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春秋齐国风云

第131章 齐庄公公然支持栾盈叛乱

春秋齐国风云 千里草人 2719 2024-11-15 07:31

  公元前551年,在齐庄公的运作下,晋国逃亡的卿大夫栾盈从楚国逃到了齐国,受到了齐庄公的隆重欢迎,“以贵客之礼相待”。

  原本,齐庄公对栾盈是暗中相助的,多次悄悄派人与栾盈联系,接纳了栾盈的一部分亲信。

  但现在,齐庄公已经是公开支持栾盈了。

  这让晋国人非常恼怒。晋国也对齐国是无语了,齐国对晋国三番五次的挑衅,教训也教训N次了,但齐国就是这个德性,死猪不怕开水烫,还屡打屡不怕。

  到了冬天,晋国再次召开国际会议,史称沙随之会。

  这次会议的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贯彻落实好上次商任之会的精神,即各国不得接纳晋国流亡大夫栾盈。

  齐庄公参加了么?

  当然参加了。对于晋国的把戏他是看得一清二楚,不到万不得已,晋国那些卿大夫们是不想打仗的。

  所以,齐庄公一面积极参加晋国主持的会议,喊着积极响应晋国老大的号召,一面积极推进与栾盈的合作计划。

  什么合作计划?

  齐国帮助栾盈秘密潜回晋国,发动叛乱。一旦栾盈起事,齐国将及时出兵讨伐晋国,实现对晋国的内外夹攻,扶持栾盈掌控晋国政坛。

  栾盈许诺割让大片的晋国东部土地给齐国,两国结盟,帮助齐国实现在东方称霸一方的目的。

  一切都准备得差不多了,但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一阵东风了。这个东风,就是齐国如何将栾盈偷偷送回晋国的机会。

  让齐庄公欣慰的是,这个机会居然很快便到来了。

  这个时候的晋国,为了加强对楚国的军事威慑,已经不单单只是靠晋国自己的国力和传统中原诸侯联盟了。

  晋国又发展了一个令楚国从此永不得安宁的小兄弟,那便是遥远的东南边陲诸侯吴国。

  为了拉拢吴国加入中原诸侯联盟阵营,晋国可谓用心良苦。晋国曾经专门为吴国入盟而召开过隆重的国际会议,这一次更是动用了政治联姻的手段,提出将晋国公族之女嫁给吴王。

  要搞清楚,吴国和晋国都是姬姓诸侯。按理来说,同姓不通婚,但晋国为了打击楚国,已经开始不顾这些礼制了。

  显然,晋国在楚国强大的压力面前,有些病急乱投医了。

  齐庄公很快得知了晋国将要嫁女给吴国的信息,他敏锐地察觉到了这是一个绝佳机会。

  因为按诸侯嫁女的惯例,嫁一女还得陪一媵。这个媵既可以是本国公族之女,也可以是同等级别的诸侯国公族之女。

  齐庄公立即向晋国派出使者,表示齐国盛产美女,愿意将齐国公族适龄女子作为晋国公主之媵陪嫁吴王。

  这番好心思令晋国很感动,毕竟陪上一个媵女,还得有大车队的礼物相赠。

  当然,令晋国不知道的是,齐庄公不会出什么公族女子。

  齐国不是有国营伎院么?那里美女如云,随便拉一个去便行。

  齐庄公真正的目的,并不在于是否安排一位合格的媵女,他需要的是一个能够装载财物的车队进入晋国。

  在这个车队里,会有一些挑起晋国内乱的重要人物,那便是以栾盈为首的栾氏族人以及拥护他们的勇士们。

  一切很顺利,看着栾盈他们乔装打扮后混入送媵行列的车队,齐庄公笑了。

  齐庄公接下来只要做两件事,一是作好讨伐晋国的准备,二是静候栾盈回到晋国后,凭借其强大的家族势力起事!

  一切真的很顺利,不久,回到晋国的栾盈果然起兵了。

  而且,令齐庄公兴奋的是,栾盈的反叛行动貌似相当顺利,很快攻入了晋国都城新绛。

  见晋国国内果然乱成一团,齐庄公下令三军出动,正式讨伐晋国。

  唯一不顺利的是齐国国内的那些卿大夫和重臣们,一致反对出兵讨伐晋国。

  田须无、晏婴、崔杼等人都忧心冲冲。

  唉,思想不统一的重大军事行动,会有好结果吗?

  但齐庄公不管了,他从骨子里就恨晋国。

  如果没有晋国,齐国永远是强大的中原诸侯联盟盟主。现在你晋国有麻烦了,不趁你病要你的命,以后更无机会了。

  必须要考虑的一点是,齐国要讨伐晋国,必须经过卫国。卫国一直是晋国忠心的小弟,当然不会这么轻易放齐军过境。

  于是,齐军前进的道路上,卫军拦着。怎么办?

  打!

  齐庄公下令猛攻卫国。

  卫国当然不是齐国的对手,但不管如何,也算是招架了几下子。但就是这几下子,至少是迟滞了齐军推进的速度。

  就是齐军推进受阻的短短几天里,晋国的平叛军事形势也在发生着变化。

  当然,我们这里也不多说了,具体我们在晋国风云里讲得很详细了,反正栾盈的叛军遇到了很大的麻烦。

  齐庄公终于击败了卫军,占领了晋国重镇朝歌。然后,齐庄公亲自率齐军沿太行山兵分两路,攻入晋国。

  晋国确实被打懵了,由于晋军主力都在平叛,所以齐军到处,晋军望风而逃,丢失了大片国土。

  齐庄公洋洋得意,他亲自率军向晋国国都新绛推进。史料记载,此次伐晋,齐军进展神速,很快推进到了离绛城不足百里的荥庭城。

  齐庄公知道晋军的战斗力应该不会太差,但由于齐军推进速度过快,齐庄公必须谨慎行事。

  要知道,齐庄公也算是战车上的国君。他在当世子时,就经常参加诸侯间的讨伐战争。虽然仅仅是代表齐国跟着晋国作战,但基本的战斗经验与常识还是有的。

  齐军推进到了晋国的郫邵城时,齐庄公下令休整。

  在这里,齐庄公除了清点战利品外,对将士们进行了战时的论功行赏。然后,命令在少水邑修筑了京观。

  京观,又叫武军,就是将敌军的尸体堆在道路两旁,盖土夯实,形成金字塔形的土堆,土堆上面建一个门楼,这个门楼就是观。

  这在当时也是一种习惯,既掩埋了敌军尸体,又显示了军威。

  由于此次齐军趁晋国内乱举兵讨伐晋国,并取得了节节胜利,这对连续在鞍地之战和平阴之战中被晋军打败的齐军将士来讲,是雪耻行动,参与这样的行动,当然是莫大的荣耀。

  齐庄公认为自己功莫大焉,必须借机鼓舞士气,这种必须载入史册的大胜,应该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纪念,告诉他们祖先曾经的荣耀,以及武功的重要。

  齐庄公的想法没错,但错就错在他应该在全线击溃晋军后再行此事!

  因为别看齐军此次讨伐晋国那么顺利,但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晋国根本没有认真跟你齐军打!

  攘外必先安内,晋军主力都在平叛而已。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