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人在大秦造反,开局抓了祖龙

第196章 通过科举制度,严查会稽郡

  官员先是对赢政刚才的说法表示赞同,然后又提到君主应该如何做到更加贤明,从而让臣子更加清廉。

  从头到尾没有提到过荐官制度以及荐官制度的缺陷,这明明就是政治问题,可是他却大谈特谈个人操养。

  要是像他所说的每个人都有素质的话,那还需要制度来规范人的行为干什么呢?

  嬴政并没有多说什么,等到那人完全说完了才让他回去。

  有了这个先例,在场的其他人也产生了想法。

  王绾和冯去疾先前安排的那些人轮流站出来说话,套路也是和先前一样。

  先是对嬴政所说的表示赞同,然后对荐官制度里的缺点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案。

  这些是冯去疾和王绾昨天准备好的,用来表明自己态度的一个办法。

  他们自然是会听嬴政的话,但是心中却并不认可科举制度,这也代表了大部分贵族的态度。

  “诸公所言甚多,可却只字未提真正的重点,依我来看,荐官制度早应该消亡。”

  “陛下统一六国,诸多事早已与先前不同,不如就此将荐官制度彻底推翻。”

  在这种情况下,张策懒得跟他们说那么多,扯嘴皮子的事情是最不屑的。

  张策往前走了一步,随后躬身行礼。

  “陛下,臣也有事要奏,众人皆知荐官制度背后的危害,更何况此制度早不适用于如今的大秦,莫不如就此废除。”

  “臣这里有一新制度,陛下可愿听臣一言?”

  底下的大臣心头一震,他们都知道,接下来便是今天最重要的事情。

  “说。”

  嬴政点了点头。

  张策这才开口说道。

  “此制度臣愿将其称之为科举制度,臣觉得,若要选拔贤才得需采用考试而非是举荐。”

  张策将准备好的台词念了出来,他今天在这里提出这些,本来就是要作为科举的发起者而出现。

  这一番言论讲述了科举制度的意义,以及该如何进行施展,还与原先的荐官制度做了一个对比。

  张策刚一说完,嬴政便点了点头。

  “好。”

  不过不少官员立刻站出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大谈特谈荐官制度已经百年有余,同时提到科举制度里的一些弊端。

  有一些官员的言辞激烈,有一些又说的比较委婉,总而言之表达的意思都差不多,就是不断的贬低科举制度。

  荐官制度都用了这么久,那就继续用下去呗。

  “诸公心中明知荐官制度的危害,为何却还要如此凑合?”

  张策笑着反问了一句。

  “诸公若是愿意凑合,那请说说该如何解决这荐官制度后面的危害?”

  说着,张策将萧何提供的一个册子拿了出来。

  “此乃我从萧何处所得,其中记载了会稽郡郡守殷通,私自增加徭役,长期剥削百姓,将秦朝的法律视为无物,甚至与楚国余孽勾结,还请陛下一阅。”

  嬴政拿到册子,略微的看了一遍,然后就丢给了旁边的王绾。

  虽然这个册子张策和嬴政都看了好几遍,但是其他人都没看过。

  在他们的眼里,中饱私囊的事情谁没干过,压根没放在眼里。

  册子里记录了殷通改变当地的赋税和摇役,同时还将秦国兵制式的武器和铠甲卖了出去。

  会稽郡上上下下所有的官员串通一气,会稽郡显然成为了他一个人的天堂。

  至于事情为什么一直到现在才爆发出来,那也是因为利益牵连太广了。

  张策是知道会稽郡里发生的事情的,也知道项家一直都心怀不轨,但是如今张策没有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去除掉他们。

  张策看了看王绾,王绾毕竟在朝堂里呆了这么多年,心里虽然很震惊,表面上却没有表现出来,看完之后就递给了旁边的李斯。

  李斯看了之后又给了冯去疾。

  然后继续传阅下去。

  “会稽郡的事牵连甚广,此次由张策去将会稽郡的事情调查清楚,顿若一道去辅助,众爱卿对此事可有异议?”

  实际上这件事情都不用调查,就册子上记录的这些都足够殷通死个八百回。

  朝堂上的大家也都明白,张策就是想把这件事情跟荐官制度扯上关系。

  虽然这可能有一些强词夺理,但这也是事实。

  “由荐官制度而诞生的贪官污吏数不胜数,若不能将其严查到底,将是我大秦之毒瘤。”

  “如今,只知会稽郡如此,又怎知天下有多少个会稽郡呢?”

  “陛下,由此可见,荐官制度实不可行,臣恳请采用科举制度,废除荐官制度。”

  张策说完之后,便躬身行礼。

  嬴政点了点头。

  “准。”

  一直到此时,才算是已经完成了先前定好的步骤。

  毕竟大朝会的时间有限,不可能将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完。

  接下来便是要定下究竟由谁负责科举制度,有哪些人参与其中,这些都需要嬴政亲自来任命。

  在任命完了之后才是正式的开始筹备,筹备完成之后才会进入推行。

  接下来又说了一大堆废话,才结束了大朝会。

  群臣离去,张策被嬴政单独留了下来。

  “坐吧。”

  嬴政此时已经坐了下来。

  过了许久嬴政都没有开口说话,按道理来说他应该不会无故的留下自己,所以张策也就率先开口了。

  “父皇今日将我留下来,是所为何事?”

  张策开口问了一句。

  嬴政抬头看了他一眼。

  “宗室准备好了,你且准备准备认祖归宗。”

  嬴非选好的日子在三天后。

  在嬴政的心里,始终觉得只有张策真正认祖归宗了,才是他名正言顺的儿子。

  张策听完嬴政的话,心中并没有震惊。

  他早就知道嬴政要公布自己的身份,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

  可无论怎么样,他都是嬴政的继承人,这个是不会改变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