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自曝穿越后,一年平辽

第58章 ? ?卢象升

  郭尚友等漕运派哀鸿一片,感觉似乎天都要塌下来了。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皇帝竟然如此阴险,先是麻痹他们,再一锤定音。

  还有陆延那货,都跑到了辽东,竟然暗中收买了钱龙锡等江南的大臣,获得他们的支持。

  但这还没完,崇祯继续拉拢东林党。

  “朕昨日看到一份折子,倪侍讲请毁《三朝要典》?”

  站在末尾的倪元璐没想到自己的折子竟然被皇帝念到了,立即出班奏对。

  “启禀陛下,《三朝要典》系明天启六年大学士顾秉谦等编纂,述梃击、红丸、移宫三案始末,附以论断。”

  “三案者,天下之公议;《要典》者,魏氏之私书!”

  “其书名为敕修,实一时阉党借此罗织正士,献媚客魏,中间颠倒是非,天良灭绝,本应毁弃。又有狂悖之处,应请销毁。”

  当初,魏忠贤借着修《三朝要典》,给三案翻案,实则为了打击东林党人。一时间,东林党参与三案的主要人物都受到了迫害。

  王之寀、何士晋、孙慎行、张慎言、杨涟、左光斗、周朝瑞、高攀龙,等十多名东林大佬被定为元凶,并捏造了不少“事实”来诬陷他们。

  这些人或是被杀,或是被关入昭狱,严刑拷打,十分凄惨。

  被牵连的官员更是数不胜数。

  听闻崇祯提起《三朝要典》,众多东林党纷纷出声,请毁《三朝要典》。

  一时间群情激奋。

  崇祯直接拍板:“《三朝要典》者颠倒是非,天良灭绝,理应销毁!”

  群臣叩拜,高呼:“陛下圣明!”

  崇祯又道:“漕运改海虽然是试行,却是关系重大。”

  “然而陆延需得主持辽东事务,分身乏术,诸爱卿以为谁可当此重任?”

  郭尚友闻言,立即摩拳擦掌。而东林党也不愿意错过这个大捞油水的机会。

  双方你来我往,接连推荐了数人,结果都被对方给驳倒了。

  此时,毕自严出班奏道:“启禀陛下,臣举荐山东按察副使卢象升。”

  “其曾经担任户部山西司员外郎,监管临清仓账目清晰,政绩斐然。”

  “这些日子还听闻其在大名府计擒获“巨盗”马翩翩。”

  “可谓有勇有谋,可担此任。”

  崇祯立即拍板:“好,那便擢升卢象升为海运总督,总督海运事宜。”

  接着崇祯又接连任命了几个辽东官员,分派往海州、耀州、盖州主持事务。

  史可法任海运管粮同知,陈子龙任盖州知县,刘若宰任盖州知县,黄图昌任耀州知县。

  此外,还有沈廷扬升任理漕参政。

  这个任命很快就被通过了。

  虽然皇帝此举有提拔亲信的嫌疑。

  但对于东林党来说,史可法算是自己人,至于陈子龙等人都是去辽东那鬼地方,就算让东林党的人选择,也没人会去这种苦地方。

  那不如顺着皇帝的意思算了。

  何况,皇帝之前才刚刚决定销毁《三朝要典》,这是东林党的大好事,还是要给皇帝一点面子的。

  至于皇帝为何会突然要提拔陈子龙等人,自然是陆延的建议。

  高起潜的信件被盗,又惊又怒,却只能返回海州,回报陆延。

  陆延重新写了一封信,让高起潜贴身携带。

  高起潜是走海路,速度比袁崇焕的信使更快!

  信件中除了写明他远赴漠北的原因,还请崇祯将陈子龙等人都分派到辽东来帮自己。

  郑芝龙等人打打杀杀还行,治理地方的水平就有些不够看了。

  陆延需要一些文官来治理地方,那为什么不把功劳送给自己的亲信呢!

  ........

  鹤唳楼,今日聚集了上百位士子。

  史可法,陈子龙,刘若宰,黄图昌都在其中。

  “宪之兄,卧子兄,几位兄台,即将赶赴辽东,我等敬你们一杯!”夏允彝举杯道。

  史可法一饮而尽:“继之在辽东连战连胜,以水泥之法筑造坚城,建奴久攻不克,反而损兵折将,实在快哉!”

  宋应星道:“只恨我不能赶赴辽东,见识炮击建奴的大好场景!”

  史可法道:“长庚所行之事,亦是十分紧要,继之在信中还多次提起。”

  “哎,长庚最近在做什么,怎么文会也不参加,酒会也不见人呢!”一个人问道。

  史可法知道这些士子里面一些人还不能完全信任,连忙打圆场。

  “呵呵,是江南公司的事情。”

  “这漕运改海,乃是国之要事,任何一点都不可马虎的!”

  陈子龙道:“呵呵,现在这个重担可就要交给你了!”

  史可法摆摆手:“我只是做些杂事,真正主事的还是卢象升卢大人!”

  话题很快被引到这上面。

  有人道:“我知道此人,其出自茗岭卢氏乃是大唐卢升之公(卢照邻)之后。”

  “此人不但通读经史兵书,你们听说没有,前不久山东巨盗马翩翩,就是被他所擒,令卢建斗之名响彻山东!”

  “竟然还有此事,那令其主持海运事务,倒是正合适。”

  .........

  卢象升得到朝廷的消息,皇帝任命其为海运总督,总督海运事宜。立即赶赴苏州。

  苏州港口,人山人海。

  站在前面的是嘉定伯周奎、以及一众苏州府官员。

  沈廷扬站得靠后,与一众江南士族站在一起。

  这次太仓两个王家的当家人、吴中陆家,平湖陆家,洞庭商帮的重要人物都来了。

  他们脸上都是笑呵呵的。

  因为,朝廷改漕为海的消息一出,江南公司的股票直接涨疯了!如今已经到了三百两一股,还是有价无市!

  那个大股东都赚疯了,就这还没有人愿意拿出股票交易!

  这些士族的当家人集团出现,便是为陆延站台。

  在这后面还有史可法,还有陈子龙,刘若宰,黄图昌等新科士子。

  而对于苏州府的官员来说,改海可是大好事,从此海运起始站便定为苏州。

  这是多么巨大的利益以及功劳!

  苏州知府王鼎相更是立即决定给陆延立一座生祠!

  卢象升下了船,立即受到苏州官员的热情迎接。

  王鼎相道:“卢督宪,陛下要求的第一批五万石粮食已经运抵码头,请查验。”

  卢象升做事十分认真,一炷香之后,全部查验完成。

  “王府尊送来的粮食都没问题!”

  卢象升与苏州官员寒暄几句,又与沈廷扬聊了两句,便不说话了。

  站在码头静静等着。

  不多时,海面上出现一些影子。

  二十艘海沧船快速行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