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春秋齐国风云

第69章 ??桓管时期齐国大牛人之厨师鼻祖易牙(下)

春秋齐国风云 千里草人 3309 2024-11-15 07:31

  齐桓公的餐桌上摆着一道精美的羹,那是易牙亲手烹制的。

  齐桓公尝了一口,无比鲜美,不由大声赞道:“此乃寡人吃到过的最美味的肉羹了!

  真不知道爱卿是用什么肉制作的?非驴非马肉,更非猪肉禽肉,也非鱼肉,真是绝了。”

  齐桓公一边赞着,一边又大口吃了起来。

  易牙却默立一旁,一言不发。

  齐桓公这才发现易牙的异态,只见易牙满脸憔悴,两眼通红,一边还流着泪。

  齐桓公不由大惊道:“爱卿缘何如此?身体有恙么?”

  只见易牙扑通一声跪拜于地,泣声道:“为人臣者,以忠为安身立命之本。主公欲尝之肉,非同一般,臣不敢怠慢。

  但主公高贵之体,此肉亦需特殊。臣听闻,古有献大子以示忠,臣就只有把长子敬献给主公,以示臣对主公之忠。”

  说罢,长叩于地。

  不要说齐桓公听后目瞪口呆,旁边所有人听了易牙之言,都不禁为这位一生专研厨艺的司庖动容!

  谁都没有说话,唯有易牙以头轻轻叩地而泣。

  齐桓公感慨万分,在他眼里,易牙是他心目中对自己最为忠诚的臣子之一。

  几乎所有人都这样想,甚至连管仲也不禁动容。

  但在管仲的眼里,易牙此举,虽为忠来,但总是不该!

  对国君是要忠心,但忠心的方式有很多很多种。

  管仲对易牙登时便反感起来,就象当年他反感竖刁一样。

  竖刁为了求得继续留在宫里服侍国君的机会,居然一刀阉割了自己!

  但在竖刁看来,自己的好友易牙,正是当年自己的风范。为了忠于国君,可以牺牲一切!

  此时的他们,如果是为了齐桓公,哪怕让他们去死,他们也是毫不犹豫的!

  从一开始,无论是竖刁还是易牙,他们就要做古往今来最纯粹意义上的忠臣!

  易牙也确实一直是这样做努力的。

  得到了齐桓公的更大信任后,易牙将精力付诸于研究食补上。

  他希望自己敬重的国君能够长命百岁,所以研制出了大量的食药结合的菜肴。

  有一次,齐桓公的一位如夫人长卫姬生病了,宫里医官们皆束手无策。

  易牙进献了一碗鸡汤,这当然是特殊材质制作而成的。结果,长卫姬喝了此汤后不但食欲大增,而且面色也逐渐变好,最后病也痊愈了。

  这让齐桓公很高兴,让长卫姬很感动,也感动了另外一个人:齐桓公庶长子、长卫姬之子公子无亏。

  从此,公子无亏主动接近易牙。易牙也对这位风度翩翩、志向高远的公子非常赏识。

  就这样,易牙、竖刁都成了公子无亏的人。

  从此,齐桓公更加信任易牙。智慧超群的管仲明明知道,所谓这种忠臣,其实是不可靠的。

  但无论是竖刁还是易牙,此时在齐桓公眼里,那是忠臣之典范。

  管仲叹了一口气,对自己这个相国而言,他唯一能做的,便是加强法制,强化监督,不能让齐桓公身边的宠臣乱来。

  但管仲先生也是有灯枯油尽之时的,公元前645年,一病不起的管仲对齐桓公所献的最后一策,是将竖刁、易牙和公子开方赶出宫去,给予他们足够的财富,让他们回家。

  齐桓公尊称管仲为仲父,对他一直是言听计从的,更何况是仲父的临终遗言?

  齐桓公狠了狠心,最终决定让这三人离开齐宫。

  易牙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这样的大忠臣,居然会被赶出齐宫。

  如同竖刁一样,他跪在齐桓公面前,苦苦哀求,希望齐桓公留他在身边:

  “主公啊,臣没其他的本事,只知道用自己的本事为主公您奉献美味佳肴。

  如今,臣已不再年轻,回故地又有何用?不知相国为何那么讨厌臣,臣对主公的忠心,天地可鉴啊。”

  齐桓公虽舍不得易牙离自己而去,但这毕竟是仲父临终前的嘱咐。他扶起易牙,长叹了一声道:

  “仲父之谋,天下无人能及也。也许仲父这样要求寡人,是对爱卿你的保护啊。

  现在仲父不在了,寡人年事已高,今后不知会发生何事,所以让爱卿远离宫廷,也是为爱卿着想。

  爱卿对寡人的忠贞,寡人何尝不知?但这是仲父临终遗言,寡人必须听从。”

  就这样,易牙带着千万个不愿意,离开了齐宫,离开了临淄,回到了彭城。

  易牙恨死了管仲,但此时的管仲已经去世了。于是,易牙对管仲的这种恨,如同竖刁的一样,就逐渐转嫁到了齐桓公身上。

  但不管如何,生活还是要过下去的。易牙回到彭城后,开了一家饭店,由于做的菜太好吃,所以生意火爆得很。

  开饭店?

  是的,在他之前,史料从未有过开私人饭店的记载。

  此前许多酒楼,那都是官营的。就这样,易牙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私人饭店老板,成就了自己中国饭店业鼻祖之名!

  只是易牙没想到,三年后,宫里来人,邀请自己回宫。

  原来,齐桓公根据管仲的建议,罢了易牙的官,让他回家休息去。

  易牙走后,齐桓公居然没有一餐是吃得香的。这样熬了三年,终于,美食家齐桓公熬不下去了,咬咬牙跺跺脚,将易牙又请了回来。

  要知道,齐桓公对管仲是非常非常尊重的,甚至学着周武王称姜子牙为尚父,齐桓公称管仲为仲父。

  对管仲的话,齐桓公一直是言听计从。

  但就是这一次,齐桓公没听管仲的,最后将易牙又叫到了身边。

  这再次说明易牙烹饪技术实在太高,齐国无人出其右。齐桓公习惯了他做的菜肴数十年,根本离不开易牙了。

  易牙又惊又喜,但毕竟已经离开三年了。这三年,他怎么也忘不了对管仲的恨,以及因此而对齐桓公的不满。

  是的,自己这样一个为了国君连亲生儿子都杀了敬献的忠臣,主公说赶走就赶走了。主公呐,您不再是我易牙的依靠了啊。

  随着齐桓公年事已高,且慢慢多病,易牙必须重新找一个靠山。

  此时,竖刁也回到了宫里,两位好朋友就共同关心的话题作了大量交流后,终于把以前对齐桓公的忠诚,彻底转变为利用齐桓公的信任,为自己的将来求得一个安全可靠的环境。

  这个安全可靠的环境,那便是依附于未来可能成为国君的公子无亏!

  易牙和竖刁都有着在宫里其他人所没有的一个特权:随时接近齐桓公,一个作为大内总管负责着宫里的一应后勤事务,一个作为齐桓公的御用厨师,负责着齐桓公的吃喝膳食。

  于是,在齐桓公病重期间,他们联起手来,将齐桓公与诸公子诸大臣隔绝,不断假传齐桓公命令,将整个齐宫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

  最后,正是易牙和竖刁,为了抓紧扶助公子无亏夺位,放弃奄奄一息的齐桓公不顾,活活饿死了这位春秋第一霸主!

  易牙,这位有史以来最顶尖的专业厨师鼻祖,就这样最终沦为了一代奸臣!读来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关于易牙参与群公子争夺君位的事,我们在后面会继续讲到。这里,我们讲讲易牙的厨艺。

  易牙既然被认为是厨师的祖师爷,于是后来有人借易牙之名撰写食谱。

  据说,明朝有一个叫韩奕的厨师,曾经以造、脯、蔬菜、笼造、炉造、糕饼、斋食、诸汤和诸药八类内容编成一书,书名就托称为《易牙遗意》。

  然后,后来又有人写了《续易牙遗意》,都是借易牙之名,说明易牙之烹饪术已经到了东方不败独孤求败级别!

  如果,易牙先生一直发挥专长,专注于烹饪,那他不但历史留名,而且是留的是好名,流芳百世,为后世的人们所称道。

  如他的那道鱼腹藏羊肉名菜,虽然不是易牙自己所创,但毕竟是在易牙手上发扬光大的,此菜鱼羊两鲜并用,鲜美异常。

  据说,就因为这道菜,古人后来就发明了“鲜”这个字。

  当然,原本鲜字,其实是三个鱼,由于这道菜太鲜了,后人便将羊给加了进来,从此,三鱼鲜就成了鱼羊鲜。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