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明末这个皇帝不靠谱

第39章 民生是大明的基础

明末这个皇帝不靠谱 横霸 3331 2024-11-15 07:01

  京城的大风只要刮起来。

  就会没完没了。

  铅灰色的乌云压顶,似乎要塌下来一般。

  屋子水汽腾腾,一只大老鼠从墙角跑过,差点将田贵妃吓个半死。

  王承恩根本不怕这东西,抬腿一脚,那只老鼠立即呈抛物线破窗而出。

  撕破的窗洞往屋里灌冷风。

  从长城回来,崇祯的脸差点被北风割出口子:“王承恩,到外边去候着...”

  “是,奴婢能不能到偏殿候着...”

  “滚...”

  “夫君,这几天都没见你翻妾身的牌子...”田贵妃给崇祯按完脚,跟着搓背。

  “你家夫君腰子不好...”崇祯闭着眼,漫不经心回了一句。

  想着心事...

  民生,是大明存在的基础!

  民智,是大明崛起的根本。

  大明朝堂糜烂。

  正人君子根本呆不长!

  根本没有人在乎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大明百姓!

  那些官员们喝着花酒,在青楼里讨论哪个姑娘的活儿更好。

  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每一个人生来就是贪婪的。

  当然,也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梦想。

  崇祯清楚知道一个现状,大明百姓如今只要能一日两餐能一口吃的,就已经很满足。

  要想大明百姓富裕,首先得让他们吃饱饭。

  小冰河时期,整个世界都冷。

  没记错的话,番薯应该已经进入大明!

  但是,却没有推广!

  人再穷都不怕,怕的是没有可以种番薯的地。

  土地嘛...如今八成掌握在蕃王、豪绅手中!

  只要想想办法,这些都是可以改变。

  你土地多不是?

  朕让你手中的地烫手!

  打土豪分田地为什么干不得?

  “...今年皇庄收成不怎么好,妾身觉得,在宫里开个织厂,应该不错...”田贵妃将崇祯脑袋拢在胸间:“万岁爷,你有没有听妾身说话啊?”

  崇祯后脑勺被带头大哥挤压,回过神来。

  猛地转身,将俏生生的田贵妃一把扯进浴桶。

  张开嘴毫不客气盖在樱桃小嘴上,死命的探索。

  “噗”的一声。

  水里发出一声音爆,气泡浮出水面。

  小半个时辰后,崇祯这才将浑身瘫软的田贵妃小心地放在软榻上,盖上毯子。

  宫娥赶紧过来伺候穿衣。

  跟着大踏步走出去,就听又羞又气的田贵妃在后面喊:“外面刮着大风呢,您记得多穿件衣裳啊!”

  谁有工夫多穿衣裳。

  崇祯出门大吼了一嗓子:“王承恩,备轿!”

  王承恩从偏房里跑出来。

  四个一直等着的太监大喜,抬着轿子在王承恩后面小跑。

  崇祯想得很透彻,当朝官员与各地豪绅关系根深蒂固。

  自己多了几百年见识。

  要想收取商税,开海禁仍然难如上天。

  而李标那么轻易地答应自己的条件,是因为他肯定清楚朝爌的现状。

  好在...

  自己手中有东厂,有锦衣卫...

  忽然想起来,骆养性好像还关在天牢里?

  ...

  骆养性品性好坏,后世并没有经易下定论。

  只要他的心里还有大明,就不用怕他会闹出什么幺蛾子。

  再好政令,也需要人去执行,虽然朝堂官员手脚不大干净,但也必须通过他们来执行。

  要不然,无论自己富民计划多么完美,都只能是镜花水月。

  太监抬轿子的水平不是盖的。

  蹿园钻巷,出得后宫门,沿着巷子向天牢狂奔。

  自己杀魏忠贤,骆养性肯定也会担心哪一天,屠刀会砍到他的脖子上。

  能当上锦衣卫指挥使,手底下的功夫绝对不是吹的。

  那天,他却并没有反抗。

  这么优秀的人才!

  不能放在牢里发霉!

  大明确实有大量的闲杂官员。

  官当得越久的家伙越靠不住,反而是国子监的书生们,还有些雄心壮志。

  这些人在国子监学习,早已知道该如何当官。

  缺的是一个给他们施展才华的平台。

  大明等候分派的官员早已多如牛毛。

  一个萝卜一个坑,真等到轮到他们的时候。

  一腔雄心壮志早被人情世故,风花雪月消磨得点滴不剩。

  指望这样的人能治理好地方,绝对不可能。

  快刀暂乱麻!

  “内阁的政令,锦衣卫的刀,东厂的眼,没事喜欢放嘴炮的御史监察,再加上国子监的生员,将大明地方官员,换上一遍,你觉得,如何?”

  骆养性脑筋有些转不过弯儿:“万岁爷,你的意思是?”

  “既然地方官员与豪绅早已沆瀣一气,那么我们就先从官员身上动手!”

  “那...以前的那些官员呢?”

  “嘿嘿,在京里办一个学习班,让他们进京来学习一段时间,你觉得如何?”

  “不可,这样会天下大乱的...”骆养性面色大变:“让官员们到京里学习一段时间?

  然后官没了?

  他们可能善罢干休?”

  “新官上任,远的地方从京师出去,到就任地,路上都要走一个月。”崇祯压低声音。

  “如果能推广一种作物,亩产几千斤...你觉得如何?”

  骆养性更糊涂了:“世上哪有那样的作物?”

  “蕃薯,听说过没有...”

  “呃...恕罪臣孤陋寡闻...”

  崇祯转头对王承恩吩咐:“立即安排人,去给朕找一个人,叫徐光启...”

  ...

  阿济格下落不明,晋商送来的粮食竟然掺杂了大量的毒药,泻药..

  上万大金勇士被毒死,几万人拉肚子!

  皇太极面色苍白。

  一举击溃遵化明军已是妄想。

  不得不下定决心,集结因为扎营地较远,没来及分到粮食没有拉肚子的大金勇士。

  让他们舍弃战马,翻山越涧绕过遵化城!

  抢粮!

  如果有机会,拿下三屯营。

  没机会就将那些分散在三屯营与遵化之间的百姓、牲畜全部带回来。

  遵化,

  明军凭坚城与建奴对峙。

  每日都有援军到来,多则两三千,少则千余。

  明知建奴缺少粮食。

  由于兵力与建奴相比仍然严重不足。

  孙传宗老成持重,无论建奴如何骂场。

  也根本不理睬。

  每拖延一日,对大明军越有利。

  骑兵是皇太极手中最锐利长矛。

  无法绕开遵化城,放弃战马让大金勇士翻山越岭也行不通。

  有火铳的明军是建奴的噩梦。

  粮食彻底断没了。

  建奴十万大军,已经完全失云士气。

  失去士气的军队,没有任何战斗力。

  退兵的提议开始在营中流传。

  撤退也不并容易。

  一旦被明军抓住机会衔尾追杀。

  十万大军也许就此彻底崩溃。

  “报孙督师,建奴分批退往关外!”

  “再探!”

  “今日,上万建奴出关...”

  “今天...又有万余建奴越过长城...”

  孙承宗皱着眉头:“看来,建奴正在有条不紊地撤退。”

  “要不要派人追杀?”

  “奸奴悍勇,原本出身于极寒之地,他们的士气没有你想象的那样快速崩溃。”

  “他们不是断粮了么?”

  “暂时断粮危机,反而能激发他们野兽般的勇气。”

  面对热血沸腾、神情激昂的前来请战的将校们,孙传宗根本不同意一兵一卒出城。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