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谁说需要抄书,直接印不就行了!
王翦点了点头,正准备再说些什么,李信却直接将门关上了。
张策站在旁边,听着王翦与李信之间的交谈,心中满是疑惑。
“为何李信的子孙后代还需要保护呢?”
张策记得李信其实也是有后代的,而且在一个小地区也有不小的势力,后代的李广也是李信的后人。
王翦摇了摇头。
“我这么跟你说吧,大秦有军功进爵制度,若是打仗打赢了,自然是有赏赐的,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制度叫做战败追责。”
“之前樊於期背叛了大秦,就是因为担心大秦会追责他战败了两次的事情,军功进爵制度也并非是简单的奖励制度。”
张策皱了皱眉。
“可是李信当初失败了,不是因为后方叛乱吗?”
王翦也与张策讨论过许多次李信战败的原因。
其实,如果在那个时候已经有了马镫和马鞍的话,恐怕李信也不会战败。
就是因为后方的叛乱,所以李信前后都顾不上了。
若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恐怕当初就已经荡平了楚国。
张策也觉得在这场战役当中,其实李信的问题不是很大。
原先李信也是逢战必胜,大家也都知道,项燕在对李信战斗的过程当中,几乎是没有还手之力的。
如果没有昌平君的叛乱,当初的李信怕是早就已经踏平了楚国的国都。
就是因为后方叛乱,所以李信调转了行军方向,这才导致葬送了秦国的二十万大军。
只不过,这个事儿其实和李信没有太大的关系。
昌平君本来就是嬴政派过去的,出了问题,怎么能赖到李信的头上呢?
“他当时年少一身傲骨,所以自然也惹得许多人眼红。”
王翦笑着说道。
毕竟当初李信最猖狂的时代,张策并没有亲眼见过。
那个时候,蒙恬和王贲都只能做李信的副将。
虽然嬴政也不太相信只需要用二十万大军就可以灭掉楚国,但是李信都那么说了,嬴政也愿意相信他一次。
当时的李信,确实是处于时代的顶尖,带着二十万大军,也确实将楚国打得落花流水。
只不过后来遇到了变故而已。
也是因为李信先前太过于狂傲,所以树敌不少,甚至王翦都有些生他的气。
当初李信战败了之后,嬴政甚至请了王翦好几回,王翦才答应愿意出兵。
嬴政实际上也觉得李信用二十万大军有点悬,只不过李信自信满满的说自己绝对可以。
而且还一副不把王翦和项燕放在眼里的样子,导致王翦都气的不行。
后来在出兵的路上,王翦这才反应了过来。
自己真是好大的面子,居然要让嬴政出面请三次。
发现自己错误的王翦连忙不停的给嬴政写信,生怕嬴政记着这次的事情,到时候即使是打了胜仗回来,恐怕也没什么好果子吃。
“若是你见过当初的李信,你便不会说出这样的话了。”
王翦回头看了一眼李信的府邸,眼神中充满惋惜。
当初王翦打败楚国之后,回来之时还特意去找了一趟李信。
不过看到李信的样子,他也得瑟不起来了,那个时候的李信简直一心求死。
实际上王翦也知道为什么李信会失败,若是没有那时的意外,恐怕李信真的可以用二十万大军拿下了楚国。
所以说,王翦也并没有赢。
更何况,秦朝的律法有规定,千人将者是不可临敌的。
不过,李信却没有把这个当做自己身上的枷锁,嬴政宠幸他,所以他的帅旗总是与大军一起进发。
“当初这家伙傲气的不行,也是因此得罪了不少人,后来陛下不在宠幸他了之后,那些人自然是逮到了时机。”
“若不是因为担心陛下有一天还会想起他来,恐怕如今他的儿子早就已经死在关外之地了。”
“他始终惦记着他身上所背负的二十万秦军的命,所以这才颓废至今。”
“我也只有答应他会替他保全他的后代,他这才愿意教授你。”
王翦笑着解释。
张策仔细想了想,若是真如王翦所说,那李信确实是狂傲至极。
不过,有李信那样的履历,如此狂傲也是可以理解的,若是换作其他人,恐怕只会比他更加的狂傲。
再加上嬴政信任他,宠爱他,他也有可以狂傲的资本。
因为王翦对李信的评价,所以张策也开始正视起了李信。
实际上,后代在历史书当中提起李信,都是将其作为王翦的陪衬。
为了衬托出王翦的沉稳和大局观,通常会将李信作为一个反面教材。
如今,王翦也亲口承认李信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和王翦一起相处了这么久,张策也清楚王翦的实力,确实称得上是战国的四大名将。
如今,这样的一位名将对李信也是赞不绝口,可见李信的能力到达了何其恐怖的地步。
“我记得原先你同我说过,你也想去陇西直面匈奴?”
王翦笑着问道。
张策点了点头。
王翦沉思了片刻,便开口说道。
“我觉得,如果你想去草原上打仗的话,李信的战斗风格会更加的适合你。”
“如今我所能教授的东西你都已经学完了,而且我更加注重稳重,在草原上我这种办法是不合适的。”
“若是你当真去了,也只能如同现在的蒙恬一样,蒙恬将大军驻扎在陇西,每当匈奴进犯的时候,也能稳扎稳打的拿下,只不过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若是想在陇西取得军功,这样必定是不行的。”
之前,王翦便和张策讨论过这个问题。
此时的大秦还没有足够的实力解决匈奴的问题,虽说已经有了马镫和马鞍,但是他们对于成建制的骑兵还是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
虽说前面几次运用了马镫和马鞍,出敌制胜,打得匈奴措手不及。
但是匈奴吃了几次亏之后,便立刻改变了自己的战术,后面蒙恬也占不到什么便宜了,只能够继续回去修筑长城。
若是打不过的话,匈奴也跑得过,他们可以选择战斗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即使后面到了汉朝,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