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瓮中之鳖
“而司马军师的第二条军令,应该便是驱虎吞狼之术了。”诸葛亮悠哉说道,“最了解羌人的,必然还会是羌人,这种不太正当的战术,以前的匈奴就经常做。”
“而我大汉武将,做这样的事,应该还是第一回。”
司马懿坐在蒲团上,用肘子支撑着身体斜躺在,微微一笑,说道:“我大汉素怀仁义,这种事情做了是被人戳脊梁骨,但我司马懿也没什么要脸的。在被天下文人口诛笔伐和护我国境百年无忧相比,我还是更喜欢后者。”
“我虽不赞同,但我也不反对你这么做。”诸葛亮说道。
司马懿的战术马超是听明白了,可他总觉着心里有点儿怪怪的,不太舒服。
他在凉州长大,自幼就和羌、氐二族熟络。
统兵之后,他不但麾下多羌、氐二族的士兵,和周边的羌、氐部族也有不菲的交情。
可现在,他投靠了朝廷。
听到的却是司马懿的灭族之计!
这心眼简直脏到了一定的地步。
司马懿忽然看向了马超,“马超将军还是觉得心里不舒服?是觉得我做的过于残忍了?”
马超也不藏着掖着,直接就点了点头,不爽的说道:“此举与灭族何异?”
“哎,马超将军,这话可不能这么说,这区别可就大了。”司马懿摇头说道,“若我行灭族之计,这草原上,你能见到的只会是一座比天高,足以存留数十年的京观!”
“而现在,会不会灭族在羌人自己的手里。与我大汉朝廷负隅顽抗到底的,留着他干嘛?乖乖听话,与我司马徽沆瀣一气的,不但不会被灭族,反而还会有一场富贵。”
“如白马种羌,就很听话,旬日之间连拔三支种羌。如今白马种羌的族人已经离开了军营,南下交州,在那里,他们将拥有肥沃的土地,族人拥有和我大汉百姓一样的待遇,可以读书、做官,可以享受一个无比安定的生活。”
“而他们留在军中的八千壮勇,也将获得和我军将士一模一样的待遇。朝廷和主公,不会亏待我们的任何一个朋友,同样,也不会放过我们的任何一个敌人。”
“对敌人嘛,多么残忍的手段,都不算为过。”
“毕竟,那可是敌人呐!”
诸葛亮附和了一句,“这话,我也赞同。马超将军久在凉州,应当见过羌人叩边之时的千里白地,不见生机。他们的刀在砍向我大汉百姓时可不见丝毫的怜悯,破家屠村,比比皆是。”
马超的底气瞬间衰弱到了极致。
虽然他觉得心里有些不舒服。
但同样,他也不得不承认,司马懿和诸葛亮的话,说的很实际。
他心里的不舒服,只是来源于他和羌人的交情。
但这并不能掩盖羌人叩边之时,对大汉百姓所做的残忍之事。
“多谢!”马超端起了酒碗,忽然郑重说道:“还请司马军师吩咐,末将请令为西征先锋!”
“先锋啊……”司马懿酒喝了,但话却犹豫上了,许久才说道:“将军有所不知,我军最近有些用不上先锋,为了抢这个先锋,帐下几位将军最近时不时就打一架。”
马超:……
这话说的。
让马超一时间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也不能说司马懿装,他是真的装啊!
用不上先锋,这叫个什么话。
“那……要不然我也去打一架?”马超挑眉,请教道。
“那就有劳马将军有空去打几架吧,我也不好擅作主张,厚此薄彼!”司马懿还真就答应下来了,自入羌地以来,他这支大军的先锋兵马还连一次上战场的机会都没有。
最近那些个将领,确实为了这个先锋都快把脑子给打破了。
马超人傻了。
还真来真的啊!
……
茫茫秦岭中,屹立着数座大关。
废丘关,位于武休关和仙人关中间,介于两条山中要道的中间。
它的存在就像是一颗钉子。
向西,可直入由散关直仙人关的山中要道。
向东,则可直入斜谷道。
此时,废丘关正在大兴土木。
无数的羌族士兵,像是忙碌的工蚁,穿行在山中,来来回回的搬运者巨石和木材。
围绕着废丘关,一座座的要塞正在拔地而起。
废丘关上,面相上就带着狠厉之意的雕鹰,和一个中年文士并排而立。
“文都先生,此计当真可行?”雕鹰问道。
那被唤做文都先生的中年文士长叹口气,“不瞒首领,此计只能是权宜之计。”
“朝廷集结在山中的兵力,此时恐怕已经过了三十万,这山挡不住朝廷兵峰的。首领藏兵与山中的事情已经暴露了,也没有其他的选择了。”
“眼下唯一能做的,仅有两条路,其一,广筑要塞,坚壁自守,首先要有可退守之地。其次,想尽一切办法,在朝廷兵马的包围圈中,撕开一条口子出来,派出小股兵力,袭扰关中,打乱朝廷大军的部署。”
雕鹰听着微微点头,“先生分析的极有道理,要塞做到如此地步,是否差不多了?如今在这废丘关外围,已立九十八座,如众星拱卫废丘关。”
“不够!还是不够!”中年文士果决说道。
“还是不够?”雕鹰愣了那么一下。
已经九十八座了啊,都几乎可以当的上是密密麻麻了,这还不够?
中年文士扭头看了一眼雕鹰解释道:“雕首领,在卑职看来,你还是把此战看的过于简单了。不知道首领对我大汉朝廷留在关中的军队有过多少了解?”
“了解不是太多,倒是荆州黑甲军声名远播,我听过不少。”雕鹰据实说道。
他们远在西部草原上,中原的消息来之不易。
“既然如此,容卑职为首领详细说说我大汉朝廷在关中的兵力部署吧。战火都已经开启了,可首领对我大汉的兵力部署,却知之甚少,这是不应该存在的。”中年文士暗搓搓的教训了一下雕鹰,这才步入了正题。
“我大汉朝廷留在关中的军队,皆是曹操和司马徽麾下精锐,真正的天下无敌之师。”
“司马徽麾下的精锐之师,曾经的荆州黑甲军,在长安就有足足两支!曹操麾下虎卫军、虎豹骑,以及乐进、夏侯渊所部曹魏老卒,皆在汉中。简而言之,首领此刻所面对的,是我大汉最为精锐的兵力。”
“司马徽帐下荆州黑甲之一忠勇军,曾经就在这个地方,就在密密匝匝的丛林之中,独战曹操麾下十数万大军而不败!”
“首领不妨想想,现在这两股非常强悍的大军可合二为一了,而且还不是一支,而是数支,三十万上下的兵力。”
雕鹰听的面色相当难看,“如此,九十八座要塞确实是少了,我应该在这山中建立密密麻麻的要塞,和他们打攻坚战,节节抵抗!”
“卑职正是此意!”中年文士颔首说道。
说了这么多,雕鹰总算是认清楚了这无比残酷的现实,中年文士的脸上这才终于有了一丝笑意。
他的心绪有些复杂的长吁短叹了片刻,这才接着说道:“借助秦岭山中复杂的地形和要塞,节节抵抗,这是首领眼下唯一可利用的战术了。”
“这座绵延千里的山林,存在了成千上万年,历史悠久,好在曹操和司马徽都不敢贸然采用火攻。否则,我们现在准备再多的准备,有一把火,都无济于事。”
雕鹰重重颔首,“先生教训的是,我省得了。接下来,还希望先生不吝赐教,此战若胜,我必保先生及先生的家族百年昌盛,成为未来的雕狼国除本王之外,最具权势的人,我雕鹰以天之名起誓。”
“首领有心了,我当尽心竭力辅佐首领,以成大事!”中年文士颔首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