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我真不是水镜先生

第166章 乐不思吴鲁子敬

  曹操说出这个话,荀攸一点也不意外。

  在老早之前,曹操就曾透露过这样的一些想法。

  只不过在之前,可没有司马徽的天机楼逼迫,完全是曹操的疑心病市场发作,总觉得有人图谋不轨想害他。

  这一次,倒是有十足的理由了。

  “禀丞相,行非常之事,当有非常之人,此人选我心中一时半会还真想不出来。不过,绣衣使者古来有着,为武帝所设,照搬此名,恐……不太好?”荀攸低声劝道。

  曹操虽实权庞大,可在名义上他还是大汉丞相。

  大汉丞相却要照搬武帝的绣衣使者为己用,这已经不是僭越那么简单的事情,稍微往深处说一点,这就是非常直白的造反。

  曹操心中有些不悦,他就觉得绣衣使者这个名字好听。

  但,罢了,时机尚未成熟,且再等等吧。

  看了一眼荀攸,曹操闷声问道:“公达以为该用什么样的名称?”

  “军中已有抚军都尉,此职与绣衣使者有异曲同工之处,不妨将抚军都尉的权利更大一些,参照司马徽的天机楼,监察敌我!”荀攸说道。

  这个事,他的心里本来是有些抵触情绪的。

  但司马徽的天机楼不但给曹操制造了压力,也给他施加了不少的压迫感。敌人在做,且不断壮大,我们不做,那就只能等着挨打。

  故而,此事在荀攸现在看来,已是不做不行了。

  “抚军都尉……”曹操沉吟着,“也无不可。”

  抚军都尉只针对于军中,负责监察军中的情况,充当曹操的耳目。

  却并不会对百官和敌人下手。

  这是曹操在势力尚弱小时设立的。

  那时官渡之战尚未爆发,他和袁绍还是邻居。

  “便以校事官为名吧。”许久后,曹操说道。

  荀攸想了想,笑道:“此名甚好!”

  至于好在什么地方,又不好在什么地方,他懒得去深究。

  反正,此官职一旦诞生,就是曹操手中的一把刀。

  砍敌人,也砍自己人,砍曹操怀疑的人。

  在徐庶离开曹营的当天,抚军都尉升级成了校事官。

  曹操麾下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密谍衙门。

  与史料上记载的时间,稍有差别。

  但这个衙门,还是诞生了。

  第一任校事官,是曹营中出了名的混子卢洪、赵达。

  这俩人武上不去台面,文也上不去台面。

  但曹操就看重他们的一个优点,忠心,会办事。

  ……

  将了曹操一军,并不是司马徽现在想要看到的。

  但事情都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他这个好欺负的老好人,显然有些装不下去了。

  既然如此,那就老老实实的——上牌面!

  咱们搞点明面上的东西。

  襄阳。

  张开了爪牙的司马徽,也没有什么好拘束的。

  他下令软禁了毛玠,彻底放开了周瑜和鲁肃的行动。

  从曹营回来后的徐庶,被动整天无所事事,就陪着周瑜和鲁肃在襄阳周边游玩,没乐子也制造乐子的玩。

  不过他二人带来的那两千兵马,就别想了,肯定是回不去了。

  南方的春天,是司马徽认为最宜人的季节。

  温度适宜,景色漂亮,很舒适。

  傍晚的荆州府衙,灯笼亮堂,烛光摇曳。

  司马徽吃着简单的四菜一汤,听着徐庶说今日的游玩之事。

  “周瑜倒是矜持,听曲游玩虽是样样不落,可每晚都是独自宿下。倒是鲁肃……”徐庶坐在一侧,缓慢的挥动着筷子,一边慢腾腾说着。

  “既然鲁肃这么热爱,那就尽量满足他!我们荆州钱粮不多,但满足鲁肃一人应该还是足够的。”司马徽笑道,“等夏侯惇先锋大军抵达,就送他们回去。”

  “这二人失踪,杳无音讯,江东现在应该挺热闹的。”徐庶嘀咕了一句。

  司马徽夹了一口菜,“热闹是应该的。张昭竟然是最激烈的主降派,真令人感到意外啊!”

  对东吴的很多历史,司马徽其实都不太清楚。

  提起张昭此人,他唯一想起的,就是孙策的遗言。

  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结果,这个张昭竟然还是头铁膝盖软的,很令司马徽意外。

  他一直以为,这位应该是江东绝对的肱股之臣。

  地位确实是有了,可这恐怕是曹操的肱股之臣吧。

  “张昭此人卑职倒是多有耳闻,此人年少时便有雅名,曾多次拒绝朝廷征辟。后天下动乱,隐居的张昭出山辅佐孙策,深得孙策信任。”徐庶说道。

  “孙策亡故后,张昭大概就像是托孤大臣吧,率领文物群臣辅佐孙权。以主公的睿智,此时应该就能察觉出问题所在了吧?孩子大了,不由爹了!”

  好好吃饭的司马徽,被徐庶这一句话给呛得,饭粒差点从鼻子里冲进去,说的好好的,怎么还突然间不正经起来了呢。

  徐庶,我印象中你可不是这样的人啊。

  他擦了擦嘴说道:“如果张昭做官知进退还好一些,不知进退,那自然是主臣反目的结局。孙权这个江东之主,替他做主的人挺多,亲近的人也便把了,张昭再押着文物群臣制衡孙权,出问题是迟早的。”

  徐庶含笑点头,“主公明见。周瑜、鲁肃被孙权重用,一再提拔,应该有张昭的巨大功劳。孙权,似乎也是一位野心不小的枭雄,他不像孙坚,一心救国。孙权想的,应该是开国。”

  能在现在这些条件下,猜到孙权有想做开国之君的野心,司马徽承认,徐庶确实是有两把刷子的。

  高瞻远瞩,见识很前卫。

  “都是难搞的天命之子啊!”司马徽笑说道。

  徐庶有些诧异的看了眼司马徽,天命之子这个说法,倒是挺新奇。

  可真要这么说,难道不应该是主公你吗?

  ……

  在春耕结束之后,夏侯惇出兵了。

  以三万步卒为先锋,随行两万民夫,绕过汝南,直奔庐江。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司马徽又拖了七八天,这才面色沉重的找到了周瑜和鲁肃。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