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一南一北
反正都是要找稻米种子,一南一北,双倍的寻找就是双倍的成功。
山东岭南两地行脚商们仔细听了嬴封的要求。
大家都拍着胸脯保证:只要有这种米,他们就一定会到处打听,帮老板找到,待到明年就给嬴封送来。
毕竟这罐头销售线一旦铺开运转,一年年就会持续不断延续下去了。
事情一件件解决,每件事便慢慢的往好的方向健康发展着。
首先是牛痘。
太医署的人,每天都在以极高效率接种着长安百姓。
除了之前感染的那些不幸者,在往后的日子里,便鲜少听到有人死亡的消息了。
这就说明疫情局势已经得到良好控制。
而且在朝廷的授意下,太医署配合京城守卫部队,派出了一只八百人的队伍,快马赶往周边及别处的天花感染区域。
这些人胳膊上,都小心翼翼保留着牛痘疱疹,待到目的地之后,便可直接取液给人种痘。
届时月余时间,便可控制住全国各地的天花疫情。
这些消息,便成了长安城每日百姓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最让人期待的,便是一只近百人的精锐羽林组成的队伍。
这支队伍日夜兼程快马朝思邈大师所在的最西南的安西南诏一带。
据传回的消息说,在那边天花最严重的地区,就连思邈大师的弟子们,也不免中招感染天花。
女皇陛下如今年岁渐大,便时常犯这气疾,也就思邈大师能治好。
若是连思邈大师感染了天花,那可是件不得了的事。
所以派出这百人队伍,不仅是为天花严重地区送去良方,同样还有保护思邈的意思。
百姓在种痘修养期间看热闹看的开心,给平淡生活增加乐子。
但嬴封这里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原因无它,这七八百人的队伍,又顺走了嬴封好多酒精!
最过分的便是这羽林军,直接拿着女皇陛下的手谕,要嬴封提供几百斤的酒精带路上。
这是酒精不是酒,要这么多难道要拿去喝嘛?
嬴封自然是不答应,就说没那么多酒精没得办法。
然而碰了一鼻子灰的羽林军小队长神通广大,第二天又给了嬴封两封文书。
一封是女皇陛下自不必说。
可另一份是景鸾公主的,这是啥情况!!
看完信件之后,嬴封长叹一声,不得不又收购一大批市面白酒,装模作样弄了一天才又给他们装满了好几百个酒葫芦的医用95%酒精。
才把这些羽林军安稳送走。
两封文书倒是内容简介。
女皇陛下允若嬴封,接下来待到天花事件平息后,她会宴请天花事件中有功有贡献之人奖励赏赐。
嬴封不仅有赏赐,他家的二娘食肆还将负责整个筵席的招待。
能以民间料理进入皇宫做好吃的给女皇陛下,这可以算是莫大殊荣。
嬴封怎能不答应。
并且女皇陛下还含蓄暗示的提出:待将来嬴封娶了景鸾公主,陪送的嫁妆,更不会让嬴封吃亏。
好吧。
未来丈母娘都这样交心偏爱了,他嬴封还能苛求啥。
至于景鸾公主送来的信,便是另外一种锐利气质。
她在信中言明,这批羽林军在往西南去时,会稍微绕道在她驻点雄州略作休整。
这几百斤的酒精中,大约有四分之是她需要的。
读完这么务实的信,嬴封哪还敢有什么牢骚。
给给给!
他们要多少给多少。
反正淘宝上这500g的瓶装医用酒精不过四五块。
算算也就一文钱。
未来丈母娘未来老婆都这么说了,不听不是男人,不听不是好夫君啦!
牛痘事件渐渐缓和之后,另一件国之大事,便陆续要提上嬴封的日程了。
既然天花事件渐消,都种了疫苗不用再担心。
接下来要面临的秋收事宜,便让众人的精神再次紧绷起来。
国家根本就在秋收之后的赋税。
健康充足的赋税,是国家稳定的基石。
嬴封身为县尉,这赋税事,便是诸事之中最重要的事。
九月中下旬。
嬴封便已经在城内外组织着人手进行税收工作。
根据户数和具体人口数,他需要征收的除了租庸调之外,还有地租和户税。
租庸调就是家里有几个男人,就要交每个男丁固定的税钱。
古代男的才算丁,才算人,需要交税。
女人不算丁,不算人。
地租就是有多少国家的地,你就得按面积交税钱。
上面两个都是固定的钱,除非土地或人口有变动,教的钱才会变,否则便照旧。
唯一有变动的就是这户税。
户税就相当于按后世的户口户主划分。
这税就有些麻烦,还细分为大税小税别税。
还得根据当地县州分摊到的数额进行划分。
嬴封也不是上官,只是个小小县尉。
用俗话说就是只是个办事员,上面老爷怎么说,他就得怎么做。
因此,在等待百姓秋收未结束的这段时间,他就在衙门里,对上面长官下达的各项命令,进行归纳整理。
待收税时,便能直接用整理好的现成数据干活。
这也是嬴封的一个习惯。
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事,提前做好准备、想好本次学习要学的知识点、重点。
找准目的去干。
自然要比边干活边找数据,或者漫无边际学习,毫无体系目的,学到哪算哪,要效率得多。
不过,在查找丁户时候,嬴封发现一个很重大的问题...
他娘的没得纸?!
没得纸他还干哪门子活?
就像做算术题不给演算草稿纸一样,考你妹妹呢考。
“纸呢?咱们这么大个衙门,纸呢?”
嬴封问着旁边屋里的几位吏员。
“我们可是天子脚下的长安县呐?!”
嬴封感觉窒息一般。
那几名吏员你看我看你都是一脸为难。
其中一位年纪最大的络腮胡的石书吏站出来,开了口,
“嬴县尉,这事说来怪我,没打招呼,就擅自挪用了该你那份的纸。”
石书吏叹了口气,
“本来我们是不会占用你的,但大家见你每日里都在外头忙,衙门也坐得少,我们纸的份额向来紧缺,经常不够用...
所以有时候着急用纸,又找不到...就顺便来您这拿纸用,所以就用完了...”
石书吏他们原本还很高兴,这嬴县尉自从上任以来就挺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