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意外的魏征
卢家家主显然是下定了决心。
要知道,一份报纸就要贴这么多钱,若是每一份报纸都这样卖,不知道要亏损多少。
哪怕世家有钱,也不是这样花的。
有人迟疑着说道:
“若是按照卢家主所言,一份报纸成本就要一百多文了,如果咱们还卖五十文一份的话,岂不是一份就是一百文了?
十份就是一贯了,如此简直就是一个无底洞,这印报纸不能挣钱,反而是亏了这许多,我们何必在此自找麻烦?”
众人都有些心不甘情不愿。
虽然方才看到这报纸的时候,感觉还是很不错的,但是知道眼下的情况,顿时就无言以对了,哪有这样搞的?
这是把大家一起叫来送钱的吗?
实在是太可笑了。
如果只是亏一点也就算了,大家自然是可以接受的。但现在十份报纸就亏了快一贯钱,世家有钱,也不可能白送吧。
这些都是长年累月积攒下来的祖业,跟着朝廷搞一份报纸,却把底裤都给赔掉了。
这岂不是太可笑了一点。
卢家家主看着众人,脸色多少有点难看,心中也是恼怒无比,如果不是顾及形象,恐怕他现在已经是骂出声来了。
有好处就一个一个屁颠屁颠的找上门来。
结果现在,知道要花钱的时候,便是要命一样。难道他们不知道,世家都是一体的吗,这报纸又不只是卢家一家的利益。
到时候搞好了,大家都有好处。
此刻的情况,卢家家主便是收敛情绪,他知道自己不能生气,而是要想办法去说服众人,如此才能将计划进行下去。
毕竟这么大的损失,哪怕卢家也是接受不了。
如果只是一家亏钱,那肯定是很难受。但如果是大家一起赔钱,情况就不一样了,起码卢家家主心里能舒服一点。
不过这件事情,此前卢家家主也没有想到。
他看到大唐旬报搞得热火朝天,觉得其中有利可图,现在看来,朝廷这实在是太狠了。
以卢家家主现在所知,大唐旬报销售量巨大,朝廷亏损简直堪称恐怖。
但此刻,卢家家主显然没想这么多。
他依旧觉得朝廷和他的法子一样。
如果李世民知道卢家家主的想法,怕是要笑出声。毕竟现在的李世民,已经靠着大唐旬报赚麻了,这感觉可真好。
此前李世民一直在为赚钱的事情难受。
现在可舒坦多了,哪怕其他生意还没有搞出来,单是大唐书店还有大唐旬报,每天获取的利益不在少数。
深吸一口气,卢家家主说道:
“诸位难道觉得,今日老夫所为是为了自己吗,这是为了大家好。
现在朝廷的大唐旬报,已经是把控了天下舆论,若是我们依旧熟视无睹的话,用不了多久,世家的影响力便将消弭于无形。
等到那时候,再后悔就来不及了,是以如今老夫才会如此劳心费力,那是为了大家共同的利益。这贴钱卖报也是无奈之举,但诸位还是要为日后考虑一下。”
听得卢家家主之言,众人又陷入沉默之中。
这些道理他们都明白。
如果不知道此事,他们也不会大老远汇聚于此。
只是卢家家主拿出来的成果,实在是令人无法满意。哪有卖东西还贴钱的,真把他们当成做慈善的了,是不是太可笑了些?
然而卢家家主所言,也让众人思索起来。
付出这么大的代价。
到底是值不值呢?
这时候,崔家之人又说道:
“方才卢家主所言,在下倒是不敢苟同,如果这报纸真要亏这么多钱,朝廷怎么可能大张旗鼓卖大唐旬报。
难道卢家主不知道,现在大唐每年的税后,也就不过千万贯。按照现在的情况下去,怕是卖不了几份报纸,国库都要空了。
卢家主这是觉得李世民是傻子吗?”
此言一出,众人都陷入沉默之中,还真不知道应该如何反驳才好。
哪怕是卢家家主,此刻也是一脸懵逼。
这个问题他之前完全没有考虑过。
但此刻,崔家之人提起,他便是有些恍然大悟的感觉,貌似李世民不傻啊!
但是问题在于,卢家家主又不曾弄虚作假,他方才所言那都是实话。
如果李世民不是亏本赚吆喝,那他又是怎么做到的呢,这根本不符合实际。
卢家家主看着崔家之人,正色说道:
“或许如你所言,李世民还有其他办法,但如今这印刷之术,情况便是如此,老夫所言句句属实,若是诸位不信的话,大可回去自行尝试。
朝廷已经是来势汹汹,若是我等不加以反抗的话,恐怕用不了多久,世家便要因此衰亡了。”
这次卢家家主说得很严重。
众人神色郑重起来,不得不说,方才崔家的人说得很有道理。
可他们也不能无视眼下的情况。
朝廷已经是步步紧逼,他们如果什么都不做,岂不是任人宰割?
这时候,哪怕是花一些钱,也是不能退让的。
很快,便是有人说道:
“好,卢家主所言,我等没有意见。”
“我们也是。”
“对,既然是关乎世家利益,我等没有退让的道理,就按卢家主说的办。”
大家开始异口同声的说到。
至于崔家之人,此刻反而是十分清醒的。
毕竟他们早有决定了。
此刻自然是不可能跟着卢家等人一起。
凭什么要大家一起亏本?
你有本事,倒是自己去办这份报纸啊!
在崔家家主看来,李世民肯定是有着后手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如果非要和李世民对抗,几乎是自寻死路。
这种时候,竟然还贴钱卖报?
那真是活腻歪了啊!
见所有人都表态了,崔家之人却摇了摇头,说道:
“此事影响太大,我崔家就不掺和了。”
说完,崔家之人转身离去。
看着崔家的人离去,众人面面相觑。
他们是真不知道说什么。
这情况可太不对劲了。
其实崔家出问题,大家也都是有所猜测。但这么直接的翻脸,实在是罕见。
可要让各家对抗崔家,他们现在也不敢。
毕竟清河崔氏,那是世家魁首,哪怕是五姓七望,也是以清河崔氏为首。
现在大家好不容易聚在一起。
清河崔氏的人却跑了,这岂不是尴尬?
使得众人都有些打退堂鼓了。
卢家家主咬着牙,心中闪着冷意,默默把崔家记在心里。
他依旧看着有些动摇的众人,说道:
“事到如今,诸位难道还有其他的选择吗?既然清河崔家不愿意与我等一起,但我等依旧不可放弃这件事。
若是置之不理,日后面对朝廷的种种手段,我们将会毫无还手之力。”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众人自然不好拒绝。
他们也是各自散去。
这么重要的事情,自然要第一时间通知家族。
……
同时,崔平回到了崔家之中。
他第一时间便去拜见崔家家主。
此刻崔家家主也在等他。
看见崔平进来,崔家家主问道:
“现在他们已经做出决定了吗?”
其实最开始,崔平也是不想让太多人跳进坑里,所以已经提醒了很多。
但他们既然想要孤注一掷,也就怪不了他了。结果如何,那都是自己选的。
每个人的命运并不一样。
看着崔家家主,崔平连忙说道:
“启禀家主,现在有卢家主为首,各家已经决心办《士子旬报》,这报纸其实颇为精美,就是这成本,实在是太过昂贵了。”
于是,崔平将此事详细说清。
听完崔朗之言,崔家家主顿时面露意外之色,一时间不知说什么。
而后,崔家家主不由得说道:
“这卢家主倒是有些意思,连贴钱卖报的事情都能做出来,李世民靠卖报挣钱老夫相信,但贴钱卖报,此事万万不可能。
如果真是这样的成本,这报纸的价格就不可能如此便宜。大唐旬报质量不俗,购买者不计其数,哪怕两百文一样有人买。
而如今依旧售价五十文,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唐旬报的成本,绝对在五十文之下。”
这个问题,崔平也是想到了。
反正之前他已经提醒了,到时候世家集体翻车,却和他没什么关系。
而后,崔平小心问道:
“家主,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崔家家主淡定道:
“先前我们已经将此事告知了李世民,他必定有所准备,剩下的我们就不必管了,看情况如何发展即可。
但老夫隐隐感觉,这件事恐怕没有这么简单,卢家这些怕是要倒霉了。”
这只是猜测而已。
崔平没有继续追问,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见分晓了。
也不知道这段时间,卢家他们能不能将士子旬报做起来。不管怎么样,这报纸还是有些看头的,就是亏本卖报,听着就有些可笑。
说到这里,崔平告辞而去。
看着崔平离去的背影,崔家家主再度陷入思索之中,他在猜测卢家他们的结局。
总之,他相信李世民的反击并不简单。
……
大唐旬报的影响力。
依旧在不断扩散。
在商贾的带动下,已经是要将整个大唐都囊括其中了。
而青州,亦是在其中。
虽然这段时间,山东、河南等地遭受洪灾,百姓生活艰难,但生意还是要做的。
尤其是粮食了。
当然了,因为朝廷下发了政令,想要在灾区卖粮食可以,却不可能超过市价百分之三十,如有违背,直接抄没商品。
在朝廷面前,区区商贾而已,根本不值一提,他们当然不敢反抗朝廷。
魏征作为钦差,他的手段十分强硬。
众人也都知道,魏征可是连李世民都敢怼的,一个个老实得不行。
生怕得罪了李世民,到时候送了小命。
以后的日子以后再说,现在要替魏征办事,那是容不得半点马虎的。
因为在刚来到青州的时候,魏征已经展现出他的手段。将一些渎职的官员,尽数斩首示众,可把一些人吓惨了。
现在,随着魏征的努力。
灾区的重建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因为有足够的钱粮支撑,魏征也是干得得心应手。
其实这种事情,有钱就简单了。
就怕没钱还硬上。
如今是以工代赈,那更是需要钱粮。
反正现在的局势一片大好。
这时候,一份大唐旬报送到了魏征的面前。
他刚停下来休息一会。
以魏征的性格,当然不会让手下人忙碌,自己却在偷懒。
他几乎是事事躬亲,无比认真。
正因为他的努力,灾区才能有如今的境况。
现在的魏征几乎被灾区百姓称为再生父母。
看到这份大唐旬报。
魏征顿时面露诧异之色。
之前的纸书他自然是知道的,可是大唐旬报为何物,还是第一次看见。
其实看到大唐二字,魏征便已经有所猜测。
这份报纸必定与朝廷息息相关。
果不其然,等魏征细看上面的内容,顿时面露惊愕之色,随后满面微笑。
他看出了这份报纸的秘密。
这报纸实在是太好了,不只是魏征此刻看见的内容,更是其代表的意义。
虽然魏征经常怼李世民。
可实际上,自从他选择出山之后,对李世民也是忠心耿耿的。
只不过他的手段,相对而言会极端很多。
或许某种意义上,他希望自己死在李世民手下,然后才能去见李建成。
并且在死之前,如果能做些事,也是极好的。
“这究竟是何人的设想?”
此刻魏征很意外。
因为他想不到,是谁能提出这么惊人的想法。或许大唐的局面,会因为这一份报纸的出现,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到底结果如何,他此刻也无法预料。
略一沉吟。
魏征心中有了想法。
他直接找了个人过来。
让人将这报纸上,关于慈善拍卖和捐款的信息抄写下来,他要在此立碑。
虽然这些人,和魏征没什么关系。
但如今他既然来了这里。
而许多钱粮中,便是有不少都是各家捐赠,他怎么可能熟视无睹?
虽然李世民在长安立了碑。
但情况终究不一样,因为这里才是真正经历过的地方。
总得在此留下一些痕迹。
也不知何时,魏征也发现李世民与之前不同。
其满腔抱负更加奋发激昂。
却也不会像以往一样,行事手段太过冒进。
大唐的未来越发值得期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