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明末这个皇帝不靠谱

第1章 当皇帝的滋味不错

明末这个皇帝不靠谱 横霸 3428 2024-11-15 07:01

  御书房门外。

  随侍太监怀抱拂尘,在寒风中冻得直哆嗦。

  终于听到万岁爷的声音:“王承恩...”

  呼哧...

  叫王承恩的太监,将流出来的清鼻涕咻的一声吸了回去。

  推开门小跑进屋下跪:“万岁爷...皇后刚派人送来了莲子羹...”

  “朕脑袋刚才被书柜门夹了,好多事记不起来...”桌案后的万岁爷声音显得有些痛苦。

  “万岁爷,奴婢这就去宣太医......”王承恩赶紧从地上弹起。

  “迟些再宣,先给朕弄些吃食来。”崇祯无奈,别人穿越带系统,自己啥都没有,要不是从面前奏折判断出现在是崇祯二年。

  他连面前这太监是谁都不知道。

  “是!”王承恩一溜小跑出门。

  很快,领着提食盒的小太监进屋...

  王承恩腆着笑脸,从食盒中取出一盘一盆一盅。

  崇祯直接看傻眼…

  一道水煮白菜豆腐...

  一道蛋花汤...

  连油花花儿都没有!

  另外的一小碗想来该是皇后送过来的莲子羹。

  史书记载,堂堂大明崇祯帝,一日两餐,每餐一菜一汤,衣服带补丁。

  竟然是真的?

  趁王承恩不注意,低头看了看身上龙袍...手肘后边,真有补丁...

  “皇后驾到...”小太监在门外低呼...

  跟着,一群宫娥拥着一个眉眼如画的素妆少女走进御书房。

  皇后?

  是个少女?

  ...哎呀...

  古装年轻版刘菲菲么?

  崇祯愣神,王承恩弯腰拱手:“奴婢参见皇后娘娘...”

  这就是崇祯的皇后?

  周皇后?

  崇祯的老婆...?

  不对,是自己的老婆!

  一股刺骨寒风顺着大门吹进屋,直接透衣襟鼓龙袍。

  崇祯不由得打了一个哆嗦。

  回过神来,心里忐忑,尽量保持语气平静:“皇后...你来了...”

  “陛下…你呆在书房闷了半天,是不是又遇到烦心事?”周皇后笑靥如花,快步走到朱由检身后,伸手轻揉崇祯双鬓,侬声软语:“国事操劳,也要保重龙体啊...”

  感觉滑腻指肚在额头轻揉滑动...不揉还好,这来回轻揉,朱由检直接懵了。

  曾经…未来的神仙姐姐给自己按摩?

  受不了,真的受不了。

  崇祯大脑里瞬间一片空白。

  直到坐在御书房皇帝临时休息床榻上,崇祯脑袋仍然处于茫然状态中。

  女人的安慰是最大的慰藉。

  荒芜的青涩田地,须得死命耕耘。

  娘的...带助力,第一次经历,终于回过神的朱由检…尴尬了。

  朱由检的心中很是焦虑,他不知道原本的这具身体以前能坚持多久。

  ...

  离开御书房,浑身软绵绵的周皇后眉头紧皱,总感觉万岁爷...哪里不对劲。

  皇后总算走了...

  崇祯慢慢恢复神智,脸色却阴沉得吓人。

  敦伦时竟然有观众,那个藏到角落记录起居注的狗太监全程记录...

  神仙姐滋味...当皇帝的待遇真好。

  “今天什么日子?”崇祯问正侍候自己更衣的王承恩。

  “启禀陛下,今天十月三十。”

  十月三十?

  你.妈,就是今天?

  十月最后一天?

  没记错的话,就是今天,卑鄙的皇太极率十万大军借道蒙人哈喇慎部绕道千里,突袭大明长城喜峰口!

  读者老爷们穿越都有个缓冲期,我他妈穿越第一天就遇到己巳之变...

  崇祯气急败坏:“传旨,宣内阁辅臣、六部、九卿、诸国公到文华殿议事。”

  夜已深。

  奉旨入宫的一众大臣们向相熟的宣旨太监打听。

  太监们也是一脸懵逼。

  皇帝陛下这么晚召集群臣,肯定不会是一起喝酒赏月。

  几十支牛油烛光闪耀,文华殿内仍然光线昏暗。

  一众身着朝服的大臣们参拜完毕。

  高坐龙椅上的皇帝陛下直奔主题:“兵部可有收到蓟镇急报?”

  兵部尚书王洽赶紧出列:“启奏陛下,近年来,蓟镇一直平稳无事,未有急报。”

  崇祯心里着急,又不能说自己提前知道历史。

  只得似漫不经心继续这个话题:“都说说,建奴有没有可能,绕开关宁锦防线,借道蒙古,奇袭蓟镇要隘?”

  内阁及六部众大臣、公卿们听后都是一愣,然后全都笑了。

  陛下的脑子是不是被门夹了?

  “陛下多虑了,建奴若想绕道蒙古,便需奔袭千里草原,他们不可能做到!”内阁首辅韩爌捋着胡须皱眉。

  “没错,蓟镇以北的蒙古哈喇慎部,是我大明藩篱,他们决计不会让建奴大军通过...”吏部尚书补充。

  “如果建奴真的入寇,兵部此时应该早已收到烽火急报!”兵部尚书王洽捋着胡须语气十分笃定。

  “马上就要进入冬季,只傻子才会这么干...”户部尚书直接嗤笑。

  说话语气,就差说崇祯的脑子是不是进水了。

  内阁首辅认为不可能,六部中有三部也认为不可能。

  按内阁惯例,此事就此定调。

  其他大臣随即纷纷附:“建奴长途奔袭,他们哪里来的那么多的粮草?”

  “蓟镇防线倚靠长城,有重兵把守,建奴的骑兵想要突破关隘,谈何容易?”

  “奴酋皇太极若敢孤军绕道千里奇袭蓟镇要隘,我大明众军士将让他们来得去不得。”

  在座的都是大明的肱骨重臣,学识、才干,都是最顶尖的。

  见大臣们都这样说,崇祯心中苦涩。

  这些蠢货,根本没有丝毫危机感。

  文华阁内哼哼唧唧一片喧嚣。

  有御史高声指责皇帝不务正业。

  有相互之间约酒,组诗会...

  有低声嘀咕改日逛教坊司下设的各楼院阁...比拼战果。

  更有甚者,抱怨崇祯大半夜招大伙来,影响耕田。

  话题很快开始变得乱七八糟...

  崇祯第一次经历这种场面。

  心里叫苦,一时间想不出该如何让这些大臣相信自己。

  旁边轮值太监王承恩察言观色,万岁爷处境尴尬。

  赶紧大吼:“退朝!”

  文武官员低声嘀咕抱怨万岁爷杞人忧天,排着队依次往外殿外走。

  殿外隐约传来一道声音:“军部急报,八百里加急...”

  “军部急报,八百里加急...”声音愈来愈近。

  八百里加急,意味着发生了天大的事情。

  一众大臣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不多时。

  一个小太监双手高举着粘了鸡毛的火漆信封,万着小碎步跑进文华殿大门。

  已经站起来的朱由检心里陡然一沉,强烈的不详预感。

  这么晚八百里加急!

  必定是建奴入寇!

  该来的总究会来!

  真如史所载。

  小太监在出门的群臣中左冲右突,来到兵部尚书王洽前方:“十万火急!”

  王洽接过信件,快速撕开火漆,抽出来扫了两眼。

  猛地大喝:“蓟镇急报,转呈陛下御览!”

  蓟镇真出事了?

  已经走出大门的群臣,赶紧往回走。

  好一阵骚动后才重新列班站定。

  崇祯虽然很清楚八百里加急信封中的大致内容。

  心里仍然开始狂跳。

  淡定,一定要淡定。

  王承恩小跑着从王洽手中取过急件,双手高举过头递给崇祯…

  崇祯连看都没看,直接吩咐王承恩当众宣读。

  “十月二十九,奴酋皇太极亲领十万大军,取道蒙古,以哈喇慎部为先锋,突袭龙井关和大安口!”

  “二十九傍晚,破喜峰口,突入长城之内…兵锋逼向遵化,三屯营…”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