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昀深深看了一眼躺在床上,就连动动手指都困难的老皇帝,不愧是能让萧利峰都俯首称臣,压的他只敢在自己死后才作祟的人,老皇帝的心机简直可怕,而且无情。
“父皇您的意思是我若是不能胜任,恐怕这皇位只会成为我的催命符,在皇位的厮杀之中,我会死在别人的手上,而这江山也会落在别人手中?”
虽然心里早有答案,但赵昀还是忍不住问了出来。
老皇帝轻轻点了点头,叹气道:“昀儿,莫要怪为父,我是一个父亲,自然要为你负责,可同样我也是天子,要为天下百姓负责。”
“如果你不能证明你能有能力管理好这天下的话,那么这祖宗基业,就让他就此消散也不无不可,总不能因此让生灵涂炭吧?”
赵昀心中顿时对老皇帝有些佩服了。
他或许不是一个好父亲,但是身为天子,他确实已经尽到了自己应尽的责任。
“父皇,儿臣并不怪你,那儿臣现在是否已经有资格真正从你手中接过这天下权柄了?”
赵昀低着头轻声开口。
老皇帝欣慰的笑了笑:“当然,昀儿,这段时间你的所作所为,周佛都已经告诉我了,你不仅做的够好,而且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料!”
“昀儿,就在我躺着的这张床下,有一块儿地砖,有一点点轻微的裂痕,不仔细看看不出来,现在你找出那块地砖把它拉开,里面有一个锦盒,其中是你想要的东西。”
赵昀神情一怔,随后急忙按照老皇帝的吩咐,爬到了床下开始找了起来。
不多时赵昀就找到了那一块肉眼几乎看不到的写入发丝的带缝儿的地砖,然后赵昀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他给撬开,最终从下面找到了一个暗红色的锦盒。
拿到锦盒之后,赵昀爬起身来,当着老皇帝的面把它打开了。
“父皇……这是??”
锦盒里面静静躺着一枚像是玉石雕刻而成的,有沉重之感的绿色玉石。
这块玉石上有奇怪的凹槽和凸起,大概的形状,是一个龙形,尤其是龙头处的花纹,雕刻得更加细致精美。
赵昀估计成了前身秦王的全部记忆,尽管如此,他也从未见过这东西。
“昀儿,这是龙符!”
“你应该看出来了,这东西并不是完整的,除了龙符,还有一枚虎符,二者合一便是一块完整的独特的兵符,龙虎合一的兵符,在大隋可以调动任意数量任何地方的士兵。”
赵昀嘴巴张得大大的。
在大隋生活了这么多年了,他怎么没听说过这玩意儿,难道是因为秦王之前对军队之事不怎么感兴趣的原因?
惊讶过后,赵昀又稍皱了皱眉头:“父皇,难道有了所谓的龙虎兵符,京防三营的士兵,就会乖乖听话了吗?”
“况且这只有一半而已,另一半又在哪里?”
老皇帝摇了摇头:“当然不会那么简单,如若皇权稳固,这龙虎兵符,谁敢忤逆?”
“不过如今风雨飘摇,帝星明灭,纵然有了龙虎兵符,可没有军权再背后支撑,这也就是两块破石头而已。”
老皇帝所说正是赵昀心头所想,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真要造反,你以为拿出两块破石头就能操控士兵了?
“其实这龙虎兵符除了号令我大隋的军士之外,他还跟我和一个人的约定有关。”
说到此处,老皇帝的眼神变得飘忽了起来,似乎在记忆深处回忆着什么。
“你应该听过杨重山吧?”
半晌后,老皇帝口中飘来了这么一句话。
赵昀立刻点了点头。
“我大隋军神之名,谁人不知?”
杨重山是大隋军中的传奇,是大隋子建朝以来军中威望最强盛的人。
杨重山的父亲是前朝的定国公,当时的皇帝,也就是赵昀的爷爷,是一个马背上杀出来的皇上。
大隋西边国境,是茫茫的大漠与草原,那里生活着残暴凶狠的匈奴族人,赵昀的爷爷在位期间,匈奴时常劫掠大隋边境的周边城市,而且若有机会破城往往会实行血腥的屠城之举。
大隋煌煌天威自然不会任由人亵渎,于是在与匈奴交战的过程中,在血与火的历练之中,诞生了不少威名赫赫的凶人,定国公就是其中之一。
定国公已然是传奇般的人物了,曾数次挡下匈奴的叛乱,拯救无数人与水火之中,更是数次率军反击匈奴,算是打出了大隋的威名。
不过荒漠草原等平地,骑兵的优势可以发挥到最大,而匈奴天生便是生在马背上的,弓马之术极其的娴熟,而且因为是游牧民族,可以说是举国皆兵,随便拎出来一个中年男子,就比寻常经过训练的大宋士兵还要强悍不少。
而且匈奴的国土环境过于顽劣,他们一直渴望着能够入侵大宋,夺取这富饶的土地,入侵一直没有停止过,奈何有定国公坐镇,二十多年匈奴愣是没有在定国公的手下在攻破过一座城池。
不过人都有力穷时,在一次寻常的平叛过程中,定国公身中流矢,不幸死去,在他死后,赵昀的爷爷根据他生前的功绩才给他加封为定国公,而且是世袭爵位。
本以为没了定国公,匈奴很快便会卷土重来,成为国之大患,没想到短短三年时间,定国公的儿子,如今的宁国公杨重山,异军突起。
宁国公杨重山不仅跟其父一样骁勇善战,而且精通韬略,对兵法的运用出神入化,在十年时间不止成功防御了边境,而且曾一度率领大军杀进了匈奴所在的茫茫大漠,让无数匈奴人闻风丧胆。
如果不是因为匈奴国部族常年游猎,部落没有固定位置,王廷又在荒漠极深之处,或许当初宁国公就能一举攻破匈奴的王庭,把这一支民族从这个世界上永远除名了。
尽管如此,那些匈奴还是迫于宁国公的威慑,不知道给大隋送了多少金银财宝,俯首称臣!
十年的征战,死在宁国公手上的匈奴何止百万?
后来西方平定,宁国公不知为何放弃了权势,回到了京城,及其低调的归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