你们允许了我们的方案?”

  “准确的说,是总部允许了这方面的需求。

  经过我们的仔细考量,关于实物抵押一事,我们有了初步的方案。”

  比安卡率先打破沉默,声音清脆而沉稳。

  孔铭辉微微坐直了身子,眼中闪过一丝期待,却又很快恢复了平静,

  “比安卡小姐,愿闻其详。”

  比安卡轻轻点了点头,示意林德维克开始阐述方案。

  林德维克清了清嗓子,推了推眼镜,开始有条不紊地说道:

  “我们考虑到国府的实际情况,也为了促成此次合作,认为可以接受以多种实物进行抵押。

  其中包括钨、锡、锑等战略金属,这些金属在军工制造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想必孔先生也清楚其价值。”

  “每一批矿石的品相都不稳定,万一不能及时交供,该如何保证不发生国际商贸纠纷?”

  宋逸轩作为外交官,自然担心这些问题。

  林德维克看向宋逸轩,微笑着解释道:

  “宋先生请放心,我们会在合同中明确规定物资的质量标准和收购要求。

  并且,如果某项物资供应中断或不足,华国政府可以用等价外汇或黄金代替。

  若交易因为战争等不可抗力中断,则双方按已经成交部分价格交割钱款,多退少补。”

  孔铭辉微微点头,对林德维克的解释似乎还算满意,但他的脸上依旧没有露出太多的情绪,

  “听起来还算合理,只是这些物资的价格如何确定?”

  “孔先生,我们已经详细研究了国际市场价格、运输成本、储存费用以及潜在的风险,并制定了相应的估价策略。”

  林德维克说着,将手中的方案递给了孔铭辉,

  “这份方案中对各种物资的价格都有明确的说明,您可以过目。”

  孔铭辉接过方案,随手翻阅几页,他的目光在每一页上停留,时不时地皱皱眉头,又时不时地点点头。宋逸轩和赵宝山、周文远也凑了过来,一起查看方案的内容。

  一时间,谈判室内安静了下来,只有纸张翻动的声音。

  比安卡静静地坐在那里,观察着孔铭辉等人的反应,心中虽然有些紧张,但她相信林德维克的方案能够经得起推敲。

  过了许久,孔铭辉终于抬起了头,他的脸上依旧带着那副审慎的表情,

  “比安卡小姐,林经理,这份方案确实很详细,我相信斯柯达公司的价格是有诚意的。

  但其中一些物资的价格,应该进一步商讨。”

  比安卡心中一紧,但她很快恢复了镇定,微笑着说道:

  “孔先生,这只是一份意向书,不是最终的抵押方案。

  今天我们商定的是大致条件,细节将由我们双方各自的团队负责交涉,您觉得如何?”

  “孔先生,我们理解国府的难处,可以在其他方面提供一些优惠。”

  林德维克接过话茬,

  “比如,我们会在发货速度也会加快,只要您签下订单,南京仓库里的对应武器,可以直接交付给你们。

  而且,我们将现金部分的占比,降到总额的百分之二十,这已经大大降低贵方的压力了。”

  孔铭辉沉默了一会儿,看向宋逸轩,宋逸轩微微点头,似乎在给他某种暗示。

  孔铭辉又将目光转向赵宝山和周文远,两人也轻轻点了点头。

  “比安卡小姐,林经理,我们可以接受这个方案,但希望在一些细节上再做进一步的商讨。”

  孔铭辉终于说道。

  比安卡心中暗喜,但脸上依旧保持着平静,

  “当然可以,我们也希望能够达成一份让双方都满意的协议。”

  “接下来我们该聊聊各种军火装备的采购数量了。”

  轮到两人的专业领域,周文远和赵宝山显得兴奋又担忧。

  在之前的靶场上,比安卡给两人演示的装备性能,描述的对日战略,让两人高山流水遇知音,不禁激动万分。

  但是他们又担心孔铭辉作为文官,不了解部队的确切需求,导致最后花了钱,对国军战斗力的提升却非常有限。

  “这方面鄙人不是很懂,麻烦两位多多操心。”

  孔铭辉呵呵一笑,拱手向赵宝山致意。

  比安卡灵光一闪,想到了后世的捆绑销售策略,

  “孔先生,我这边有一个建议。与其将这些武器分散到各个部队,不如集中使用,”

  比安卡顿了顿,观察着孔铭辉的表情,孔铭辉放下手中的茶杯,做了个“请”的手势。

  “我的意思是,将售出的捷克武器集中起来,再从国府陆军中调集精锐士兵,训练成一个个团级战斗群。

  我知道国军和德国有一个陆军60师整编计划,可计划赶不上变化。

  如今德国在武器交付上出了岔子,不如先把我们的捷械团下发到没有参与整编的中央军各师,再由各师师长从部队内调集精锐士兵,先行训练出一个捷械团。

  如此一来,好兵配好枪,这些部队的战斗力将得到极大提升,也能更好地发挥捷克武器的优势。”

  “团级编制?老赵,咱们一个团的编制是怎么样的?”

  “俺们?孔部长,俺们国军的编制千差万别,你要问最精锐的那种,俺也不是很清楚。”

  “孔先生,这个我知道。国军现在主力整编师编制,由1935年底,德国军事总顾问法肯豪森将军(Alexander von Falkenhausen)向校长提出,一个师分四个步兵团和直属部队,一个团下辖三个营和一个机关炮连,每个营又有三个连和一个迫击炮排、一个机枪连……”

  国军整编师和鬼子甲种师团的编制对比

  “是的,这是我们给出的一个步兵团销售组合:

  包括1200枝VZ.24步枪,每枪备弹200发;

  240枝MP-36冲锋枪,每枪备弹1000发;

  36挺ZB-26机枪,每枪备弹4000发;

  60具M36榴弹发射器,每支备弹100发;

  9门80毫米迫击炮,每门备弹450发。

  步枪机枪通用的七九毛瑟弹,一千发50美元;

  冲锋枪的9毫米手枪弹,一千发30美元;

  枪榴弹3美元一发,迫击炮炮弹10美元一发。

  算上杂项装备比如军盔、武装带、望远镜、工兵用具、电台等,一个步兵团共计18万美元。

  除了步兵团,12门75山炮正好组成一个炮兵营,备弹6000发,一门炮10000美元,炮弹25美元一发。

  一个炮兵营额外赠送20枝冲锋枪和20000发子弹的警卫排。

  一个炮兵营共计22万美元。

  还有37高炮连,3门37毫米高射炮加6000发炮弹,一门炮7000美元,炮弹3美元一发,送5支冲锋枪的一个警卫班,一个高炮连共计4万美元。

  ——这高炮连不光能打战斗机,还能放平打步兵打建筑打防御工事打装甲车坦克,堪称战场万金油。”

  周文远掏出随身《整军手册》核对数据,发现比安卡给出的步兵团武器编制,除了将德械换成捷械外,与法肯豪森亲批方案几乎完全吻合,瞳孔微缩握紧册子。

  相比周文远的震惊,比安卡的建议让孔铭辉眼前一亮,他抚掌笑道:

  “比安卡小姐果然高见!好一个捷械团!

  如此一来,既能快速形成战斗力,又能检验贵方武器的实战效果,还能为后续大规模采购提供参考,一举三得啊!”

  宋逸轩也点头称赞:

  “比安卡小姐的提议非常有建设性,这比我们之前零散采购,将装备撒胡椒一样,平均分到各部队,要有效率得多。”

  “还方便统一后勤。”

  赵宝山和周文远更是激动不已,他们之前就对国军武器装备的杂乱和训练的低效深感忧虑,比安卡的建议正好解决了他们的心头之患。

  “比安卡小姐,您对这个捷械团的组建和训练有什么具体的想法吗?”周文远迫不及待地问道。

  “国军也不是第一次用捷克装备了,大的我也没什么要讲,你们的德国教官肯定比我更懂。

  不过小细节,我可以拾人牙慧,和你们唠一唠。”

  “还请比安卡快讲。”

  比安卡微微一笑,开始阐述她的想法:

  “首先,关于机枪的使用,训练机枪手时,我建议培养他们的生存意识。

  及时转移阵地,不在单个地方停留超过三分钟,避免被鬼子的掷弹筒针对。

  机枪阵地要频繁更换,设置假阵地,利用地形掩护,这样可以有效减少被敌方精确打击的风险。”

  “其次,冲锋枪的布置也很关键。防御战时,将冲锋枪布置在阵地两侧,对接近战壕的敌军形成交叉火力。

  同时冲锋枪手以三人一个作战单位,一人进行火力输出,一人掩护前者,另一人随时准备接替火力手,避免火力出现空当。”

  “再者,要重视工兵和土工作业。

  比如战壕应挖成曲线,避免直线布局,这样可以减少炮弹落入战壕后,冲击波和弹片的贯穿效果。

  其次,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放炮洞,遇到空袭或炮击及时躲藏,减轻部队伤亡。”

  “还有,阵地前的障碍物要清除干净,避免给进攻中的敌军作为掩体。

  同时,可以设置铁丝网、地雷等障碍物,增加敌方进攻的难度。”

  “在作战中,可以让优秀射手针对敌方的掷弹筒手和指挥官。

  狙击手应利用隐蔽位置进行射击,减少被敌方发现和反击的风险。

  同时,用榴弹发射器和手榴弹消灭匍匐在炮弹坑中对我方阵地进行压制射击的敌军火力。”

  “此外,我还想特别提一下机枪和榴弹发射器的配合战术。

  在世界大战时期,俄国对奥匈帝国军队发起的“布鲁西洛夫攻势中”,成功应用了这种战术。

  在我父亲镇守的德涅斯特河河岸阵地,俄国小股精锐士兵趁夜色渗透到奥匈帝国阵地前,使用轻机枪进行火力压制,将我军士兵压制在掩体后。

  随后,他们的前沿迫击炮阵地和单兵枪榴弹,发挥其曲射能力,对我军掩体后进行精确打击。

  父亲阵地许多火力点来不及发挥作用,就被这种机枪压制+榴弹曲射所消灭。

  这种战术不仅在防御作战中有效,同样适用于进攻作战,能够有效支援步兵的冲锋,减少敌方火力对己方步兵的威胁。”

  比安卡详细地解释道。

  “我曾经听德国教官上课,讲到一战德军的风暴突击兵和对应的‘突击群’战术概念。

  最初的源头就是俄国在东线对奥匈帝国发起的布鲁西洛夫攻势,没想到今天比安卡小姐也提到这件事。”

  周文远感叹道。

  丽塔狐疑地看向比安卡,比安卡毫无心虚,自信地接受了周文远崇拜的目光。

  这机枪压制+迫击炮清点,哪里是布鲁西洛夫攻势中俄军的战术?

  实际上,这是我军强渡大渡河时创造的奇迹:

  在机枪的掩护下,神炮手赵章成用仅剩3发迫击炮炮弹,摧毁对岸国军的机枪阵地,帮助我军转危为安。

  比安卡担心提及我军,会刺激到给国府官员,但她又舍不得放弃这个案例,就只好将它“平移”到了一战中,随口编进一场大规模战役。

  以当时华国对西方军事的盲目崇拜,这样一来案例反而更加具有说服力。

  “最后,关于火力的运用,可以采用火力前重后轻,人员前轻后重的部署原则。

  在前沿阵地集中火力装备,以便在敌人进攻时能够给予其毁灭性打击。

  而在人员配置上,前沿阵地只放置少量兵力监视敌人,大部分兵力则部署在后方,作为预备队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周文远和赵宝山听得频频点头,对比安卡的建议赞不绝口。

  他们知道,这些细节将为捷械团的组建和训练提供重要的指导,也将为国军的战斗力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比安卡小姐,您的建议非常实用,我们会认真考虑并尽快实施。”

  孔铭辉真诚地说。

  “希望这些小细节能够对你们有所帮助。”

  比安卡微笑着回应。

  接下来的几天,双方就方案中的细节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国府对这场谈判高度重视,派出了更多谈判人员和工矿部门的专家,比安卡这边则以孙茹、丽塔和林德维克安排的十人对接。

  双方关于每种物资的具体数量、质量标准、交货时间和地点等,都进行了反复的协商和修改。

  比安卡和林德维克据理力争,努力为斯柯达争取最大的利益,而孔铭辉等人也毫不示弱,为了国府的利益寸步不让。

  眼看价值近两百万的军售方案即将签订,比安卡又“突然想到”农产品,表示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再用农产品抵债,且份额和矿石相同。

  “比安卡,你在搞什么?”

  林德维克附耳问道,

  “之前你不提农产品,我还以为你忘了。眼看订单要签订了,为什么还要凭空增添波折?”

  “林德维克先生,这是一种消费心理学。

  当顾客即将下单时,你告诉他有新的优惠,他一般不会退掉已经选好的东西,还会顺手多拿一些。

  我之所以现在提,也正是想让订单总额更高一些嘛。”

  两人交流完毕,只见孔铭辉微微皱眉,似乎在思考其中的利弊。

  未等他开口,林德维克便解释道:

  “孔先生,贵方还可以将桐油、猪鬃、橡胶、蔗糖、粮食、棉纱等非矿产品纳入抵押范围,我们提出这样的方案,也是理解贵方的困难,帮助贵方加强国防建设,从而加深两国友谊。”

  “就是就是,如果现金有困难,我们还可以降低现金的比例。”

  比安卡盘算了一下自家账面上的空闲资金,为了让这个看起来订单更大,她决定动用父亲的力量作为盘外招

  ——反正和战争相关的农矿产品,价格只会涨不会跌。

  沃尔夫冈兵工厂和西班牙做生意,西班牙人也拿钨矿和别的金属来抵钱。

  来自西班牙的矿石在汉堡港卸货,沃尔夫冈兵工厂随后将矿石卖给德国相关企业,双方都已经熟门熟路。

  如此一来,自家消化一部分华国农矿也全然没问题。

  听到这里,宋逸轩忍不住插了一句:

  “比安卡,农产品价格波动巨大,尤其是受品相和时令的影响。

  贵公司如何保证这些产品计算价格时的公平性?”

  “很简单,和矿石一样,按照现在的国际市场价格计算,具体的细节让下面的人去谈。

  如果最后孔先生对这部分不满意,大不了不增添就是了。”

  孔铭辉思考一番,从国府农商部门再调集人手,势必会增加分回扣的人数。

  但假如订单总额上升,能得到的回扣自然也更多,两相比较之下,自己手里能拿到的钱应该不会变少,于是答应了下来。

  又经过数天的艰苦拉扯,双方终于在各项细节上达成了共识。

  孔铭辉和比安卡都深知,这是双方相互妥协的结果,也是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做出的努力。

  最终,敲定了以钨、锡、锑等战略矿产加上桐油、猪鬃、橡胶、蔗糖、小麦、棉纱等农产品抵偿斯柯达武器货款的方案。

  由于多了农产品一项,双方又在原本的基础增加了不少装备,订单的金额达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306万美元。

  看到这个数字,孔铭辉只觉脑袋一晕,按团购买的记数方法太过迷惑性,没有了上千上万的数字,让他不禁有种买得不多的错觉,没想到最终金额居然那么大。

  “孔先生,签吧,莫非你也想效仿当年李中堂之事?钱不拿来做军费,难道还留着给日本人当赔款?”

  看到对方眼中的挣扎,比安卡轻飘飘一句话,顿时激起在场所有华人的情绪。

  “好!我签!”孔铭辉一咬牙,在订单上留下潇洒飘逸的四个行楷大字。

  就这样,孔铭辉与比安卡等人达成了一份涉及10个步兵团,15个高炮连,3个炮兵营的巨额订单。

  当笔落在纸上,签下各自名字的那一刻,整个谈判室里弥漫着一种如释重负的氛围。

  比安卡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段时间的努力和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比安卡小姐,感谢你最后点醒我的一句话,也希望我们未来的合作依旧顺利进行。”

  孔铭辉伸出手,微笑着说道。比安卡握住孔铭辉的手,

  “孔先生,我也相信我们的合作会取得圆满成功。”

  “赵将军,周少校,希望这些武器能够帮助你们更好地抗击外敌。”

  比安卡又转向赵宝山和周文远,真诚地说道。

  “比安卡小姐,感谢您的帮助,我们一定会用这些武器保卫国家的。”

  赵宝山和比安卡握完手,对着孔铭辉调侃道,

  “孔先生,看在同舟共济那么多天的份上。

  你那10个捷克团的装备,能不能分俺一个?”

  “比安卡,这次我们买了不少山炮,记得之前答应我的炮兵条例。”

  “好好好,这几天大家都辛苦了。

  请容许我们几个女孩子先去洗个澡,晚上大家再好好聚一顿。”

  比安卡和林德维克起身,和国府四人先后握手,谈判室里一时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