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捷克崛起,从造枪到军工巨头

第142章 十万大洋一壶茶

  比安卡携丽塔、孙茹二人款步入茶楼,只见满目金黄,银杏如扇,飘零铺地,俨然金毯。

  空气中茶香氤氲,间杂若隐若现的腊梅清芬,直叫人昏昏然欲睡,颇有些“暖风熏得游人醉”的况味。

  孙茹望周遭景色,不禁迟疑:“小姐,此地确是茶楼?”

  身为华国人,她深知能拥有此等园林的,必是非富即贵之辈。

  三人若误入私宅,恐生枝节,于是惴惴不安地挨近比安卡。

  比安卡亦有些茫然,暗自握紧拳头:“弗朗茨先生当不至于诓我。”她不过是依着情报上的地址寻来,未料竟与心中所想的茶馆大相径庭。

  此茶楼并非寻常单体建筑,而是由数座江南园林式小楼星罗棋布,散落在假山、池塘、花木之间。

  粉墙黛瓦,雕梁画栋,古色古香。

  每座小楼皆有独立庭院,院内植有经霜傲菊,常绿松柏,假山流水,景致各异,宛如世外桃源。

  三人循着小径缓缓而行,脚下落叶沙沙作响,颇有“枯藤老树昏鸦”的萧瑟之感。

  过一石桥,至一座题曰“听雨轩”的二层小楼。

  小楼临水而建,推窗可见池中残荷倒影,数枝秋菊傲然绽放。

  楼内陈设典雅,屏风绣秋景,红木家具光可鉴人,墙上悬挂数幅秋色图,皆名家手笔,令人叹为观止。

  一个秋香色的旗袍女子袅袅婷婷向她们走来,眉眼间礼貌周全,却又透着疏离的客套:“三位小姐,这里不对外开放,敢问是哪位引荐?”

  “我们由捷克大使馆的瓦尔特先生介绍而来。”比安卡不慌不忙,从手袋里摸出弗朗茨预备的信物,递了过去。

  她对这所谓的“瓦尔特先生”自然一无所知,只揣测是德国安插在捷克领事馆的暗桩。

  自己既是捷克人,自然不好说是德国使馆介绍,想来这瓦尔特,一个德语名字,在捷克领事馆做事,八成和她一样,也是日耳曼血统的捷克人罢了。

  侍女仔细查看了比安卡递过来的信物——一封印有特殊印章的卡片,又将其翻转过来,对着光线照了照,似乎在辨认其中的暗记。

  片刻之后,她脸上露出了然的神色,将银币恭敬地递还给比安卡,神情中淡淡的生疏春风化雨般悄然消失,化作温婉的笑容:

  “三位贵宾,请随我来。”

  侍女引领着三人穿过曲折的回廊,拾级而上,最终来到听雨轩的二楼。

  推开雕花木门,一股浓郁的檀香味扑面而来。房间内布置简洁雅致,一张红木圆桌摆放在中央,周围是几把雕花木椅。

  墙上挂着一幅水墨山水画,笔墨苍劲有力,意境深远。

  透过窗棂,可以俯瞰整个园林的景色,金黄的银杏叶在秋风中飘舞,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

  比安卡眼波一转,朝丽塔和孙茹递了个似笑非笑的眼神,“你们先坐,我去点茶,马上回来。”

  说罢,她附耳与侍女低语数句,那侍女也乖觉,略一点头,便紧随比安卡而去。

  “这就是华国的传统建筑吗,真美啊。”

  丽塔踱步至窗前,拈起一片银杏叶,“孙茹你看,这叶子倒像把小扇子。”

  “这是银杏叶,莫非丽塔小姐是初见?”孙茹略带一丝讶异。

  “我父母不过捷克寻常百姓,我也是头一遭来到这远东之地。若非小姐盛情,我哪有机会得见这异域草木。”

  丽塔的语气里透着几分自嘲。

  两人正寒暄间,突然窗外雨声淅沥,像绣花针落地,琐碎而绵密。

  听雨轩笼罩在一片烟雨之中,雨水顺着排水口蜿蜒,仿佛游龙戏水,叮叮咚咚地敲打着铁链,倒也像模像样地演奏一曲不成调的雨中曲。

  “咦,孙茹你瞧,”丽塔眼睛一亮,像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这小链子还会唱歌呢!”

  “这哪里是铁链唱歌,”孙茹略带几分卖弄,

  “这是一连串的小铃铛,雨水流过,便激起这丁零当啷的声响,也就哄得你这样没见过世面的。”

  两人探出窗户,本想研究这小东西的机关,却意外发现只有听雨轩笼罩在雨中。

  窗外依旧晴空万里,阳光普照,池塘平静如镜,映照着残荷败叶,一派秋日景象。

  “这……这是……”丽塔瞪大双眼,有些语塞。

  “这是听雨轩的特色——人工雨帘。”

  比安卡适时推门而入,身后跟着两名侍女,一人端着茶壶,一人端着两盘茶点。

  之前迎接两人的侍女,此时俨然一副讲解员的派头,

  “楼顶布置有洒水系统,联通自来水,可以模拟春雨的意境。配合这滴水瓦和雨链,营造一种诗意的氛围。”

  两名侍女行礼而退,临到门前,那名侍女补充道:

  “三位贵宾若是需要,可按桌上的按钮。

  我们就在楼下,看到了信号就会上来。

  听雨轩采用了特殊的隔音材料,加上雨链的‘歌声’干扰,可以最大程度避免窃听,保障贵宾们的隐私。”

  两名侍女悄然退下,比安卡回到房间坐下,一切仿佛又回到了最初的平静,只是空气中似乎多了几分不明所以的意味。

  丽塔手托香腮,呆呆地望着窗外淅沥的雨帘,像一只迷失在仙境的小鹿。孙茹则在一旁静静地品茗,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

  丽塔的好奇心像藤蔓般攀爬上来:

  “小姐,方才你与两位侍女咬耳朵,嘀咕些什么呢?

  她们生得标致,我还当你又犯了老毛病,见了美人儿便挪不动步了。”

  “挪不动步?可不是挪不动步么。”

  比安卡揉着膝盖,做出一副西子捧心的娇弱姿态,幽幽叹道,

  “可惜啊,不是美色迷了眼,而是这天价茶水,骇得我腿软。”

  她端起茶杯,抿了一小口,咂摸着滋味,夸张道,

  “啧啧,二位也品品,这十万大洋一壶的碧螺春,和寻常茶馆五毛钱一壶的,究竟有何高下?”

  “十……十万(O_o)??”

  丽塔眼珠子瞪得溜圆,手中的茶杯险些脱手,

  “小姐,您……您莫不是说笑?”

  她磕磕巴巴地重复着,仿佛听了一出天方夜谭。

  孙茹也愣住了,手中的茶杯停在半空中,茶香袅袅,却怎么也熏不走她脸上的惊愕。

  “小姐,您……您莫不是说笑了?十万大洋?”

  她颤着声,仿佛这四个字是什么烫嘴的炭火。

  丽塔也赶紧放下茶杯,一脸吃了黄连似的苦相:

  “小姐,这茶还没沾唇,点心也原封不动,咱们这……这还能退回去不?”

  孙茹也忙不迭地附和:

  “可不是嘛小姐,此刻回头,兴许还能少损失些。”

  十万大洋,折算成美金,足足四万。

  这笔巨款,寻常华国百姓怕是几辈子也积攒不出,如今竟化作一壶热茶,白白飘散了。

  丽塔只觉得心口一阵抽搐,连茶杯都有些把持不住。

  杯中那清澈的哪里是茶水,分明是她和小姐两人的心头血啊!

  孙茹也像霜打了的茄子,缩在椅子里,瑟瑟发抖,活像个受惊的鹌鹑。

  窗外淅沥的雨声,此刻听来也如同催命的符咒,令人心惊肉跳。

  比安卡轻轻叹一口气,觑了两人一眼,那眼神里仿佛藏着“汝等见识短浅”八个字,慢悠悠地说道:

  “这十万大洋可不是拿去吃茶的,乃是敲门砖呐。”

  见二人毫无反应,她便将茶杯搁下,一声脆响,在淅沥的雨声中格外分明。

  “这茶楼乃是孔祥熙的产业,十万大洋,看似买茶,实则买个与孔先生见面的机缘。”

  比安卡的语气,仿佛这十万大洋不是什么巨款,不过是买一碟花生米的零钱罢了。

  丽塔最先醒过神来,手中那片银杏叶飘落在地。

  “小姐,您莫不是疯了?十万大洋,就为见一面?

  那位孔祥熙先生,莫非是金子做的?!

  昨日我们还与常凯申先生合影留念,常先生才是国家元首,那孔祥熙,难道比常先生还要尊贵?”

  比安卡无奈地摇摇头,这也难怪丽塔,这华国的政坛,盘根错节,哪里是寻常的西方人能搞得明白的。

  “丽塔,你要知道,咱们如今是谈生意。

  那位孔祥熙先生,乃是国府的财政部长,常先生的钱袋子。

  这十万大洋,不过是投石问路的第一步,为了买他背后的人脉,为了探探国民政府的军火采购底线。”

  孙茹到底是经商世家出身,耳濡目染,很快就明白了比安卡的用意。

  “小姐是想通过孔部长,为咱们的军火生意铺路?”

  “错啦,孔部长哪里用得着铺路,他老人家就是路——一条通天大道!

  十有八九,和我们谈判的那位,顶头上司就是他。

  南京政府做军火生意,来来去去就那么几家:

  军方、军统、中统、外交部,还有财政部。

  军统的戴先生有小金库,可以财政自由,可其他几家,兜兜转转,最后还得财政部点头拨款。

  倘若不给孔先生塞足了好处,那就只好跟财政部磨嘴皮子走程序。

  以南京如今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孔先生有一千条一万条理由卡住军售款项,还叫对方抓不住半点把柄。”

  要不是对近代史略知一二,再加上弗朗茨提供的情报,比安卡也难以置信,孔祥熙那副斯文白净的皮囊下,竟藏着如此饕餮的胃口。

  “可是,小姐,”丽塔蹙着眉,一脸的焦灼,仿佛这四万美元已化为阴魂不散的鬼魅,

  “这批军火,最终的买家可是军队呀。

  万一,我是说万一,他们拒收,这,这可如何是好?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四万美元,都够买下半个庄园了!”

  她顿了顿,似乎在脑海中努力计算着这笔巨款的价值,

  “这么多钱,要是打了水漂,我,我们……”

  丽塔的声音哽咽了,她实在不敢想象后果。

  比安卡见状,噗嗤一笑,安慰道:

  “不要?笑话!南京政府上百万军队,山头林立,派系复杂。

  有些旁系部队,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用的还是老掉牙的前装土铳,谁会嫌弃做工精良的Vz.24步枪呢?

  就算军方不要,黑市上也能卖个好价钱。

  黑市这地方,从来不缺买家,军阀、土匪、甚至地方保安队,哪个不对军火感兴趣?

  所以,你尽管放心,孔先生这笔买卖,稳赚不赔!”

  “好吧,我相信小姐这样做一定有道理,只是我仍然觉得心疼。

  当初在西班牙,为了拿到西班牙人的订单,小姐可是在枪林弹雨里出生入死。

  最初的四万美元,完全是小姐拿命换来的……”

  “丽塔,你要知道,寻常人想见孔部长一面,就算倾家荡产也找不到门路。

  不过你放心,只要运作得当,这四万美元很快就能回到我们口袋。

  这‘吃拿卡要’的学问,真是博大精深,俗话说‘和尚摸得,我摸不得’?

  他孔祥熙能肥了私囊,难道我就不能沾点荤腥?”

  比安卡自信地笑了笑,她心中清楚,这军火谈判,哪里是表面那么简单?

  说是斯柯达与华国政府的博弈,其实啊,这牌局上至少有四个人:

  冤大头国民政府,贪得无厌的孔祥熙,想赚钱的斯柯达,还有她自己。

  昨天晚上,她还在为如何平衡个人利益和公司利益而苦恼,甚至做好了自掏腰包,为斯柯达的销量铺路的打算。

  可是,经过一晚上的深思熟虑,反复琢磨“吃拿卡要”这四个字的精髓,她终于醍醐灌顶,悟出了其中的奥妙:

  钱只有捏在自己手里,方能进退裕如,腾挪自便,为斯柯达开拓华国市场,也需得使些银钱打点。

  斯柯达落袋的少了,自己盘中自然丰盈。

  有了银钱铺路,上下疏通,订单还不是滚滚而来?

  订单多了,斯柯达的进项也就水涨船高,此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也。

  所以对斯柯达来说,赚的少,就是赚得多。

  古人云‘吃亏是福’,对斯柯达而言,还真是诚不我欺。

  孔祥熙能借着职务之便中饱私囊,自己为何不能从中分一杯羹?

  毕竟,斯柯达进入中国市场这么多年,一直被克虏伯、毛瑟等德国公司压一头,这说明斯柯达在经营策略上存在不足。

  既然如此,那自己替斯柯达开疆拓土,拿一些辛苦费,想必也无伤大雅吧?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