夙沙卫率领齐军很快便包围了莱国都城。
莱共公慌了,由于齐军来得突然,莱国尚未作好相应准备,怎么办?
王湫献计道:“主公,齐军统帅夙沙卫本就一寺人。齐侯既然让一寺人将兵,那必不会对我国痛下杀手。
臣以为,只需要派人求和,并献上重礼,齐军必定退兵。”
王湫所说的寺人,即宦官。
要说这个王湫也是一个人物,他此番话倒也不是关杜仙,但凡领兵出战,哪里可能会让一个寺人作统帅?
无非是给予一个警告罢了。
因为伐灭一个诸侯国这样的丰功伟绩,往往是要留给国君自己,或者公室宗亲、执政上卿等。
夙沙卫当然也知道这一点,如果自己真的率兵灭了莱国,那自己的这番功劳,肯定会让很多人心怀忌妒。
齐国国内那么复杂,除了世子光外,还有一大把公室宗亲,还有上卿高弱、国弱,以及主政大臣崔杼、庆封,甚至还有鲍氏家族、晏氏家族等大家族,怎么可能轮得到自己?
所以,夙沙卫自出征伊始便很清楚自己的目标定位:这一次,主公是让自己去亮亮相的,是去试探一下莱国的动静的。
讲白了,只是打个前站而已。
夙沙卫很客气地接见了莱国的使者,也很大方地收下了莱国呈献的厚礼:一百头牛,加上一百匹马。
然后,史料便记录了夙沙卫这种小人,收受贿赂后便罢师回齐国了。
如果没有国君齐灵公的指示,夙沙卫敢么?
史料无非再一次恶贬了一个宦官而已!
宦官,当时叫寺人,由于身上少了一些零部件,对那个毫发精血均受之于父母的年代来讲,必然要被人看不起的。
夙沙卫也是如此,这也导致了齐国历史上的宦官们,总是被带着贬意而载入史册的。
所以我们这里要说夙沙卫之所以接受莱国的贿赂并班师,那也是齐灵公的意思。
齐灵公去世后之所以被冠之以“灵”这个恶谥,其中有一个原因估计也是来自于这里:宠幸宦官,并收受贿赂。
但那是齐灵公身后的事了,现在的齐灵公很满意,一来给了莱国一点颜色,二来让自己的宠臣夙沙卫风光了一把。
那莱国呢?
莱国从此更加重视防备,尤其是加强与周边小国和东夷部落武装的联系。
不但莱国时时提防着齐国,东夷其他一些小国和部落也都在时时提防着这个时不时便要吞并邻居的齐国。
如棠国。
棠国是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国家,相当于就一个城池那么大,所以也称棠邑。
棠国也是天天担心被齐国吞并,虽然事实上已经是齐国的附庸国性质了,但见莱国被齐国欺负得可怜,便暗地里与莱国结成了军事同盟,共同对付齐国。
莱国国君莱共公心里对齐国恨得牙痒痒的,也一直盼望着晋国这样的诸侯联盟盟主,多出面主持江湖道义,教训教训齐国。
但莱国忘了,在晋国眼里,齐国远远要比莱国这种东夷小国重要得多。
如果齐国不过分,哪怕是齐国侵略了一下其他中原诸侯,晋国也是不会立即大动干戈的。
莱国嘛,在晋国人眼里,这本身就是属于齐国的。
齐灵公一心想着光宗耀祖,但现在全世界都是晋国、楚国的天下,齐国想要在江湖上折腾出点动静来,看来也就只有周边的这几个国家可以玩玩了。
齐灵公很清楚,鲁国、莒国、鄫国、邾国等邻国都是中原诸侯,弄点小纠纷可以,但大动干戈的话肯定要被晋国老大给教训的。
莱国,则成了齐灵公最可以放心大胆去折腾的东夷小国了。
公元前567年,齐灵公又找到了一个教训莱国的借口。
齐灵公派人向莱国下了通知,要求到齐国来参加重要活动。
莱国国君莱共公哪敢来啊?找了一个痔疮发作的理由,不去。
哈,真要你不来哩。你不来,那寡人可来了哦。
公元前567年春,齐灵公任命大夫晏弱为主帅,率齐军再次讨伐莱国。
这一次,齐灵公给晏弱下的命令是这样的:“灭了莱国!”
是的,齐国不能再这样偏安于山东半岛了,齐灵公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先灭莱国,然后将鲁国给收拾了。
莱国这一次可不象四年前在夙沙卫的大军面前只能祭出送礼求和的招,这四年来,莱国也算是作了大量准备工作。
尤其是加强了城防工事,把莱国国都修建得铜墙铁壁般。
晏弱组织了几次攻城战都失败了,莱军凭着城高墙坚,就是死守不出。
晏弱,这位为中国历史文化贡献了一位伟大名人晏婴的父亲当然也不只是知道死打蛮缠,他沿着莱国都城走了一圈,最后作出决定:围而不攻。
晏弱的围法也是特别的,他命令士兵沿着莱国都城修筑起土墙,再将土墙给连接起来。
你不出来,那便围死你。
就这样,晏弱将莱国都城围了大半年。
这下莱人终于慌了,本以为齐军攻城不下,便会班师回去,大不了都城外面的粮食木材给抢个精光。
别看莱国是东夷诸侯,但对相关战礼还是有点了解的,一般包围对方都城,不应该超过三个月,因为超过三个月便会导致城内百姓断粮,这是非礼的。
但谁料这一次齐军是不把莱国给拿下不罢休的节奏。再围困下去,城里断粮断水,到时士气全掉光,这仗还能打么?
拼一把吧,莱国国君命令齐国降将王湫、大夫正舆子兵分两路出城迎战齐军,同时立即联络棠国军队。
棠军紧急出兵,就这样,莱国共组织了三路大军抵抗晏弱率领的齐军。
齐军的战斗力在晋国人面前可能不行,但在莱国、棠国这样的货色面前算是超强战力的存在了。
结果双方一摆阵,齐军一个冲锋,凭借着精良的战车,直接将莱、棠联军给冲垮了。
用当时的习惯用语来讲,崩溃。
莱、棠两军崩溃的结果是莱共公逃到棠地,而王湫、正舆子则逃到了莒国。
莒国人一看,哟,这可不敢得罪齐国啊,将两人给抓了起来直接杀掉,脑袋送到齐国。
那棠国呢?
晏弱也不客气,率领齐军在莱地修整了几个月,将莱地的人民全部迁至郳地。
再从齐国迁来齐人,将莱国的宗庙宝器由大夫陈无宇全部搬至齐国,贡奉至齐国的宗庙。
然后晏弱率领齐军继续大举进攻棠国。
棠国这下摊上大事了,这种不是同一个战力级别的战役也不需要细述了。
公元前566年,棠国被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