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放狠招的荀攸
人才济济之后,内卷就成为了不可避免的事情。
尤其是谋士。
内卷起来,更是一个比一个狠。
也就是曹操霸气外露,把这个个宛若妖孽一般的家伙能镇住。
要不然,曹营迟早得翻天。
看着三位他的肱股之臣,这一次终于勠力同心了一把,曹操很欣慰。
至于谁的主意,他心里自然是有底的。
“文和为何如此笃定司马徽会选择绿林山为伏击地?”曹操将半个身子倚在案几上,看着贾诩问道。
“此地是附近唯一一处,有可能成为我军死地的地方。”贾诩说道。
他的回答简洁到曹操无言以对。
这虽然确实是理由。
可这理由……
贾诩接着说道:“若荆州军当真会有第四次袭营,诚如程仲德所言,我大军全面压上,反制荆州军,将那里变成荆州军的埋骨之地。大军趁机强攻襄阳,若得一路降兵,骗开襄阳城就再好不过了。”
“不可!”荀攸摇头,“襄阳城此时兵力更胜往昔,外有荆州与江东水军为藩篱,内有数万兵力。如此一座坚城,除非真的能有一路降兵,否则我不认为在这个时候可以直接强攻!”
“可若不强攻,荀公达觉得我们该在什么时候进攻更好?”贾诩反问。
他一直建议先下楚地。
楚地乃荆州重镇,有大量的军用辎重,就算暂时攻不下襄阳,可也不至于在短期内因为短缺了粮草,而让大军陷入被动的局面。
可现在在这儿等下去,要等到什么时候去?
南阳郡北部依旧还是司马徽的势力范围,大军所需粮草,想要进入荆州,曲折重重,稍有不慎全军上下就有断粮之虞。
兴师动众而来,总不至于就因此而放弃了吧?
曹操静静看着,听着三名军师的你来我往。
但他的脑子却一刻都没有休息。
襄阳,的的确确是一块硬骨头。
现在更是快到了铁骨铮铮地步的硬骨头。
不好啃是事实。
荀攸说道:“司马徽若想在绿林山设伏,必然会舍出大本钱埋伏兵马,我大军压上,可围而不攻!围其伏兵,伏其援军。”
“绿林山的伏兵不可能携带过多的粮草,只需数日,荆州军必然军心动荡。我觉得最好的机会,恰在此时,押解荆州军伏兵至襄阳城下——砍头,迫使司马徽低头。”
贾诩嘴巴微张,这主意出的,他都震惊了。
外表憨厚,虽狡诈如狐,但行事有原则的荀公达,竟然出了这么恶毒的一个主意?
这简直,破天荒到了极致!
震惊的不仅仅是贾诩一人,程昱此刻的表情更夸张,跟见了鬼似的。
曹操也都没想到。
这真是我心目中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即使是颜子、宁武也赶不上的荀公达?!
荀攸这一招狠计出的曹操都差点扭折了腰。
荀攸看着这一双双奇怪的眼睛,微微一笑,“你们,都这么看着我作甚?襄阳城坚不可拔,守军又尽是荆州精锐,寻常之法,除非长年累月,可我军等不了那么久?仅是粮草一项就能耗死我军。”
“故而,只能行非常之手段,下一招猛料,以突破襄阳。”
这话说的,让曹操对荀攸更加的佩服了。
为众人而舍弃自我操守,不愧是我的荀公达啊。
“传令各军,依此计行事,令赵伯然尽快整顿兵马。”
曹操心中大定,即刻下令。
此时就是万事俱备,只等荆州军来袭营。
实事求是的讲,打仗打了这么久,曹操还是第一回期待被人袭营。
这感觉,真的是新鲜到家了。
……
此时,司马徽的第四路袭营兵马正在路上。
是真的有!
襄阳城。
犒赏完各路大军的司马徽,再度趁机离开了襄阳城。
他带着法正和徐庶,亲自悄悄到了绿林山。
原本法正还有政务司的一大堆事情等着,司马徽也没想着在这个时候,动用这位他麾下唯二的谋士。
可战局的发展太快,他不想动都不行了。
原本司马徽一心想保住荆州如今的分田成果,可随着战事渐入胶着之态,他也不得不暂时放下这个执念,顺其自然的发展。
战争,就是破坏。
已经没有办法了。
这是发生在昨天的战斗中,他忽然意识到的一点。
曹操是他最为强劲的对手,不全力以赴,或许会死。
春季的绿林山风景如画,秀气逼人,奇峰险景,不胜枚数。
对于这个地方,司马徽了解的其实并不多。
绿林好汉这个词起源于此,光武帝刘秀在此地发家,还是司马徽穿越到这个时代之后才知道的。
但到了地方之后,司马徽有些被震惊到。
被原始丛林所覆盖的这片土地,几乎是三步一美景,十步需流连。
这要搁在后世,怎么着也得给个5A。
其实,走在这里的山间小路上,眼前看着刘秀的故地,司马徽心中不由得想起了那位据传闻是穿越者的新朝皇帝——王莽。
这位出身权贵,字为巨君的新朝开国之君。
是真他娘的一个人才。
第一位为王莽平反的胡适先生曾说,他是第一位社会主义者。
这话怎么说呢,司马徽只懂个皮毛,没有钻研过这些,就不发表什么谬论了。
他看中的只有一点,也就是在实际情况以及无数人口中所说的。
王莽,是一位改革家。
他更天下田,为王田,私人不得买卖的政令。
司马徽现在就在做。
只是更彻底一些,咱还分田。
司马徽真的是太他娘的感谢王莽给他打的基础了。
因为王莽的前车之鉴,让他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压力小了很多。
还有五均六筦制,司马徽也做了一半。
这事,其实只要下层执行到位,还是很不错的。
征收商税,平抑物价,真的是一个不错的法子。
王莽被司马徽看上的另外一条政令——废奴。
虽然司马徽现在还没有做,但他迟早会做。
改奴隶为雇佣制,这是必然之事。
眼前看着风景,司马徽天马行空的想了一圈,忽然惊讶的发现,这么一说,王莽还真的像是一个穿越者。
和他都几乎同步了。
尤其再看看王莽的出身,妥妥的权贵啊!
侯爷的孙子,皇后的侄子。
若这还不能算是权贵,那这世间恐怕就只有皇帝是权贵了。
可再看看他干的事,太违和了。
司马徽有些感慨的笑了笑。
但不管王莽是不是穿越者,与他而言,也已经是历史了。
这个时代,是他的时代!
司马徽的身边仅带着法正、徐庶二人,以及五百扈从,迤逦进了山中,朝着曾经遗留下来的兵寨走去。
这据传,是春陵军当年起义留下来的。
直到现在那里还有不少的百姓生活居住。
只不过现在没有一个百姓,百姓都已经被迁到了城中,暂时避祸。
文聘率领大军,正如蚂蚁搬家一般,用最小的动静往这里运兵。
曹操新搞了个校事官,司马徽不得不防一手。
虽然要搞点大事情,但谨慎还是第一位的。
尤其是被司马徽刺激之一通的曹操,现在正处于情报力量的锋锐爆发期,指不定他能把那个什么校事官撒的漫山遍野都是。
奇袭,诱敌深入,乃是司马徽决胜襄阳至关重要的一环。
不容有失!
“你说,曹操会不会识破我们的计划?”欣赏着风景,司马徽忽然鬼使神差的来了一句。
法正:……
徐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