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齐景公帮助鲁昭公回国的事,就这样玩完了?
是的,就这样玩完了,可怜的鲁昭公从此再也没回鲁国都城曲阜自己的鲁宫。
鲁国就这样令整个春秋江湖目瞪口呆了:国君健在,但不在朝堂,而是被迫滞留在边境,直到过了几年薨掉!
齐景公后来为什么不再继续帮助鲁昭公了呢?
原因有俩,一是鲁昭公实在弱暴了,哪怕他回到自己的君位上,鲁国的事还是由三桓说了算,使用价值实在太低了。
既然你这个鲁国国君的使用价值不高,那我齐国就不想再追加投资了。
这里还有一个说法。据说,梁丘据说服齐景公撤军回国后,可能象模象样地占了一卜,然后卦象显示再帮鲁昭公对齐景公大不利,所以齐景公最终放弃帮鲁昭公了。
第二个原因是鲁昭公实在是太任性了。鲁国三桓也很清楚,就这样将国君晾在边境,传出去实在太难听了,所以多次来邀请鲁昭公回去。
结果鲁昭公提出的要求实在是令三桓无法接受:必须要将三桓中的季氏驱逐出境!
三桓那是一个联合体,驱逐了一家,那剩下两家怎么办?
结果终于将三桓给惹毛了:给你脸你不要脸是吧?那你就一边呆着去吧。
鲁昭公难道自己真的不想回都城去?
当然不是,他实在是不想再被三桓架空了,实在是不想再当傀儡了。既然你齐国不想帮忙了,那寡人就去晋国告状。
晋国一看,啊?鲁国这些公卿大夫绝对地严重违反周礼,哪有臣逼迫国君到这个地步的?
晋国大怒,立即派人前来调解此事。
结果晋国再次向整个春秋江湖展示了他们贪得无厌的形象,鲁国三桓重重向晋国使者行了一大贿,晋国最后的调解结论就成了这样:
不是鲁国公卿大夫们不欢迎鲁侯,而是鲁侯自己太矫情了,太作了。清官难断家务事,这事咱晋国还真管不了。
就这样,可怜的鲁昭公就再也没回到自己的鲁国。
这一次,晋国的态度更是让鲁国三桓的嚣张提高了好几度:看看,虐待你国君,咱三桓就虐待了,怎么着?
齐景公叹了一口气,鲁国看来是死心塌地追随晋国去了,还是卫国、郑国能够看清形势。
但卫国还差点火候,应该早点将与卫国的同盟条约给签了。
齐景公正想着办法呢,卫国那边又出事了。
原来,卫灵公是有意要叛晋的,但卫国的卿大夫们却不想叛晋,至少还有一大部分的卿大夫们希望仍旧抱着晋国的大腿过日子算了。
于是,卫国就有人向晋国告密,说国君与齐国勾勾搭搭,需要提出严重警告。
晋国当然不能轻视这种小弟反叛的事发生,于是派人过来与卫国重新签订同盟条约。
卫灵公虽然有些不爽,但也没有办法。毕竟晋国这样的超级大国,卫国是惹不起的。
既然要与卫国重新盟誓,那至少应该派位上卿来,结果晋国却派了两个普通的大夫过来。
而且,这两个普通的大夫平时在诸侯面前骄横惯了,对卫灵公非常无礼。
据说,这两个晋国使者是这样侮辱卫灵公的:首先是地位上,自己仅是普通大夫,却要求卫灵公出面来盟誓。
这是绝对不对等的,也是完全非礼的。
但晋国使者居然当着全卫国大小官员的面说,你们卫国无非就如同我们晋国某个城邑那丁点实力,晋国大夫出面,已经给足你们面子了。
不要说卫灵公,连那些亲晋派的卫国公卿大夫们也实在看不下去。
然后是歃血环节,晋国使者故意撞了一下卫灵公。结果卫灵公在割牛耳朵时,血就把卫灵公的手给染了一片!
这可是严重的非礼举动了,卫灵公当时的脸就绿了。
但晋国使者却用鄙夷的眼神看着卫灵公笑着,这对卫灵公来讲更是奇耻大辱。
最后,晋国使者提出,两国结盟,要求卫灵公将世子送到晋国去当人质,还要所有公卿大夫们家里的儿子都去当人质!
这下终于把卫灵公长期压在心底的那股子火气全激发了起来,晋国使者回去后,卫灵公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
卫灵公很清楚,卫国已经被晋国压榨到了极致。这些年过来,年年进贡不算,还要拿出大把的钱去打点贿赂晋国有头有脸的人物,日子过得太苦了。
离开晋国阵营那是势在必行了,但是,就算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卫国还是有不少人是亲晋的。卫灵公的思索的结果是自己必须亲自上演一场戏,一场绝对可以评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大戏。
这场大戏,我们在讲卫国故事时作了详细介绍,这里就讲个大概了:
卫灵公召开了全体卫国领导干部大会,在会上,他专门安排了一名叫张三的亲信。
张三反复强调国君最近被气坏了,然后将晋国在歃血仪式上给予卫国的奇耻大辱给浓厚描绘了一遍。
然后卫灵公出场,他当场表示自己这个国君当得实在太对不起卫国百姓了。因为就在自己的任上,使卫国受到了自建国以来最大的侮辱。
卫灵公表示,自己无能,所以引咎辞职,再选一位好国君。
这怎么可能?
这又不是你国君犯的错,全是天杀的晋国人给逼的,顿时群情激昂。
这个时候,张三又念了长长的一串名单,这些都是卫国高级官员们儿子的名字。他们的这些儿子,全部是根据晋国要求,即将赴晋国当人质。
整个会场轰动了,许多人已经骂出声来,甚至有人慷慨激昂,请求国君讨伐晋国!
直到大家把心头的怒火都发得差不多了,卫灵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作好与晋国打仗的准备!
卫灵公说,晋国至少会向卫国发动五次侵略,问大家能够是否能够扛得住。大家群情激昂,表示可以扛得住。
卫灵公就对大家说,好吧,那我们就扛着吧。如果真扛不住,到时就听天由命了。
与晋国开仗的准备包括全国总动员以及军事准备,卫灵公更是借机与齐景公联系。
齐景公大喜,与卫国就签订了同盟条约。
签订同盟条约那一天,齐景公带去了大量的武器装备给卫国,并派出军事专家给予指导。
根据齐景公的要求,卫灵公迅速北上郑国,与郑国也签订了盟约。
就这样,齐景公的反晋联盟,除了徐、莒、郯三小国外,另加了郑国和卫国两个传统中原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