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人在大秦造反,开局抓了祖龙

第40章 扶苏重回陇西,祖龙彻底放弃这个号

  张策看过之后,嬴政便笑着问道。

  “你觉得他写的如何?”

  张策摇了摇头。

  “不是很好。”

  张策自然没有嬴政看的透彻,可是依旧如此觉得。

  “哪里不好?”

  嬴政再次问道。

  “曾经三皇五帝都未曾做到之事,陛下已经做到了,自然不能拿三皇五帝之事再来说教。”

  张策实在不明白儒家的脑回路,听了他的话,嬴政也愣住了,原本还以为他会说出什么振聋发聩之话,却没想到只是在为自己出气。

  可是这些话反倒是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就单单是车同轨、书同文、国同俗,嬴政便已可功盖五帝。

  赢政将奏折放到一边。

  看到嬴政的反应,蒙毅显然也明白了什么,这是嬴政对扶苏彻底失望了。

  原本这一切就是在蒙毅的预料之中,分封制无论如何都已经成为了过去。

  现在的大秦正处于百废待兴之际,嬴政是绝不可能接受所有企图大秦重蹈周王室覆辙的思想。

  嬴政的成就使他不愿看到自己的王室后代如同周王室后代一样。

  早在称帝之时,嬴政便已经说明了自己的志向。

  暂且不提能不能实现,毕竟这也是他一直致力于实现的事。

  已经有无数人劝过扶苏了,包括蒙恬、蒙毅以及孟西白三氏,可是依旧无能为力。

  蒙毅眼睁睁看着扶苏葬送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如今的嬴政,怕是已经对扶苏彻底的失望了。

  从此以后,长公子扶苏怕是再无复起之可能。

  “驱散学子,处死淳于越,至于长公子扶苏,便让其回陇西去吧!”

  嬴政摆了摆手,对着一旁的蒙毅说道。

  蒙毅还是叹了一口气。

  索性是让长公子扶苏回到陇西,毕竟蒙恬也在那里。

  张策原本以为,按照嬴政的性格,扶苏二次触犯定会让嬴政对其深恶痛绝,即使是将其流放岭南张策也并不会觉得意外。

  历史上,扶苏到陇西之后,可是至死都未曾回到咸阳。

  只是现在能够回到咸阳,张策也不知是为何。

  可是扶苏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嬴政和扶苏之间最大的冲突就在于扶苏不能理解祖龙,甚至试图让嬴政改变。

  在嬴政的心里,扶苏现在已经彻底的离开了继承人的名单。

  之所以还让他继续回到陇西,也是因为嬴政的心里已经开始打算为张策铺路。

  扶苏没有抓住嬴政给的这次机会,所以嬴政必须得做其他的考虑。

  若是现在将扶苏流放到岭南,或者是直接宣判其政治死亡,定会引起政治上的动荡。

  只有让扶苏处于一个半死不活的状态,让其支持者继续支持他,才能更好进行接下来的计划。

  张策倒是没有想这么多,只是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参与了这一切。

  蒙毅拿着圣旨离开皇宫之时,看着眼前这一幕的扶苏,显然已经明白了结果。

  淳于越从地上站了起来,看向旁边的学子。

  “大家都散了吧。”

  这一刻,淳于越的眼中竟然轻松了起来。

  不过依然有一群人依旧选择站在淳于越和扶苏的身边。

  “这是不走了?”

  蒙毅挑了挑眉问到。

  可是依旧没有人说话。

  淳于越将自己的手举了起来,示意蒙毅可以将自己带走。

  扶苏看了一眼自己的老师。

  “公子不必伤神,我已年过古稀。”

  淳于越笑了两声。

  扶苏倒是并未沮丧,只是眼神坚毅的看着蒙毅。

  “父皇怎么说?可有看我的奏折?”

  蒙毅点了点头,在沉默了许久之后露出了一丝笑容。

  “公子,你还是回陇西吧。”

  扶苏没有说话,看着自己的老师远去。

  这是老师用生命为他换来的一次机会,可是他依旧没有把握住,内心不由得产生了一丝迷茫。

  从现在开始,他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

  第二天,扶苏便离开了咸阳,最终也没能够见自己的老师最后一面。

  他知道,这一次只要自己愿意低头,就可以抓住这一次的机会,可是没有办法,他不愿意接受。

  蒙毅倒是无所谓,只不过那群支持者对扶苏还是有些失望。

  又过了几天,淳于越被斩首示众。

  胡亥的府邸内,胡亥一个人陷入了狂欢。

  即使是现在,扶苏已经离开了好几天,他依旧是不可置信。

  尽管李斯已经将这件事情说的天花乱坠,可是胡亥心里还是认准了一件事,只要扶苏愿意低头,楚君之位绝对就是扶苏的。

  胡亥也是没想到,这个世界上竟然真的有扶苏这么傻的人。

  他不能够理解扶苏这么做的意义为何?

  现在已经是扶苏第二次放弃机会,又让胡亥能够有机会站出来。

  和第一次的时候不一样,这次失利定然会引起扶苏支持者的动荡,并且扶苏本人也会失去竞争的机会。

  胡亥甚至已经开始幻想蒙家和孟西白三氏开始支持自己的场景。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曾经扶苏带给自己的压迫感太强了,只能坐在那里干巴巴的等。

  另一边,经过一段时间学习的张策已经熟练掌握了基础的军事理论,并且开始将自己了解的一些现代化训练方式融入这个时代的军队。

  同时还进行了一些改动,保留其优点,在团结性和一致性等等更是下了极大的功夫。

  因为之前在琅琊已经有了经验,所以这一次训练起来张策并没有觉得很难。

  在其中挑选出一部分人担任小头目之后,再进行分部管理。

  张策要求每一个小头目进行相关的记录,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开一次会议,对所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

  虽然他们都是十三四岁左右,但是因为是老卒们的后裔,所以军事基础也并不差。

  在每一次张策进行集思广益的时候,总能带来一些帮助。

  并且他们的纪律性和服从性也是要高于常人,从小就玩当兵打仗的游戏,比什么都不懂的农民要强许多。

  更何况,张策也不会缺了他们吃喝。

  不过一千多人每天的消耗量也很大,但是他们的消费都算作了大秦的正常军队规格。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