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我真不是水镜先生

第485章 孔明的机关术

  “孔明,我发现你这个人,是真的阴险啊!”庞统脸上的震惊都藏不住了,“虽然你我二人不顾师父的阻拦选择了辅佐刘备,可这并没有大错。你与诸葛瑾还是亲兄弟呢,你辅佐了刘备,他辅佐了孙权。这,都是个人的选择,没大错的。”

  “可你分明有手段,却藏着掖着,在关键的时刻不拿出来,你这就是不忠!”

  “但不得不说,你干的真漂亮,我很欣赏你!”

  诸葛亮冷眼扫了眼庞统,“你这人说话能不能不要大喘气?先骂我一顿,然后再赞扬一下,你这到底算是在夸我呢,还是在讽刺我?”

  “夸你有先见之明!”庞统的神色忽然有些落寞的说道,“就算你把这些好东西都拿出来,刘备的结局已是注定,瓮中之鳖,困兽之斗罢了。师父和曹操联手,我们就算冲出了交趾,估摸着也挣扎不了多久。”

  “不知道为何,曹操和师父似乎都将皇叔视为了心腹大患,他们下手丝毫不留余力。挣扎也只是挣扎一时,徒劳无益。反倒是你把那些利器拿出来献给皇叔,到时候曹军和荆州军死伤过多,我们两个的下场更糟糕。”

  诸葛亮捏了捏眉头,说道:“我就算拿出来,皇叔也没有能力将那些东西批量打造出来,那需要海量的材料和金钱,皇叔——没钱。”

  庞统:……

  “你这个理由,更直接!就算皇叔听见了,也什么都说不了。”庞统憋着嘴,赞道,“赶紧献给师父,先争取点好感,你这个主意,是真的不赖!”

  主意虽然是诸葛亮自己提的,但他这心里还真的是没有底。

  师父司马徽,是他这辈子最发怵的一个人。

  从怀中摸出一本厚厚的书册,诸葛亮递给了庞统,“你去,我跪的腿有点麻,不能走。”

  庞统呵呵笑了两声,“你他娘的就装吧你,整天的。”

  虽然嘴上说着,但庞统还是接过了那本册子,只是他并没有急着上前,而是说道:“其实我觉得吧,如果你我能忽悠皇叔麾下这些武将投靠主公,兴许师父一高兴,你我就不用在这儿继续跪着了。”

  “很难!”诸葛亮想了半晌,才紧巴巴的说出了这两个字。

  起码,他没有这个把握。

  “不妨试试看。就关、张二位将军的脾气,我也知道很难,但不试又如何知道呢?”庞统说道。

  诸葛亮沉默半晌点了点头,“那就试试吧。不过,还是先跪着,等时机差不多了再说。”

  “嗯,言之有理。”庞统表示赞同。

  ……

  乾通心怀忐忑的走进了司马徽的书房,看了一眼正在写东西的司马徽,将一本厚厚的书册放在了司马徽的案前,低声说道:“老爷,这是二位公子让我交给老爷的图纸。”

  司马徽停笔,不咸不淡的问了句,“他们两个还在门口跪着?”

  “是的老爷。”乾通说道。

  “让他俩挪一挪。”司马徽说道。

  乾通的脸上刚刚浮现出一抹喜色,以为司马徽要放过诸葛亮和庞统了,结果就听司马徽接着说道,“别挡道!”

  乾通:……

  “喏!”他低应道。

  司马徽扫了一眼那本被保存的非常完好,好似还完全崭新的册子,伸手拿了起来,随便翻了两页之后,他的脸色微微变了一下,“孔明的想法,还是一如既往的新颖。”

  但也就只有这么一句赞赏,乾通还在等着下文,可司马徽已惜字如金的不说了。

  司马徽嘴上说的简简单单,可心中还是相当震撼的。

  这是诸葛亮前前后后持续了两年多的日记本,上面标注有清清楚楚的日期,以及一些全新的想法,还有每个阶段的实验数据,材料数据,对应的图纸等等。

  可以说是无比的详尽。

  也就是纸张和印刷术如今已天下普及,否则就诸葛亮的这本日记,能装数十车竹简。

  司马徽越翻,心中越是震撼。

  诸葛亮不愧是被唐太宗和李靖大肆称赞,且位列武庙十哲之一,与张良、韩信、白起等共享殊荣的战争家。就这本小小的册子,若是拿出来,必然会造成天下震动。

  说它一句至宝也不为过。

  地雷、手榴弹、连弩、盔甲等的改良之法,随便拿出来一个,都是大杀器。

  虽然地雷还远远达不到后世它刚刚诞生时的水准,但手榴弹却已经无限的趋近了。

  而诸葛亮这一次改良之后的连弩,司马徽敢称它一句冷兵器中的大杀器。

  连发百矢的巨弩,连发二十矢的单兵弩,这他娘恐怖的就有点过分。

  都是实打实的好东西啊!

  这些东西唯一的缺点,大概就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材料,以及考究的技术,和钱财。

  但这些,对与司马徽而言,也就是有那么一丢丢的压力。

  去年因为频繁用兵,荆州府库确实动用了不少。

  但如今大概又接近满了。

  商路的不断拓展,以及劳役的不断增加,几乎是在不间断的为司马徽创造财富。

  大大小小的各式作坊,犹如雨后春笋般已经林立荆州。

  去年秋天,商务司统计上来的数据显示,整个荆州现在有大大小小的作坊三千余家。

  而位在荆州龙头地位的襄阳,占据了巨大的大头,城内城外有作坊一千三百余家,且每天都以十数家的速度在增长。

  这一份数据,很直观的表明着,荆州正在进入工业萌芽阶段。

  荆州简单粗暴的律法,以及对工农商的大力扶持,外加司马徽带的这一个好头。

  这一切,都给荆州营造出了良好的工商业生长土壤。

  纵横交错的水网和安全的道路,也为商业提供无数的便利。

  而这一切,汇总到司马徽这边,那就是实打实的财富!

  曾经是他以一己之力操持着红楼商号在明,其他商号在暗的商业发展模式,自己给自己挣财富。而如今,仅仅只是商业税收,就足以让司马徽吃饱,能养活大概半数的军队。

  只要这个局势一直稳定下去,且依旧鼓励发明创新,这个雪球只会越滚越大。

  百姓刚刚脱离世家豪强的压迫,农奴翻身自作自主,这是最具有开拓精神和无畏勇气一个阶段,也是发展的最高速时期。

  也是作为荆州之主的司马徽,收获最快,最明显的一个阶段。

  将诸葛亮改良的这东西武器全部付诸于现实,武装全军,司马徽也就那么一丢丢的压力,完全不足以让他伤筋动骨,出大血。

  “将这些抄录两份,一份归绝密档,一份秘密送到天工坊。限期三个月,我要看到能没有瑕疵武装到三忠军的兵器。”司马徽抬手将诸葛亮的笔记扔给乾通说道。

  顿了一下,司马徽说道:“给他们两个生个火盆。”

  “喏!”乾通应着,低头看了看手中厚厚的笔记,嘴角不由露出一丝苦笑。

  诸葛公子的一番心血,竟就换来一个火盆。

  ……挺合算。

  多余的话,司马徽一句话也没有交代。

  那俩王八蛋,不让他们跪个三五天,都难消司马徽心中之恨。

  荆州正用人之际,他们两个偷偷摸摸的跟着刘备跑了,还在益州拦他的兵峰。

  就该打个半死,再做决断。

  让他们只是跪着,就已经算是很仁慈了。

  将这事交代下去之后,司马徽带人从侧门离开了太尉府,朝着北宫走去。

  北宫改建学宫的事情,已经提上日程许久了。

  这是郑玄最后的心愿之一,司马徽只要有时间,就过去亲自监工看一看。

  ……

  太尉府,知行院。

  万年公主又添新邻居了。

  大耳、腿长、胳膊长的刘备看着园中在凛冬时节开的正艳的寒梅,长叹一口气。

  “劳资竟还不如一朵花,呸!”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