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我真不是水镜先生

第228章 督军益州

  “刘备要北上?”郑玄忽然一嗓子喊了出来。

  司马徽:????

  徐庶、庞统:!!!

  三个人六只眼睛,齐刷刷的落在了郑老爷子的身上。

  “这么看着我干嘛?不就是声音大了点嘛!”郑玄目光扫过面前的三人,哼了一声。

  司马徽想说,您老人家就只是声音大了点吗?

  这分明是有怨气啊!

  “那就好,那就好,我就是担心老爷子你心里有什么别扭!”司马徽笑呵呵的说道,“诸葛亮的来信中就是这么跟我说的,我想他应该也没有必要骗我。”

  “我心里能有什么别扭?放心说你的事。刘备此人,我虽然没有当面接触,但此人的声名,我却听过了很多次,刘皇叔,仁义满天下嘛!一般这么喊的,都不会是什么真仁义,假仁假义倒兴许是真的。”郑玄骂骂咧咧的说道,“不是个东西!”

  司马徽:……

  这老爷子今天绝对有怨气,咱也不知道这怨气是打哪来的。

  但不能惹就对了!

  “老爷子说的对,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司马徽立马说道。

  法正与徐庶齐刷刷的看向了司马徽。

  司马徽一个眼神过去,俩人瞬间一个仰头看天,一个低头瞅地。

  老人家嘛,得哄着点。

  荆州就这么一位真正有实力的老祖宗,不得上着点心?

  就这老爷子,请到两军对战的战场,那敌军都不敢抬刀子。

  不过袁绍干过的这种膈应事,司马徽是不可能干的。

  看郑玄再没有暴走的迹象,司马徽笑呵呵的说道:“老爷子,那您觉着,这兵咱们是该出呢还是不该出?”

  “你有兵可出吗?”郑玄反问道,“蔡瑁远在豫章郡,魏延更远,直接到了关中。新野也在打仗,赵云根本脱不开身。凌统和甘宁率领水军,尚要防着点夏侯惇和乐进。丁奉在堵周瑜和鲁肃的大门,准备收复宜城。”

  “益州广袤,至少需要两三万的兵力,或可完全拿下。而且,你还不能派兵驻守,在各关隘之地,稍微留点兵力,兵力瞬间就捉襟见肘。”

  “现在能动的唯有黄忠和文聘,可文聘的兵快打没了,正在补充新兵,训练下来尚需时日。说来说去,唯一可动用的,也就是黄忠了。”

  “这襄阳,你是不打算派兵驻守了吧是?”

  司马徽挠了挠眉头,老爷子这一番分析,还真是鞭辟入里。

  说的他都完全没话说了。

  好像真的无兵可用了……

  法正和徐庶二人,也是个个瞠目结舌。

  顿了一顿,法正说道:“若孔明先生所说乃是实际,恐怕益州不取不行!曹军经历荆州一场大败,此时又要应对关中混乱,兵力也是捉襟见肘,驻守益州的兵力绝不会太多。刘备若攻,恐必然成功!”

  “可是我军兵力也是捉襟见肘,魏延将军身在关中,距离益州倒是也近,不如撤兵南下,先定益州,再做打算?”徐庶想了想说道。

  法正瞬间摇头,“不可!”

  他凝神说道:“魏延将军此时与西凉军,关中诸叛曹将领,此时已算是盟友的关系。甚至于魏延将军和他所率领的忠勇军,算得上是这支盟军的主心骨。”

  “魏延将军若是在这个时候抽身而退,所引发的局面,会很难收场。也绝再难以达到在关中牵制曹军主力的目的。”

  徐庶默默点头,“如此说来,此事似乎有些无解!”

  “倒也并不是无解,兵力我们还有!”司马徽出声说道,“汉中尚有五万军,是攻占了汉中之后,我命魏延训练的新军,本意就是为了防御益州。这五万兵,战斗其实尚可,大多是刘焉留下来的遗产,以东州兵为主。”

  郑玄有些意外,沉吟问道:“这五万大军能否当得起大用?”

  “实力尚可,但自然是远远比不上忠字三军的!”司马徽说道,“其实对于这五万兵,我也有些犹豫。兵精尚需将强,否则,很容易会出现一些变故,宜城大营中的这支新军给了我们不小的教训。”

  “而汉中大营的这五万新兵,所采取的训练方式,跟宜城大营是一模一样的,没有丝毫的区别。”

  郑玄凝眉,粗糙的手掌缓缓盘着油光发亮的轮椅扶手,问道:“我其实一直不明白,你这新军是如何训练的?忠义、忠勇这三军也是同样如此?”

  “是同样如此,但又有些不同!忠字三军,最开始是有将领的,魏延、赵云、黄忠三人各率一支。但宜城大营和汉中大营,最最初并无将领坐镇。”

  “将士历经各种训练挑战,犹如竹子拔节一般,一节一节向上,逐渐遴选出其中心志坚毅,本事过人之辈,赋予权力,统帅全军。”

  郑玄点头,“我大概明白了,你是从艰难困苦的训练中,不断选拔将领,这么做倒是有好有坏。好处明显,坏处也同样明显。战场局势和军营之中的竞争,自是大不相通,容易犯纸上谈兵的毛病。”

  “可如此选拔出来的也必然是精明强干之辈,运气好兴许还能挑出一二良将。”

  “老爷子一针见血!”司马徽默不吭声的就是一击马屁拍了过去。

  郑玄瞪眼,“宜城大营眼睁睁的看着江东水军堂而皇之的进了宜城,这么明显的问题,老夫我眼还没有瞎。”

  司马徽:……

  他现在算是察觉出来了,这老爷子今天就是在针对他。

  火气冲的有些难以理解。

  但他苦思冥想,始终就是不明白,老爷为什么要针对他?

  他貌似也没有干对不起老爷子的事情。

  难不成是……杜依玉?

  司马徽忽然灵光微闪,也许是了。

  可是,这中间到底有什么牵扯呢。

  他半死不得其解。

  怼了司马徽一句的郑玄,却像是没事人一般接着说道:“听你这么一说,我倒是觉得汉中大营的五万新军可堪一用,派遣一督军过去便可。”

  “卑职赞同!郑公慧言!”徐庶长揖,说的客客气气的。

  转身,他又对司马徽说道:“主公,卑职请命,去益州一行。”

  司马徽此刻郁闷的想死,气场全开的郑老爷子,真挺吓人啊!

  不过这建议,他也赞同。

  “大善,那就有劳元直走一趟。东州兵是刘焉帐下的骄兵悍将,魏延虽然能震慑,但并不一定别人也可以。你去了益州之后,见机行事。不过我相信元直的能力,搞定这件事并不困难。”司马徽说道。

  他其实是稍微有些担心的。

  东州兵,是一支身上带了不少麻烦的军队。

  不过徐庶去,兴许能收住这支暴躁易怒的大军。

  “主公宽心!元直愿立下军令状。”徐庶作揖说道。

  司马徽握住徐庶的手,“军令状就不必了,我相信元直的能力。不过,东州兵若有异动,元直当见机行事,我与你便宜行事之权。”

  徐庶微楞,他不是很明白司马徽这便宜行事到底是怎么个便宜法!

  司马徽沉声道:“东州兵本是降卒,很难归心。若军心稳重,只是有一二刺头闹事,斩了便是。但若军心浮动,似有叛意,早点逃回来。”

  徐庶有些傻眼。

  逃……逃回来?

  虽然感动是真的。

  但他依旧觉得,这不是一个主公应该说的话。

  他身为督军,怎么能因为大军有可能变节,而逃回来?

  还仅仅只是有可能!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