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明末这个皇帝不靠谱

第24章 快刀斩乱麻

明末这个皇帝不靠谱 横霸 3253 2024-11-15 07:01

  文渊阁,内阁辅臣办公之所。

  阁臣们群情激愤:“东厂跋扈之极,竟然擅闯顺天府,逼死顺天府府尹,真是岂有此理!”

  “魏阉余党尚未斩草除根,东厂卫就开始肆意非为,简直无法无天!”

  “大明律令,绝不容厂卫横加干涉!”

  “如今建奴还在关内,江山社稷危矣!”

  “还有那毫无节操的国子监祭洒陈仁锡,竟然勾结东厂,必须罢官论处!”

  “对,诛他九族...”

  “不可,男的发配边关…”当即有人反对,接下来一句话众倒:“女的充入教坊司...听说他有个女儿,年方二八,琴棋诗画冠绝国子监...”

  “本官当拯救陈家小姐于水火...”

  “狗官,敢吃独食,我撕了你...”

  辅臣们无不义愤填膺!声音越来越大,大有掀掉文渊阁顶子的架势。

  “安静!”首辅韩爌脱下鞋连敲桌子十余下:“看看你们,哪有内阁重臣格局?”

  文渊阁内总算慢慢安静下来。

  “顺天府丞王常林缉拿通奴要犯,万岁爷不仅出动锦衣卫,还出动东厂横加干涉,就怕阉党之祸重现...唉…”次辅李标满脸忧色。

  “万岁爷私下中旨,如今阉狗又逼死重臣,这事绝对没完!”阁臣钱龙锡冷哼一声:“各部必须团结一心,务必将陛下乱命封还!”

  “在这里吵来吵去,有何意义?”韩爌神闲气定:“内阁牵头,联络都察院、各部尚书、大理寺,弹劾曹化淳、王承恩,还有,那个纪承也必须缉拿归案!”

  范家家主去了大同,范家大少爷办一个小小的国子监监生的事都办不好,

  这小崽子知道的事太多,无论如何都要把他从东厂诏狱里捞出来…实在不行,必须让他彻底闭嘴。

  办事须双管齐下,明面上以祖制、大义强迫崇祯低头,暗斩关联。

  东厂直接到顺天府抓人,戳中了所有文官的痛处。

  如今朝堂上的文官,谁没受过阉党的迫害?

  魏忠贤才死年余,余党尚未完全清理干净。

  只要揪住东厂未按百官、万岁爷一致同意的内阁票拟、皇帝御批、司礼监批红下旨流程,无理闯顺天府衙并逼死府尹这件事,文官们就占据了大义。

  皇帝除非是疯了,才会跟所有文官硬刚。

  皇帝恰好给了百官一个清除阉党余孽首脑再好不过的借口。

  阉党彻底完蛋,文官们将彻底解决皇权家天下导致百姓民不聊生顽迹!

  陛下一向勤政,凡事亲力亲为,只需要送往宫中的奏折再增加一倍...不…增加一倍。

  要让陛下忙得根本没心思顾别的事。

  那时候,皇帝就算仍然有心搞事,只要内阁六部团结一致,皇命出不了宫,哪里还能拿晋商说事?

  想到这里,韩爌心中一阵平静。

  这时,一名书吏神色慌张地走进来。

  凑到韩爌耳旁:“首辅大人,出大事了……”

  韩爌训斥道:“鬼鬼祟祟的,成何体统?有什么事就不能当面说?”

  书吏只得大声说道:“刚刚从国子监传来消息,司礼监掌印秉笔太监王公公被抓,所有党羽也被全部被拿下!”

  文渊阁内顿时鸦雀无声。

  虽然如今的司礼监,远没有前朝那样权势熏天。

  可王德化毕竟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内廷第一人。

  是大伙儿运筹帷幄花了大量银子才扶上位。

  以前内廷中有任何风吹草动,都能传到百官耳朵里。

  现在却被皇帝直接拿下,这事似乎很不妥。

  韩爌心中隐隐有些不安,再也没有之前从容。

  官员们议论纷纷未停。

  王承恩带着两个小太监无人通报,忽然出现在文渊阁大门处。

  韩爌心中“咯噔”一声。

  看到王承恩神情冷漠,还是硬着头皮拿出首辅权威,沉声质问:“这里是内阁议事重地,王公公到此有何贵干?”

  王承恩朗声说道:“陛下口谕,请首辅韩大人到御书户觐见。”

  韩爌心中一惊,心念飞转,寻思到底发生什么事。

  王德化被抓,竟然没有提前收到任何风声。

  看王承恩身后还跟着的十余身强力壮的太监,韩爌愈发不安。

  仔细思索任何可能不利于自己的事情,却丝毫没有头绪。

  私通皇帝近侍,打探皇帝的喜好、言行,是文官们心照不宣的事情,而且很多人都这么干。

  不然怎么把握皇帝的心思,又怎么去忽悠他?

  可是这事一旦败露,被拿到桌面上来说,那可是诛九族重罪。

  ...

  韩爌跟着王公公去了不远处的御书房。

  在内阁一众辅臣眼里,能让随侍太监王公公亲自来请,万岁爷肯定是要向韩首辅解释拿下王德化,并商量确定新的秉笔太监的事。

  说明...首辅大人仍然被万岁爷看好。

  一众大臣开始交头接耳,猜测王德化公公到底是因为什么犯事儿。

  “我记起来了,御史杨洪弹劾前几日王德化未见内阁票拟私自批红兵部公文,肯定是弹劾起到了作用。”

  “不对吧,这事是万岁爷亲自发的中旨,万岁爷怎么可能...”

  “怎么不可能,前几日,大家一起向万岁爷请命,万岁爷大怒拂袖而去,我猜肯定是万岁爷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没错,万岁爷不是经常这么干么?”

  “万岁爷刚愎自用,反复无常...”某个大臣一时口快说漏了嘴。

  哈哈哈...一众大臣不以为意,反而心照不宣集体大笑。

  “简直荒唐!”终于有人忍不住站出来。

  说话的是一个四十来岁的老者王永光,文渊阁大学士,正五品,没官职。

  正常情况下内阁的大学士,由各部尚书、侍郎兼任。

  王永光这话一出,文渊阁顿时为之一静。

  融洽喜乐的氛围顷刻被打破。

  次辅李标带着笑容颇显儒雅的面色随即阴沉。

  一向团结的内阁,被这颗老鼠屎给坏了气氛。

  看来,过几天得打扫一下。

  王永光确实有些真才实学,但是为人不懂迎合,竟然连阁里每年冬天发的例碳费都不收,为官之道一点不懂。

  这几年辽东局势糜烂,内阁恰好偶尔需要个背锅侠,要不然早被外放到粤桂蛮夷之时当巡抚病死他乡去了。

  不过,眼下这耗子屎看着挺碍眼。

  看到次辅给自己使了眼色,吏部左侍郎房壮丽立即张口呵斥:“王永光,你一个小小的五品学士,这里哪有你说话的份?”

  “我堂堂文渊阁大学士,如何没有说话的权利?”王永光根本不为所动,一点都不惧怕对方三品大员的身份,甚至怒目而视,随即左右扫视群臣,大声怒斥,“诸公高居庙堂,却尸位素餐不思为国为民,只知溜须拍马,大明内忧外患,衮衮诸公难道就眼瞎了吗?!”

  看看,这一开口就得罪了所有人!

  天生的背锅命!

  众官面面相觑,面对公然指责,大臣们怒了...

  “以下犯上顶嘴?当罢官问罪!”

  “冒犯尚书大人,该诛九族......”

  “老匹夫,我忍你很久了...”

  “赶紧给尚书大人下跪道歉,兴许大人一高兴,能留你个全尸!”

  王永光声音响亮,振聋发聩,却没有起到什么效果,反而被群起而攻之。

  挺直消瘦的腰杆,面对群臣的威胁辱骂不动声色。

  眸子深处,流露出深深的失望与绝然。

  如今建奴还在关内,陕西饥荒民乱,江南洪涝,福建倭奴横行,广州番夷袭扰...这些狗东西却仍然事不关己般谈笑风生。

  大明。

  将亡在这些狗东西手里矣!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