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老狐狸的心思
孙权的那点心思,张昭如何能不知?
这几乎是他看着长大的主公。
可能是儿大不由爹吧。
有些事,他只是不愿意计较罢了。
在适当的时候退一退,让一让位置,他觉得,倒也无可厚非。
安安静静的站到一旁,张昭好像瞬间变得无欲无求了。
连荆州使者蒯良,他看都不再看一眼了。
蒯良有些好笑的看了看张昭和孙权,倒是并没有再激怒这二人,只是平静说道:“孙将军可还有什么吩咐?”
孙权定睛看着蒯良,微笑道,“司马荆州的气性倒是不小,他难道就不担心——玩火自焚?”
蒯良呵呵笑了一声,“这就不劳烦孙将军操心了,交出刺杀我主之元凶,此事或还有商量的余地。否则,就请孙将军拭目以待吧,做好承受荆州怒火的准备。此事,到底是谁在玩火自焚,我想孙将军心中应该比我更为清楚。”
孙权颔首,“此事我会调查清楚的,若当真有此事,必会给司马荆州一个交代。贵使远道而来,不如现在驿馆暂歇,容我晚间设宴好好款待一二。”
“孙将军的一番好意,卑职心领了,但吃喝就不必了,我还急着回去复命。对了,孙将军若真要调查,还是尽快较好,免得抱憾!”蒯良抱拳,又默默的威胁了一句。
不过,这也不能完全算是威胁。
他很清楚史阿的本事。
这个世间一等一的剑客想要出手行刺,能在他剑下逃生的人,可并不多。孙氏两代三位江东之主,有两位都死在了行刺之下。
若孙权再这么死了,那乐子可就大了。
孙权默默的看了蒯良半晌,终究还是说道:“那就如此吧。”
虽然他心中的怒气恐怕比谁都要浓烈,但他忍住了。
最终还是决定放蒯良一条生路,让他回去。
斩杀使者,只是一回事。
更为重要的是,他暂时还不想和荆州彻底的撕破脸。
“卑职告退!”蒯良哈哈笑了一声,一拱手,转身就走。
姿态洒脱,走的龙行虎步的。
临出门,他的脚步微微一顿,忽然又说道:“倒是忘了一件事了,周公瑾为保性命,与我家主公许诺了江东三郡之地,如今庐江大半在曹军手中,可以排除。另外的两郡,不知道孙将军打算什么时候交割?若做好了准备,烦请派人知会一声,我荆州好派人接管。”
留下这句话,蒯良跑的飞快。
孙权不动声色的看着蒯良远去,直到彻底看不见了人影,这才回过神来,对堂上众人说道,“诸君,此事是真是假?”
张昭依旧在当雕塑。
被张昭推荐上来的老学究严畯却说道:“主公,司马徽的野心已是昭然若揭,曹军北还,荆州所面临的压力已是小了许多。也许,他想趁着这个时机,侵吞我江东六郡。”
“现在是五郡。”孙权默默提醒了一句,“但以此为借口,是否过于儿戏?何人会派遣刺客刺杀,诸位难道就没有一点头绪?”
严畯说的这些,孙权心中也清楚。
但他还是不认为,司马徽会真的兴兵攻打江东。
荆州兵力不若江东,水军实力更是差了一筹,明显实力不济。
他如何敢在这个时候兴兵?
但派遣刺客刺杀,孙权倒是信。
而他担忧的,也是这一点。
堂上众人皆是两眼茫然,无缘无故的派人杀司马徽做什么?
他们可没有这个心思。
“师傅以为此事何解?”看众人一个接一个摇头,司马徽最终还是将目光放在了张昭的身上。
若有可能,这位,倒是有些可能。
“主公可是在怀疑臣?”闭目养神的张昭抬眼问道。
孙权摇头,“我只是有些想不明白司马徽的意图,荆州羸弱,与曹军的大战尚未彻底见分晓,他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兴兵攻打我们。”
张昭故意岔开话题,说道:“其实我倒是更好奇,周公瑾与司马徽到底做了什么样的交易,竟分割了江东三郡之地!”
孙权一听,直接想骂娘。
我跟你在聊正事,你却跟我扯这子虚乌有之事。
我就不信以你张昭的本事,还看不出来这是荆州的挑拨离间之计!
深吸口气,孙权说道:“我知道师傅与公瑾有些嫌隙,但此事不管是真是假,其实都没有必要在意。即便公瑾当真做出了如此许诺,那也绝是被逼无奈之举。此事,我倒是知晓一二。”
“前番,公瑾与鲁肃二人率领两千孤军,意图趁着荆州动乱直取襄阳。不料计划被司马徽识破,二人陷入生死困境。司马徽张口便以江东三郡之地胁迫公瑾答应荆州与江东结盟,合力抗曹。”
“此事,可以当做一个笑谈看便是,也算是司马徽给公瑾的一个台阶。”
孙权解释的很细致。
这个事,周瑜在回来之后就给他明明白白的讲过了。
这满堂文武知道此事的,也就他和周瑜、鲁肃三人罢了。
“笑谈?”张昭反问一句,“主公恐怕将此事看的过于随意了吧?周公瑾也许是迫于生死随口答应,但司马徽肯定不会这么想。这个口头约定,兴许在将来就会变成荆州对我江东用兵的理由!”
“老夫不信他周公瑾会想不到这一点,在明知敌人别有所图之时,却草率答应此事,我倒是有些怀疑周公瑾的用心了。”
孙权气的直咬牙,好好的正事不说。
这种无缘无故的攀咬,你还上瘾了是吧?
神色愠怒的孙权一个眼神过去,和稀泥机器人诸葛瑾上线。
他笑呵呵的冲张昭一拱手,说道:“卑职倒是觉得张公此言,有些过于夸大了。司马徽若想要攻打江东,一个由头而已,可有可无。起码,这三郡之地,如今还在我江东治下。”
张昭冷笑,“那你以为十八路诸侯讨董为何要加以勤王之名?董卓作乱天下,为何打的也是勤王之旗?确实只是一个出兵的由头而已,但此事,可大可小。”
“既然张公自己都说了,可大可小,此事又有何妨呢?”诸葛瑾反问。
张昭瞪向了诸葛瑾,“你难道不知晓,有周公瑾这一番许诺,江东三郡在名义上已是他司马徽的,将军如今已是侵占他人领地。若他日,司马徽挥师而来,就是收复失地!”
“可是,江东之事并非是他周瑜说了算的。司马徽蠢到相信了周公瑾的口头许诺,难道张公也要相信?”诸葛瑾笑呵呵的,再度反问。
“好了好了,在这里争辩此事有何益处?还是说说刺客之事吧!司马徽既然特意派遣使者走上一遭,恐怕并非虚张声势。诸君莫要将此事当做儿戏,若司马徽不断派遣刺客刺杀我江东重臣,后果恐不堪设想。”孙权神色凝重的说道。
其实不管死谁,江东也只是会乱上一阵。
这江东六郡,该是他孙氏的还是他孙氏的。
但如此一来,他父兄两代人的努力,恐就彻底葬送了。
张昭和诸葛瑾的争辩,就这么被孙权给糊了过去。
所有人的心思瞬间全放在了刺客上。
就连张昭也不例外。
先前他们一直想的是,就算刺杀那也是刺杀孙氏重要人物,跟他们估计也扯不上什么关系,而且司马徽也不一定敢做。
可孙权这一提醒,大家才意识到,这事,确实当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