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我真不是水镜先生

第444章 温室里的老农

  粮食,是人的根基。

  是一切上层建筑的根基。

  这是司马徽不断给自己提醒,如今又告诉曹操,并且得到了良好反馈的一个观点。

  坐落在太尉府,占地足足三亩的温室里,曹操和司马徽已经在这里面忙活了好些天。

  初进这里的时候,曹操的眼中所看到的一切都是新鲜的。

  外面的琉璃他认识,里面种的粮食和蔬菜,他也认识。

  可这一切联系在一起,并且用那种很是奇怪的方式种植之后,他就搞不太懂了。

  可渐渐熟悉之后,他就有些爱上这个地方了。

  伺候这些粮食,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

  温室里面架着好几口炉子,铁管子密布整个温室。

  司马徽在其中一个炉子旁坐下,提起搁在炉子上烧得咕嘟嘟作响的茶壶,给他和曹操倒了两杯茶,“其实我现在做的只是最低端的一种培育方式,改良作物的品种。凌统从西大陆上带来的作物种子,有一部分还属于是半野生的,需要漫长的时间人工驯化。”

  “因为这个事情本来我也不擅长,就只能用最原始的方式,从优中选优种植,然后再优中选优,反复种植,反复尝试。但效果还是能看的见得,五谷的收成比以前大概翻了两倍吧。”

  曹操听的直咂舌,“两倍已经很不少了,我们的百姓年年种地,却年年用的是老法子,没有人想到会去做这些事情。”

  “就算有人想到了,也做了,可地域、交通、更为关键点是朝廷,这几乎所有的方方面面都大大限制了技术的传播。其实北方在耕作上的技术手段是远远高于南方的,但现在,反过来了,毫不谦虚的说,因为我。”

  “你这个不谦虚,我认。你确实能人所不能,也让我好好长了一回见识。”曹操看着成果喜人的温室,由衷说道。

  这些天他陪着司马徽在温室里干活,对这些作物基本上都熟悉了,甚至于已经掌握了一些方法。

  “老曹,我现在做的事情,任重而道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坚持下去,你一定会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天下。”司马徽发自内心的说道。

  这是他的愿望。

  一个宏伟,但也无比艰难的愿望。

  奋斗了的这些年,他到现在还连工业时代的边都没摸到。

  他这个穿越客,给广大的穿越者们,丢人了。

  曹操神色鄙夷的看着司马徽,摆了摆手,“行了行了,你别老是给我念叨这些破事了,我不会反悔的,我曹操做的决定不会变,起码在我脑子还清醒的时候。”

  “偶尔说一说,怕你给忘了。”司马徽呵呵一笑,喝了口茶。

  “呵!”曹操轻哼了一声,把自己的椅子挪的离炉子稍微远了一些。

  在这温棚里面抱着炉子,稍微有些受不了。

  “刘备还是不肯投降,你有没有什么好主意?”敞开衣衫,撸起袖子,斜靠在椅子上,一身痞气的曹操开口问道。

  司马徽翘着二郎腿,姿态有些慵懒的看着实验室的吏员们在温室里面忙碌,一边说道:“那就让他继续扛着去吧,羌、胡给了他继续扛下去的希望,倒也给了我们动兵的理由,我看他还能扛到什么时候去!”

  羌人和胡人会出兵相助刘备,这是司马徽没想到的。

  “但是让大军一直停留在交州,也不是个事儿。将兵在外,可比屯驻一地耗费大多了,虽然我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往常吃也是吃,战时吃也是那么个吃法,可消耗至少多五成。”曹操有些忧心的说道。

  会过日子的人,都精打细算。

  刘备一直攻不下来,让曹操已经有些肉疼了。

  可现在如果撤兵,之前所做的一切,可能都会成为虚无。

  刘备必然会卷土重来。

  “你也说了将兵在外,静的时候,一切都是按部就班的,没有什么乱子。可动的时候,什么样的乱子都会发生,这一切都是消耗,更何况,还有贪墨的现象。多五成,在我看来,是很正常的现象。”司马徽说道,这个事情根本不需要再怀疑或者考虑什么。

  很正常的情况。

  “兵马暂时不宜妄动,交州那个地方山高林密,气候对北方士兵很不友善,需要至少数月的适应期,我们的进攻速度其实已经很快了。”司马徽接着说道,“这就是为什么当初出兵的时候,我强烈建议我们两方共同出兵,兵马两路,且用的都是最精锐的兵马。”

  “明明刘备的实力在这四方之中,其实是最弱的。可那里的地形、气候,再加上刘备在军中的影响力,即便他麾下仅有五千兵马,我们也应当有五万对对待。”

  “你追杀了刘备三回,我追杀了刘备两回,哪一次不是大军出动?可次次都被这厮逃脱了,想杀他,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本来我以为,这厮要封地要官的,这战事应该也快了结了。可谁知道,羌人和胡人竟忽然出兵襄助了。先把马超和韩遂堵在半道上吧,这俩人若是南下和刘备合兵一处,才真的令人头疼。”

  曹操顺着他那茂盛的美髯,和谦和的笑了两声,“我与刘备煮酒论英雄,一时成为天下一段佳话。其实,话嘛,随便说。但我也没想到,这事就这么变成了真的。”

  “孙权都成了朝廷的镇西将军,已经率军出征了。可刘备竟然还在负隅顽抗,偏偏还打不下来。”

  “若不是你我现在不能轻易出长安城,我都想亲自率军出征,去会一会刘备了。”

  “话又说回来,诸葛孔明和庞统好歹还是你的弟子,他们两个就打算这么一条道走到黑了?”

  司马徽的伤疤又被曹操给揭了一回,他闷闷的说了句,“人各有志。”

  曹操笑了起来,“下回换个说法吧,你这个人各有志,我都听了很多遍了。”

  司马徽的脸色渐渐黑了下来,就跟搁在旁边的炉子似的。

  诸葛亮和庞统的打算,他现在是真不知道。

  天机楼潜藏在交趾郡的暗探,因为封城,最近也一点消息都没有送出来。

  那里现在成为了司马徽的了解盲区,看军情奏报是唯一的方式。

  他使之如臂的天机楼,在这里,罕见的吃了瘪。

  其实,对诸葛亮和庞统,他刚开始的时候寄予众望,到现在也依旧心存念想。

  但……

  如今也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

  这两个都可以独当一面,且学了他不少东西的大聪明,真要铁了心扶持刘备。战事必然会变成持久战,而且徐晃、黄忠他们四个恐怕不一定架得住。

  司马徽在荆州做的这一套,诸葛亮和庞统都熟悉。

  在司马徽还安安然然当隐士的时候,农商上的许多事情,还是诸葛亮和庞统二人亲自打理的。

  “交州的战事,暂时可以不着急,我们如今粮草充裕,有足够的事情跟刘备耗,那就先耗着。把周边那些鸡零狗碎的事情,先灭一灭,清一清,还可以往羌人的领地上拓展一下。”司马徽走神了好一会儿,这才接着说道。

  曹操颔首,“尽管我觉得这样下去不是个事,但我又不得不承认,你说的是极有道理的。现在退兵,只能看到刘备卷土重来的结果,耗着吧,看谁能把谁给耗死。”

  “我们两个世人口中的老贼,要是斗不过刘备这个仁主。我跟你说,世人骂的可就应验了,他们一定会奔走相告,高声疾呼,邪不胜正!”

  司马徽很自信的说道:“他赢不了的!这是我司马徽说的。”

  曹操:……

  “有时间去找医工看看吧,你这时不时就说胡话,应该是一个病!”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