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开局系统让我抢婚

第176章 大唐旬报开售

  现如今,逍遥轩所在的那条街,已经成为整个长安城最繁华的地方了。

  可以说是凭借逍遥轩一己之力,改变了整个周边的环境。

  而在距离逍遥轩不远的某处。

  这里是大唐书店所在的位置,如今的大唐书店在长安城,也是炙手可热的地方。

  无数读书人前来此处购买纸书,相较于竹简,纸书无疑要轻便方便许多,而且价格低廉,对于读书人而言,无疑是相当划算的。

  虽然也有部分读书人是寒门出身,确实不是有钱人,但大部分能够读得起书的,家中资产绝对不会太少。

  若是连纸书都买不起,就别谈读书之事了。

  同时除了读书人以外,亦有其他百姓前来此处购买纸书,毕竟大唐书店买书没有任何要求,只要付钱即可。

  当今时代士农工商,读书人的地位无疑是最高的,很多人没有钱去请先生来教书,可若是能在此买一本纸书回去自学的话,无疑也是多了几分机会,这就让不少百姓决心一试。

  这样的事情,恰好是秦怀玉乐见其成的,如果能够提升整个大唐的文化水平,无疑也会让大唐的文化软实力获得增强。

  不过这件事想要实施下去,眼下难度还是很大的,需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实施此事,反正现在秦怀玉不着急。

  就安静的卖纸书,除了能够达成目的之外,也能赚不少钱。

  不过此刻,大唐书店之中,却出现了一个新物种,那就是报纸。

  这报纸虽然是朝廷印的,却也不可能随便到处售卖,李世民考虑之后,便是决定在大唐书店之中开卖。

  毕竟大唐书店,现在来往读书人非常之多,正是售卖报纸的绝佳去处。那些读书人在书店之中逛一圈,看到报纸,不得买一份回去看看。

  再者说了,大唐书店也有长孙无垢的股份,算起来也是自己家的产业了。若是不利用起来,李世民都觉得自己亏了。

  对于李世民而言,这报纸除了能够影响舆论之外,同时也能给他赚点零花钱。

  这一天,徐均等人来到大唐书店。

  刚才他们本来打算去逍遥轩,但今天来的有些晚了,如今现在学逍遥轩内已经是人满为患,他们也是没办法进去。

  毕竟现在逍遥轩内座位有限,每天都有不少人在外面扼腕叹息,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既然逍遥轩位置已经满了。

  徐均等人便是打算去大唐书店看看,也不知现如今,青莲居士有没有写三国演义第三册?

  这可真是让人恨恨不已,一本演义小说写的如此精彩,令人爱不释手。

  可惜的是,偏偏每到关键之处就断了下文,若是让人知道青莲居士的真正身份,恐怕就没这么简单了。

  但这些都是次要的。

  此刻徐均步入大唐书店,他看着左右的那些书架,觉得有些索然无味。

  毕竟他之前几乎将所有典籍都买了一本回去,如今便放在书舍之中。

  不过很快,徐均便发现了异常之处,他的目光落在桌上某处摆着的报纸上。

  这不同于纸书的模样,瞬间吸引了他的兴趣,他连忙走上前去,看着旁边的侍者问道:

  “这是什么东西?”

  侍者看了徐徐均一眼,觉得有些印象,貌似是之前哪个大客户来着。

  但他没有多想,很快说道:

  “客官这是大唐旬报,上面会刊印一些时事要闻……”

  将报纸介绍了一遍,徐均眼前一亮,感觉有些意思,他盯着这报纸,有些好奇的问道:

  “这东西价值几何?”

  侍者马上说道:

  “客官,这一份报纸五十文钱。”

  “五十文?”

  徐均伸手拿起一份,脸上露出诧异之色,倒不是觉得价格太贵,而是觉得太便宜了,而且便宜得有些过分了。

  以他所见,这报纸制作十分精美,一看就不是寻常之物。并且以侍者所言,这上面的东西可是很有意思的啊!

  同时,徐均也意识到一个问题。

  那就是为什么这份报纸叫做大唐旬报?

  所谓旬字很简单,那就是十天一份报纸,可大唐二字,不是谁都能用的。

  加上获取消息的渠道,恐怕只有官方能这样做了。徐均下意识看向大唐书店,心中的想法越发坚定,说不定书店的来历也不一般。

  能此事就能解释通了。

  这里的纸书,简直是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却价格如此低廉。

  除了朝廷,还有可能是谁?

  显然。

  此刻的徐均,已经猜到了一部分答案,但他很快将自己的思绪压住。

  有些东西知道就行了,不能想太多。

  既然朝廷没有公之于众,那便和他没什么关系,还是先看看这报纸吧!

  没有犹豫,徐均直接从腰间取出荷包,把钱付给侍者。虽然他主要用的是银子,但为了方便取用,铜钱也得带着。

  付钱之后,徐均便是拿着报纸,到角落里观看。

  看到报纸上的内容,徐均觉得津津有味。果然比平常读书有意思多了。

  这上面便说到了逍遥轩慈善拍卖的事情。

  此事让徐均有种感同身受的感觉。

  毕竟他也算是参与者。

  目光继续向下,很快徐均便注意到一个关键。

  那就是商制改革的事情。

  “朝廷竟要进行商制改革?”

  徐均有些意外,他之所以会被此事吸引目光,那是因为他家里就是商贾,如果不做生意,哪来的这么多钱呢?

  正因为商人没有地位,所以他爹才会大老远把他送来长安城,而且花了不小的代价,才把他搞进国子监。

  如今徐均所为,倒也没有辜负其父期望。

  但这些还是次要的。

  此刻徐均的目光,全部落在那篇短文上。

  因为秦怀玉的要求,整张报纸都没有用太过生僻和难懂的字句。这样的东西,自然是要平民化的,只有这样才能影响到寻常百姓。

  毕竟李世民的第一目的,是控制舆论。

  如果只有一小部分人能看明白报纸,那李世民做这么多,又有什么意义呢?

  不过仔细看下去,徐均的表情逐渐舒展。

  因为他发现商制改革并非坏事。

  而是一件好事,有利于大唐商贾的。

  虽然有些意外。

  但这确实是报纸上文字的含义。

  “莫非朝廷有意发展商业?”

  徐均心中涌现出猜测。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