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人在大明,一身反骨

第22章 内乡之战(五)

  实力最为雄厚的西门闯军主力,在突如其来的官军反击之下,攻势如同纸糊般迅速瓦解,进攻受挫的其余各部,眼见主力溃败,士气瞬间崩溃,仿佛多米诺骨牌一般。

  “快逃啊!”

  “好几万官军杀过来了。”

  绝望的呼喊声此起彼伏,穿透了混乱的营地,成为此刻唯一的旋律。士卒们的眼中满是恐惧与慌乱,他们不再顾及战友,不再坚守阵地,而是如同惊弓之鸟,慌不择路地四处逃窜,试图逃离这即将沦为屠宰场的战场。一些精明之人,在逃亡之际还不忘顺手牵走些值钱的物品,以作日后生计之用。

  望着斗志全部的部下们,刘宗敏的脸色瞬间阴沉如墨。

  尽管他指挥亲兵击毙了几个逃兵,但这样的举动却如同石沉大海,丝毫未能遏制住这股蔓延开来的溃败之势。

  军师唐维全眼见局势已不可逆转,便迅速做出了最明智的决定,亲自为刘宗敏牵来枣红马。

  “胜败乃兵家常事,将军切勿过分自责。保存实力,日后方能东山再起。请将军速速撤退,以图后计。”

  刘宗敏闻言紧握双拳,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内心的波澜。

  “我没有输,我还有一千精兵!”

  强烈的不甘使刘宗敏仰天长啸。

  然而,在大量炮灰的裹挟下,他口中的一千精兵已不知被冲散到哪里去了。

  唐维全见状,立刻对两名亲兵下达了命令。

  “快扶将军上马。”

  这两名亲兵没有丝毫犹豫,一左一右,分别架起刘宗敏的左右胳膊,几乎是半拖半扶地将仍在嘴硬的他推上了枣红马。

  战马感受到主人的急切,长嘶一声,四蹄生风,瞬间冲破了人群,向着远方疾驰而去。

  “把大炮带上!”

  临走时,他不忘嘱托炮兵。

  炮手们敷衍式地挪了挪身子,但内心深处却各怀心思。待刘宗敏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视线之外,他们便迅速放松下来,有的甚至相视一笑,重新坐回了原地,

  对于技术兵种,各方势力的需求量都很大。

  他们并不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因为不出意外的话,他们将再一次倒戈。

  无论战争的风向如何转变,只要手中有技术,便如同拥有了一张通行无阻的护身符。

  事实亦是如此,城墙上的陈瑞早就盯上这四门大炮了,他掏出驳壳枪对天连开两枪。

  明军马队冲出西城门,直奔闯军的炮兵阵地。

  三个步兵连的残部此刻也像是被打了鸡血,嗷嗷叫着追击溃散的闯军。

  李大、王二端着枪跟在骑兵的屁股后面,以敌人的后背作为标靶,时不时放上两枪。

  “陈长官令,穷寇莫追。”

  骑兵们从马背上俯身而下,手中的马刀如同闪电般劈向敌人的头颅、脖颈,刀刃在空中划出一道道闪亮的弧线,

  血箭彪飞,多名溃卒无力地栽倒。

  “缴枪不杀!”

  声音如同惊雷般在战场上空响起,溃卒们纷纷扔下武器,双膝跪地,双手高举过头。

  他们的脸上沾满了尘土与汗水,混合着未干的血迹,显得格外狼狈。

  “饶命啊!我们投降!不要杀我们!”

  “我上有八十老母,下有三岁小孩……”

  这样的声音此起彼伏,在满是硝烟的战场上回荡。

  后面的步兵们将枪口对准跪地求饶的闯军士卒,重申着“缴枪不杀”的承诺,同时保持着警惕,穿梭在战场之上,有条不紊地收缴着地上的武器,将那些已经失去战斗意志的敌军士兵一一看押起来。

  骑兵们并未多管什么,继续挥舞着手中的马刀,将沿途敌人一一斩杀于马下,以一种不可阻挡的气势冲向目标。

  在接近炮兵阵地时,骑兵们纷纷调整姿势,紧握马刀,准备进行最后的冲刺。

  阵阵呐喊声中,骑兵们如同狂风骤雨般冲入了敌军炮兵阵地,负隅顽抗的老营兵很快被清理干净。

  此次之外,他们未再遇到任何抵抗。

  敌军炮手们早已放弃了抵抗的念头,纷纷跪倒在地,高举双手以示投降。骑兵们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继续向前推进,直到将整个炮兵阵地完全控制在手中。

  “你们两个,看住俘虏。”

  在连长的命令下,李大二人需要看管超过三十名俘虏。

  同样的场景在整个内乡战场上发生着,平均每个明军士卒往往需要看管十个以上的俘虏。

  俘虏的问题暂且不论,成片的伤兵才是最难处理的。

  自家的伤员不用多说,陈瑞特意发动了城内百姓,无论伤势轻重都要用担架、门板抬回去。

  哪怕是已经气息奄奄、随时可能去见阎王的重伤号也要抬回去。

  这起码能让重伤员心里有些指望,即便是死在半路上,也能让其他人看见:

  替陈长官当兵,只要你还有一口气在,都要救!

  空气中仿佛还残留着炮火留下的余温,陈瑞亲自站在城门处,看着源源不断的伤兵与担架从自己身边经过。

  一名满身是血的重伤员努力抬起手,抬担架的民夫停下脚步。

  “陈……陈长官……”

  他的声音很含糊,让人听不清。

  陈瑞迅速弯下腰,轻轻握住伤员的手,给予最坚实的支撑。

  “西大街王老实家……家中老母妻儿……我只信你……”

  伤员的话语断断续续,每一个字都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但那份信任与责任却清晰无误地传递给了陈瑞。

  陈瑞从他颤抖的手中接过一锭被血染红的银子,安慰道:

  “你放心,我先替你保管,咱们的医官医术很高,还替王爷治过病,等你伤好以后来找我,我多给你一锭!”

  伤员听着陈瑞的话,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似乎看到了康复后的自己与家人团聚的场景。他努力地动了动手指,试图回应,但喉咙里的血却不受控制地“咕嘟咕嘟”往外冒。

  “快去。”

  陈瑞连忙招呼道。

  两名民夫陡然加快了脚步,担架在不平的地面上颠簸,可能也正是受此刺激,伤兵的身体抽了抽,随即不再动弹。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