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庆封那边怎么样了呢?
庆封正带着队伍行猎呢。田无宇给庆封安排的猎场是在莱地,这个莱地就在临淄以东的原莱国的地盘,离临淄当然是有不少路的。
田无宇此人极端精明,为了让庆封对田氏父子不起丝毫疑心,田无宇主动帮助庆封经营管理一些生意,如猎场、林场等,而且不计酬劳。
凭着田氏父子的经营能力,庆氏家族得到了很丰厚的收益,故庆封、庆舍父子对田须无、田无宇父子俩很信任。
这一次田无宇主动跟随庆封行猎,临行前对父亲田须无道:“父亲大人,其他的儿也顾不上了,就是城东有一处儿子帮助管理的庆氏木场。此时应有数百车的上等好木,儿子要随庆封出猎,到时您第一时间将那里给接管了,这笔财富不能落到其他人手里。”
田须无点点头,然后根据田无宇的安排,木场那边的管理人员作了临时安排,全都换成了田氏家族的人。
谁也不会知道,这本是庆氏家族的东西,很快将成为田氏家族的产业。只要庆氏父子一倒台,那田氏家族就合法地拥有了这个木场。
按田无宇之计,在十一月初六那一天,也就是刚跟着庆封出来的第二天,田须无便派了一个人急急赶到了莱地,送来了急信。
信里写着:母亲病危,盼儿急归。
田无宇顿时便落泪了,他拿着信去见庆封。
庆封有些不高兴,这刚刚出来呢,你就要请假?
庆封道:“真的病危?怎么以前没听你说母亲生病啊?”
田无宇一边流泪一边道:“是啊,怎么可能突发重病呢?正因为如此,下官才心乱如麻。”
“你啊,也就别心乱了,你不是精于占卜吗?占一卦,如果真的病危,那快回去;如果只是一般的毛病,那还是本相这里重要。”庆封令田无宇占卜。
占卜的结果是大凶!至少田无宇对卦象的解释是大凶,而且是要见血!
田无宇登时便大哭道:“前些天,只知道母亲有轻微咳嗽,想不到已经在咳血了。相国大人,下官必须得回去啊,万一见不上这最后一面,下官也不能再活了。”
庆封叹了口气,无奈只好让田无宇回去。
田无宇因此得以脱困,而且不但得以脱困,他带着自己的亲信在回临淄的路上,将凡是遇到的所有桥梁,全部拆毁破坏!
田无宇这样的高手,谁都见了要怕的!
因为,将桥梁拆毁就可以迟滞庆封大军的战车通过,能够为临淄那边作足守城准备宇,争取更多的宝贵时间。
十一月七日齐国宗庙事变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庆封这里,庆封这才知道原来中了田无宇之计。
他咬牙切齿道:“想不到田氏父子竟如此可恶,亏本相待他们不薄,谁想这父子俩原来是披着羊皮的狼啊。”
披着羊皮的狼,这种典故当然不会源于庆封。庆封当即停止行猎,率军队向都城临淄进发。
但令庆封暴跳如雷的是,沿途桥梁全部被毁,战车根本无法通行。
庆封无奈只好一边修桥,一边行军。等他到了临淄城下时,已经是过去好多天了。
此时的齐国都城临淄,在田、栾、高、鲍等各大家族一大批精英的整治下,庆氏家族的亲信基本得到了肃清,宫城、内城、外城各城门都加强了戒备,庆封看来要开展一场攻坚战了。
庆封虽然骄横残暴,但用兵打仗还是有一套的。他亲自率军向北门进攻,结果无法攻下。庆封不作停留,转而攻向东门。
东门守军不备,居然被庆封攻破城门。庆封亲率军队直接攻至内城。
庆封很清楚,现在必须是一鼓作气将宫城攻下,将国君掌握在自己手里,那自己便不是叛乱,而是平叛。
如果国君在人家手里,那人家是平叛,自己是叛乱。这个是自己庆氏家族能否起死回生的关键。
庆封很明白,田氏父子等人发动政变的人当然也很明白,所以,田氏、鲍氏等各大家族都加强了对内城的防备。
庆封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攻势,但内城城高墙坚,想当年连晋国为首的十二国联军进攻临淄,也只能是攻至外城至。齐国军民守着内城,联军都无可奈何,庆封又怎么在短时内拿下?
田无宇的终极武器也出手了:大力发起舆论攻势!
田氏父子把庆氏父子的罪行一桩桩一件件全部宣传开去,最后是告诉全国人民:
国君有令,诛灭庆氏父子!以前跟着庆氏父子为非作歹过的,如果此时悔悟还来得及,否则,与庆氏父子同罪。
要知道,当时庆封掌握着全国的军队,你四大家族再怎么样,硬碰硬根本无法与庆氏家族对抗。
但田无宇很清楚,柔能克刚,干嘛要硬碰硬?咱的软实力总比你强吧:国君在手,道义在手,民心在手,怕你个甚?
果然,庆封的部队到了晚上便跑掉了大部分。庆封哀叹一声,他知道自己已经回天无力了,只好下令撤退。
这个撤退令一下,他的部队都知道这家伙要玩完了,此时谁还陪你送死?
不到三天,庆封的部队便基本散尽了。
庆封只剩下一条路了:逃亡。
他逃亡去了鲁国,因为鲁国与齐国一直不对付。
但庆封忘了,现在是什么国际形势?
弭兵时期,诸侯们已经达成了共识,大家都不打仗了,有事好商量。
庆封一到鲁国,齐国人便去鲁国商量事了:那个庆封,是弑君的乱臣贼子,难道你们鲁国可以包庇这种人么?
鲁国人顿时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于是下令驱逐庆封。庆封如丧家之犬,只好南下去了吴国。
在吴国,庆封却时来运转了。
因为吴国根本没参加什么弭兵之盟,不受中原诸侯那一套礼仪约束,当然也不受弭兵会盟盟约精神约束。
吴王见堂堂中原大国齐国的前相国这种大牛人到了吴国,如果吴国能够重用,那天下人才不是都愿意到吴国来么?
于是,吴王下令厚待庆封,将朱方重镇赏赐给庆封作为食邑,并将吴国公主许配给庆封。
庆封在吴国重镇朱方,凭着自己的齐国执政时积累的经验尤其是经商经验,将地处列国交通要道的朱方给治理得日益繁华,自己也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原本流散于各地的庆氏族人及旧部亲信,听闻庆封在吴国发了大财,全部汇集去了朱方。
当时鲁国人也好齐国人也好,都在担心庆封可能借吴国势力重新崛起。
但庆封注定是要被赶出历史舞台的,因为吴国有一个强劲的敌手,楚国。
楚国听说朱方有一个叫庆封的很富有,便发动了对吴国的讨伐,结果占领了朱方,将庆封的一切都抢掠了去。
庆封本人,则被楚军俘获军,结果是被斩杀并被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