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秦万年:我是祖龙亲儿子

第256章 解难

  “此子当初在凉州与陛下甫见面便初现不凡,又帮陛下解难,是老天派下我朝的祥瑞。恭贺陛下。”

  女皇神情肃穆,仪态庄严,正襟危坐,受了卢公公此礼。

  直把嬴封看得一愣一愣。

  也不知是古人拍马屁水平能这样上天入地超脱凡尘...还是他其实就是肺腑之言...

  身为当事人的嬴封感觉自己站也不是,行礼也不是...

  纠结了一下,嬴封决定还是继续开口说,

  “陛下,我话还没说完,我只是说纸免费,可原料不免费的...”

  “啊?!”

  “竹纸竹纸,自然是要用竹子做。”

  见女皇愣住,嬴封该说还是得说。

  做生意就是这样的,丑话说在前头,把必须要言明的事说明白。

  对自己对地方,都好。

  “我当初选在安乐坊造纸,本来就是想方便就地取造纸原材料。”

  但随着造纸量越来越大,现在造纸作坊的原料已经是花钱从别处买原材料了。

  嬴封纸不要钱,但原料他是无论如何都没法免费的。

  “所以我给全国各州、府、县免费供纸,就必须要当地收集竹子给我。这是我的唯一要求。”

  “当然,纸和竹子是按比例供应的,若需要更多的免费纸,等比例提供给我更多的纸便可。”

  嬴封会以合理嬴围的比例来收竹子。

  他既不想为了赚钱收太多竹,但也不能收太少,连人工费加工费成本都收不回来。

  想要生意做得长久,这是必须的长久之道。

  “此法倒也不错,那这第一批竹纸朕便先买了紧急送到各地,缓解眼下秋收赋税统计的问题。并以公文形式规定下去。”

  女皇陛下命人写了文书,让送去中书门下审阅盖章去了。

  反正现在还在秋收阶段,以紧急公文形式将纸送到各地,时间堪堪够用。

  嬴封告别女皇陛下,便前去工部,待会等公文下来,他还要和工部就各地送的纸张确定具体数额,方便将来的结款等事宜。

  花了将近一天时间办完这些事,嬴封离开宫城时,天色已临近黄昏。

  长安城内连绵不断的咚咚关门鼓声此起彼伏。

  嬴封走在回家的路上,看看天色,又望望城外庄稼的方向。

  在紧张的秋收季节,官府是不会在这时候添乱收税。

  都是等秋收完毕,才会开始工作。

  看天边圆朵的云朵形状,明天将又是一个晴朗天。

  嬴封寻思着,自己明天还是去城外看看百姓的秋收工作吧。

  来了大梁朝这么久,他还没亲身参与过秋收过程。

  可以观一观。

  第二天嬴封便赶着马车往长安城外的农庄过去。

  他身为长安县县尉,不仅城内,城外那一大块地方,也都是归他管。

  九月的日头很大,在太阳底下晒着的农民,忙碌的收割庄稼。

  田地里长的是粟米,也就是后世的小米。

  粟米麻这些都是缴税时要按份量上缴的。

  凡是有地的人,都必须要种。

  百姓们把收割下来的庄稼杆收集到一起后,还要一把一把的拿到脱谷桶里,用力摔打让粮食颗粒脱落然后收集。

  然后上交完给朝廷的那份,剩多剩少才是自己所得。

  农民一年到头,从春天播种照料一直到秋天收获,那是真的不容易。

  嬴封带着几名差役走在田间地头观察,走了一阵子突然听到前方有人的争执声随风传来。

  “走,去看看什么情况。”

  嬴封对身边的差役说了声,大家便快步往那吵闹地过去。

  “说好了今天大家一起帮我家打谷脱粒,你们怎么说就走?昨天前天都是我们在帮你,难道你忘了?”

  一个黝黑的庄稼汉挡在十几人面前,一副很气的样子。

  “我们没说不帮你,但是人家赵大家花了两倍的价格让我们先帮他家脱谷,对不住了!”

  那一小队的领头人抬了抬手,就要走。

  “可是本该今天就到我家了啊!”

  黝黑庄稼汉又气又急。

  “我家的粮食也不算太多,咱十几个人,抓紧干个一天,就行了啊!我听说过几天会有雨,这粮食可不能被浇到!”

  然而听了他的话,那十几个人无动于衷。

  “赵大家那好几百斤的粟米还没脱粒,人家也着急怕雨水浇。”

  领头人摇摇头,“我们也不是不帮你,就是先给人家弄好再回来给你弄。

  这雨也许迟下甚至不下也不好说,听说那钦天监的预测也不是次次都准,总之你先自己弄着就是!”

  这一小时人走得飞快。

  庄稼汉只是顿在地上抱着头,不停在念叨,“这下完了完了今年的收成全完了啊!”

  嬴封此时已经站在那人身旁,他对着那人说道,

  “不过是脱个粟米壳,你也不用这样吧,在去找别人家帮你干,赶在雨来之前,不就行了?”

  嬴封听的半天已经明白,应该就是这互助形式的脱粒,眼前这个厚道人之前只顾着帮人家脱粒。

  待到今天轮到他家时,却因为有人出高价,导致这人竟一个帮忙的人都没的境况。

  那庄稼汉用手掌抹了抹眼睛,苦笑一声,看了饭嬴封他们身上的官府衣服。

  “老爷你们大概不知道,若是没人帮忙,就靠俺自己用打谷桶,怕是五六天都干不完。

  俺们这村人口也少,就算想请人帮忙,都找不到劳力。”

  嬴封皱眉沉思。

  跟随的几名差役见状,以为嬴封想要帮这人,赶忙够凑到他身旁小声嘀咕着。

  “头,这种事真的帮不过来,您可能秋收参与的少了,其实这种事太普遍了,年年有月月有,见得多了你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嬴封却是摇头叹了口气,

  “我知道,我也没有要动手帮的意思,这种事,帮不完。”

  “只是,像打谷脱粒这么重要的事,关于到赋税能否按量上交,不会坐牢的事...”

  “他们为什么连个像样的农具都没有?”

  嬴封是真的无语。

  大梁朝没有电没有石油,开不动农用机械,嬴封能理解。

  可是那种木质脚踏打谷机,嬴封以前看过介绍落后农村的电视节目时,就见过那种只需要人力脚踏就能脱谷的农具。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