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刚刚卫国发生了内乱,那边,晋国的铁杆小弟鲁国也发生了内乱。
反正最近整个春秋江湖乱得很,鲁国的乱也是因为执政的大臣们权力实在太大了,搞得鲁国国君鲁昭公根本就没有当国君的样子。
具体原因我们也不在这里说了,反正鲁昭公对当时“三桓”专权实在是忍无可忍了。
公元前517年,在作出了精密安排后,亲自向“三桓”发动了进攻。
这场国君与臣子互殴的结果,是先下手的国君被反杀!
鲁昭公被三桓打了个大败亏输,被迫逃离都城曲阜,躲到了齐鲁边境的小邑阳州避祸。
齐国与鲁国一直以来很不对付,自晋国称霸中原后,两国几乎就势同水火。
按理鲁国乱了套,齐国应该高兴才对,最好是趁机去侵占一块鲁国地盘。
但要知道,这个时候,总体上还算是世界和平时期,大家在盟书上签过字的,一个不注意便可能招致以晋国为首的中原诸侯联军的讨伐。
齐景公敏锐地感觉到了鲁昭公是一块肥肉,在他的眼里,鲁昭公肯定是能够回去当国君的。
现在趁他落难,赶快伸出援助之手,那以后两国的关系便会得到加强,可望成为反晋同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齐景公立即亲自赴阳州去慰问鲁昭公,他诚恳对鲁昭公道:“鲁侯之忧,就是寡人之忧也。”
鲁昭公此时忧什么呢?
吃穿用度!
齐景公全部给予解决,还许诺在莒地以西的1000社,即40户人口全部划归鲁昭公私用,鲁昭公可以自由征调人力物力和士兵。
不但如此,齐景公还决定出兵帮助讨伐鲁国,帮助鲁昭公回国。
公元前517年12月,齐景公亲率大军讨伐鲁国,并于公元前516年1月占领了鲁国的郓城。
占领郓城后,齐景公派兵将鲁昭公从临淄接到郓城。至此,齐景公在名义上完成了帮助鲁昭公“回国”的承诺。
但这完全不够,因为鲁昭公此时尚未回到都城。只有回到都城,重新坐上国君的位子,那才算是帮助鲁昭公归国。
此时的鲁国国内也是人心惶惶,毕竟齐国大军压境,论战斗实力,鲁国根本不是齐国的对手。
但鲁国的三桓们还是有办法的,他们的办法分两步,第一步是贿赂齐景公身边的宠臣梁丘据。
第二步是献出郕邑。令人大跌大跌眼镜的是,这两步都采用了欺骗的手段。
第一个欺骗的对象是齐景公宠臣梁丘据的家臣高齮。
高齮是谁?
原齐国执政卿大夫高虿次子、高强之弟。
高氏家族被田氏家族给推翻后,高齮沦落为梁丘据的家臣。对高齮来讲,出自高贵的齐国公族宗亲家族,自己的父兄都曾经是叱咤风云的齐国执政卿大夫,而自己现在居然沦为一个大夫的家臣,已经是辱没祖宗倒霉到家了。
高齮做梦都想着光复高氏家族曾经的荣耀。在这样的目标驱动下,高齮自然成了最容易上钩的人。
鲁国人偷偷联系了高齮,送给他两匹布帛:“兄弟,只要你能够在你的主人面前帮我们鲁国说几句好话,让齐侯退兵,象这样的布帛,我们可以送给你主人一百匹外加五千钟粮食。至于兄弟你,我们担保恢复你在齐国的大夫爵位。”
高齮大喜,他马上去见了家主梁丘据,将鲁国人开出的条件给梁丘据说了。
梁丘据想了想,这个诱惑实在值得自己帮鲁国人一把。
他就去见齐景公,故作忧心冲冲道:“主公,您大仁大德,决意要送鲁侯回去,但臣担心呐。
想当年,宋公为了鲁侯,专门赴晋国帮他说好话,结果却薨在半路上。现在,也是为了这位鲁侯,鲁国上卿季孙诺没生病便卒了。
我们这次出兵助鲁侯,其他什么的都没问题,只是少了一个关键环节。”
齐景公被梁丘据说得有些心神不定起来,忙问道:“什么关键环节?”
“占卜啊。主公这次出兵,没占卜过,不知道吉凶便迅速出兵了。别看现在一切顺利,但臣是替主公担着心啊。”梁丘据叹着气道。
“但事已至此,又能怎么办?”齐景公也突然想起,未经占卜就出兵了,这个确实有些令人不踏实。
梁丘据道:“依臣看,不如暂时退兵,仅留下一部分兵士帮助鲁侯守住郓城。
主公回去后,立即占卜。如果吉利的话,再出兵也不迟。如果不吉利的话,那便借机与鲁国谈判。”
齐景公大为感慨道:“满朝文武,如果人人都能够象大夫您那样对寡人忠心耿耿的话,寡人就可以高枕无忧矣。”
然后,命令按梁丘据的提议立即实施!
有人要问了,这个梁丘据是谁啊?怎么在齐景公面前说话如此管用?
梁丘据,齐国公族大夫,姓姜名据,因其封地在齐国的梁丘,故便以封地梁丘为氏,从而也成为梁丘姓的始祖。
梁丘据是一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有人认为这个人是齐景公身边的佞臣,总是为齐景公出一些坏点子,而且用心狠毒,是晏婴的政治对手。
也有人认为梁丘据是一位忠君爱国的公族大夫,他的所言所行,一切都是为了齐景公。而且此人情商极高,善于揣摩齐景公心思,并能够帮齐景公打理生活上的一切,深得齐景公喜欢。
这里要说,对于历史人物,一百个人也许会有一百种评价,而这些评价主要的是基于所谓的史料。
可以肯定的是,所有的史料,都是人为记载的结果。虽然有太史直笔这样的史料记录要求,但不见得我们能够接触到的史料,都是真实可靠的,有许多是需要史学家分析研究才能定论的。
关于梁丘据,我们会在后面继续讲他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也许我们会有一个自己内心所构画出的梁丘据形象。
在这里,史料记载,梁丘据是接受了鲁国的贿赂才向齐景公进言撤军,很显然这个人就相当于三国时蜀国后主刘禅身边的宦官黄皓。
但我们必须要注意的一个细节是,梁丘据提出的占卜之事,在当时的情况下,那确实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史料记载,梁丘据本人便是一个对《易经》有着极深研究的人,关于占卜星象这些我们现代人看来是没有半点道理的东西,梁丘据当然是很精通的。
所以梁丘据的故事里,其中有一个便是梁丘据提出要杀掉祭司,而晏婴反对杀人。
也许从人性角度看,晏婴是值得尊重的。但从祭祀占卜这种专业角度看,也许梁丘据更专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