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出征前夕
此刻崔家所在。
崔家家主显得颇为淡定。
反正世家之事和他没关系,如今招惹麻烦的是其他世家,因为他做出的选择,如今崔家虽然不能说稳如泰山,却也有机会得以保全。
对于高句丽犯边之事,崔家家主也略有耳闻。
并且他第一时间察觉到异常。
这件事肯定没有这么简单。
虽然崔家家主并未参与其中,但有些东西,他却可以猜到答案。
“这件事,未必就是高句丽想要自寻死路,恐怕是有的人,想要借此机会针对李世民,他们真是好大的胆子啊!”
想到这里,哪怕是崔家家主也有些害怕。
他现在顾忌的是整个崔家,而这些人的所作所为,分明就是取死之道。他们既然这样做了,日后必定要付出代价。
他相信,李世民绝不是心慈手软之辈。
便在此刻。
忽然有人匆忙前来禀报。
崔家家主一看,原来是崔朗的消息传来。
对此,崔家家主没有耽搁,便是打开东西查看,这里面是一份大唐旬报。
看过大唐旬报之后,崔家家主脸色微变。
他有些迟疑不定,这件事可没有这么简单,李世民为何这般着急就选择进攻高句丽了?
高句丽的存在,崔家家主当然是心知肚明。
虽然高句丽的国力和大唐比起来,那是远远不如,但是高句丽的特殊地形,如果想要主动进攻,怕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如果李世民当真进攻高句丽,那结果难以预料,便是崔家家主也不能确定。
这件事,实在是太冒险了。
哪怕李世民以往的战绩很强悍,也没办法给他信心。主要是高句丽的战绩,也是相当不俗,杨广百万大军都栽了,李世民能怎么办?
……
如果李世民贸然出兵高句丽,导致了什么不好的结果,大唐在高句丽损兵折将,那到时候,这些世家必定蠢蠢欲动。
最终会导致什么?谁也无法预料。
哪怕崔家家主一心投靠李世民,此刻也有些惶惶不安,他觉得李世民太过着急了,哪怕决心要进攻高句丽,也没有必要这么快就动手吧。
起码要做好万全的准备,但是此刻如此鲁莽,让他无法放心。
至于那些世家,恐怕他们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就要欣喜若狂了。
他们肯定在等待着李世民着急进攻高句丽,那时候才是他们动手的机会,只有这天下大乱,他们才能肆意妄为。
而这恰恰不是崔家家主想要要看到的,毕竟他现在和李世民才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而这些世家一旦获得胜利,到时候他的处境就颇为不妙了。
然而这件事,崔家家主也无计可施,他总不能直接干涉李世民的选择,人家李世民自有安排,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他现在只能做好自己的事情。
思考了一番之后。
崔家家主最终还是决定写一封密信,派人送去给李世民。不管怎么样总得尽力而为,以免李世民中了敌人的算计还不自知。
那时候大家都要一起吃亏。
很快,崔家家主便是拿起笔来书写密信。
过不多时。
一封密信写好之后,他便是派遣亲信之人,送去长安城中。
希望能够改变李世民的决定。
就算李世民不愿意留手,也得加以警惕,这些世家绝对不会束手待毙的,他们肯定想趁着大唐出兵进攻高句丽的时候图谋不轨。
因为李世民一旦出兵进攻高句丽,长安城的防守必定空虚,到时候就是他们的可乘之机。
……
正如崔家家主所预料的一般。
当其他世家得知李世民已经决定要出兵高句丽的消息,他们马上聚集在一起,个个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这正是他们期待的结果。
他们巴不得李世民着急出兵,然后败得一塌涂地,到时候他们将彻底扭转局面。
别看李世民现在掌控大局,可一旦在高句丽战败之后,局面就将完全逆转,大唐虽然强大,却没强大到不可一世的程度。
损兵折将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
众人都聚集在卢家所在。
有人开口说道:
“这李世民如此肆意张狂,竟然当真此刻出兵进攻高句丽,他未免太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了。
既然他这般自寻死路,相信用不了多久,他就要付出代价。这李世民想要针对我的世家,也不看看他自己有没有这么大的本事,而今就轮到我等世家来反击了。”
听着此人之言,卢家家主点了点头说道:
“没错。这正是我等的大好良机,恐怕李世民根本想不到,这高句丽犯边竟然是我们促使,他主动进攻高句丽,便是中了我等的算计。”
大家肆意张狂的笑着,脸上写满了欣喜之意。
对于世家而言,这件事无疑是值得高兴的。
因为前一段时间,他们被李世民压制的太惨了,接连吃瘪,受到的损失也是难以估量的。
而今,终于被他们扳回一局了。
他们根本就没有考虑过,李世民能够轻而易举地击败高句丽。在他们看来,李世民此番进攻高句丽的结果,肯定是和杨广当初进攻高句丽的结果是一样的。
想当初,杨广为了攻打高句丽,三次征讨,出动了数百万人,却依旧是一败涂地,这样的结果,也将验证在李世民身上。
而且当初杨广进攻高句丽,那可是让大隋几乎分崩离析。现在李世民选择这样做,纵然大唐不会彻底崩溃,恐怕也要元气大伤。
而他们这些世家,拥有着巨大的底蕴和力量,这里将是他们翻盘的节点。
或许到那时候,世家的影响力将不止于此,这个大唐,将是他们的大唐。
大家高兴了一会儿,卢家家主又接着说道:
“接下来这段时间,李世民出兵高句丽,正是我们动手的好机会。大家回去之后,即刻安排人手,想办法将那些东西都弄到手。
只要掌握了这些东西,李世民将再也奈何不了我们,李世民想要用这些手段来压制我等世家,他实在是痴心妄想。
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他现在是要让大唐走向灭亡,是自寻死路。”
对此,马上有人说道:
“卢家主说的对,我等世家强强联合,对抗李世民有何做不到的,现在不就成功了吗?
想不到崔家竟然和我等分道扬镳,实在是太可笑了,等我等成功之后,恐怕崔家家主就要后悔莫及了。”
听到这话,卢家家主摇了摇头,不以为意的说道:
“这样的小事,大家就不必多言了,崔家怎么样和我们没有关系,但如果崔家想要反抗我等,那肯定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无论如何,日后我等齐心协力,一起对抗李世民,共同进退。”
对于这番话,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们的态度非常肯定,事已至此,李世民便是他们的共同敌人,不管怎么样,先搞定了李世民再说。
至于世家的利益,其实很大一部分都是共同利益,只要解决了李世民,还怕什么东西会没有吗?
说定之后,大家各自回去安排。
便是准备在李世民出兵进攻高句丽的时候,在长安城图谋不轨。
他们的目标也很简单,便是印刷术以及制盐之法,李世民能够压制他们,也是因为这两样东西的存在。
没有了这两样东西优势,李世民在他们面前,根本不值一提,这些世家之人,从来都是妄自尊大,他们觉得自己天生高贵。
其他人根本算不了什么。
看着众人各自离去,卢家家主面露笑意,他显得有些癫狂。
如今的崔家,无疑已经成为了世家之中的魁首。
而这正是他想要看见的局面,这么多年以来,经过他的不懈努力,卢家终于做到了这一步。
而这只是开始而已。
日后的卢家必定更加兴盛,哪怕现在的皇帝是李家,但这又能怎么样呢?
只要卢家足够强,那便是皇帝也得听他们的话,这便是卢家家主想要做到的事情。
……
就在卢家等世家欣喜若狂的时候,有一封密信,大老远的送到了长安城内。
此刻李世民正在御书房内处理政务,听得外面动静,他有些好奇地抬头望去,便是看见有人走了进来,送进来一封密信。
这封密信正是崔家家主所写。
崔家家主此刻派人送信前来,也是让李世民有些意外,但他没有耽搁,便是打开密信,仔细查看过后,李世民脸上露出一抹微笑。
看来这卢家家族还是很识趣的。
这封信上面,对世家的计划进行了猜测,同时也劝李世民不要着急用兵,起码要有一定的把握之后。
这样着急进攻高句丽,非但不能取得效果,反倒要损兵折将,到时候世家必定无法无天。
李世民显得很淡定,除了少部分人,谁又知道他已经有了万全之策。
若是没有绝对的把握,他怎么可能轻易出兵呢?他是大唐皇帝,他当然要为整个大唐的利益考虑。
这些世家果然也是肆无忌惮,可他们想要这样就击溃大唐,那简直是痴心妄想。
等到这件事结束之后,自己一定会让他们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明确了崔家家主的态度之后。
李世民也没多说什么,虽然世家不可以留,但日后对崔家还是可以稍微手下留情的,就看这崔家家主够不够自觉了。
并且从致这封密信之中,李世民也是确定了一件事,先前秦怀玉的猜测果然没有错。
若是没有秦怀玉的提醒,恐怕李世民也没有这么快反应过来,对于世家他肯定是有所防备的,就算到时候世家真的想要在长安城中做什么,也会发现无机可乘。
因为他在长安城内早已布置了天罗地网,就算他派出军队去进攻高句丽,可是整个长安城,依旧是密不透风。
这就是他身为大唐皇帝的自信。
这段时间,李世民已经在派人调遣兵马。
并且让李靖回去准备了,现在准备其实也差不多了。
他便是派人传令将李靖找来。
既然这些世家如此迫不及待,他对高句丽用兵,那就给他们这个机会。
李世民也想看看,他们到底要干什么,同时也是在等待他们送上门来。
得知消息之后,李靖也不耽搁,很快就赶来皇宫之中,看到龙椅之上的李世民,李靖拱手说道:
“臣李靖见过陛下,不知陛下有何吩咐?”
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
“药师啊,现在大军准备的怎么样了?”
李靖拱手道:
“启禀陛下,大军现在已经调度完成,总共十万大军,以及诸般器械,包括震天雷也都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出发。”
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
“好,那朕就放心了,此战你为主将,另外由秦琼,李绩二人为副将,朕要你一鼓作气,拿下高句丽,让天下之人知道,我大唐不可欺。
谁若敢侵犯我大唐,那就要付出代价。”
对于李世民的命令,李靖也显得格外肯定,他没有丝毫犹豫的说道:
“陛下放心,臣必定倾尽全力将高句丽拿下。”
如今有震天雷相助,以大唐精锐的强悍,拿下区区高句丽,根本不在话下,高句丽此前能够胜过前朝,那只是因为地理优势罢了。
若是没有这些优势存在,根本算不了什么。
接着,李世民说道:
“既然已经准备就绪,那也不必继续拖延了,明日便整顿大军准备出发,朕亲自去城外点将,此番我大唐必定要横扫高句丽。
如此日后,将再无人敢侵犯我大唐疆域。”
说完之后,李世民没有再含糊其辞,直接让李靖先回去了。
同时他又派人,传令将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人全部找来,他们毕竟是负责后勤的,有些事情也得安排妥当。
大军要进攻高句丽,后勤绝对不能出问题。
但对于这件事,李世民还是很放心的,毕竟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二人的能力毋庸置疑,他们如果不能将此事安排妥当,那才令人意外呢。
最关键的一点是,现在朝廷有钱了。
只要有钱,还怕有什么事情办不好吗?那根本是不可能的,反正粮草辎重都已准备就绪,就等着大军北上,一举横扫高句丽了。
胜负已经没有悬念,值得期待的便是时间。
也不知李靖具体需要多久,才能真正将高句丽拿下,是一个月?
还是三个月?
又或者是半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