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郑玄的将来事
鲜香四溢,香气扑鼻的烤全羊被端了上来。
这是太尉府待客最常见的一道菜品。
乾通穿插在席间,替众人分着肉。
司马徽慢慢啜着清茶,沉吟良久,才对郑玄说道:“老爷子,现在就行科举,有些过于仓促了。曹魏派系的官吏肯定不会同意的,第一次科举取士,中原和北方各地连考试内容都不熟悉,怎么考?取士只能取我们荆州的。”
“这明显的偏向,没人会同意的!”
“不过,我们倒是可以先在荆州考,考取功名的,充任荆、扬、益、交,四州官吏倒是可行,普及天下,当真行不通。”
苍老之气已然遍布全身的郑玄,很缓慢的吃着烤羊肉,就着清粥。
“我说的就是荆州,你以为我要让整个朝廷都在此时立马行科举?当了太尉,我发现你这耳朵都不太好使了。北方各地的郡县连学堂都没有,你定的科举内容又非不仅仅是五经,北方这些小子能蒙的机会都没有。”郑玄轻斥道。
司马徽愣了一愣,他记得他听到的好像不是这个说法。
算了,老爷子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毕竟年纪真的大了。
顿了一下,司马徽说道:“荆州的取官体系,如今确实也应该正式一点了。曹操不会允许我现在就插手北方的事情,我也不会允许曹操沾手南方四州的事,虽说同朝为官,看起来是挺和谐的,可还是自家干自家的事。”
“老爷子,我看长安没有必要重新开设一座新的学宫,就以北斗学宫长安分院命名便可。抽调北斗学宫优秀的博士,祭酒,依旧受北斗学宫管辖便是。既然是一家,那就继续做成一家。”
郑玄仅仅只是吃了一小块肉,喝了一碗清粥就歇了下来。
擦了擦手,他说道:“行,那就听你的。我感觉我活不了多少个年头了,在临死之前,如果能看到用我编的书,成功考出第一批官吏,再看到长安分院的顺利建成,我也就满足了。”
没好气的瞥了一眼司马徽,郑玄忽然骂道:“等着你的孩子出世,看来我是没有什么希望了。但这个事,我还是希望你能够真的上心几分,人有旦夕祸福,谁也不希望发生这些事情,可,怕的就是万一。”
司马徽心情有些沉重的点了点头,这一次他没有犟,也没有跟郑玄开玩笑。
而是一脸认真的说道:“我现在在很努力的耕耘,应该快了,真的快了。老爷子再坚持坚持,兴许就能看到了。”
“生死有命,强求不得,希望吧!”郑玄爽朗的笑了起来,“你孑然一身在这世间,能替你操这个心的人真不多,我呢,倒是有心想给你操一操这份心,可岁月不饶人,我真的老了。你我相识的实在是有些晚,若你能再年长几岁,我稍微年轻几岁。”
他伸手往前一挥,激昂说道:“这天下,必将处处流传你我的传说!”
司马徽使劲睁了睁眼睛,免得让自己眼睛被这该死的风沙吹到。
感动和心酸是两个相悖的心情,可这一刻一起氤氲在司马徽的心田。
他抿着唇,倔强的笑着,“老爷子,这世间,如今就流传着你我的传说!”
“世人哪个不知,你是荆州镇山之石,我是荆州的剑,天下的贼,世间最大的枭雄。”
郑玄呵呵大笑了两声,耷拉着的眼皮下那双苍老的眼睛精光烁栎,“小兔崽子,你这算是在夸你还是夸我?”
“哈哈,一起夸。”司马徽笑道。
笑中带着难以掩藏的愁绪。
他很珍惜现在和郑玄说的每一句话,每一点共处的光阴。
这一次见面,郑玄身上的颓唐和苍老表现的十分明显。
尽管他很好的掩饰了,可很明显的力不从心了。
即便是说话这种十分轻松的事情,他每说一句,都要歇息片刻。
接过司马徽递来的茶,郑玄神情严肃的沉声说道:“趁着我还没死,该利用的,抓紧利用一下吧。这朝中有不少人都跟我有些关系,我的话,还能管一点用。”
“他们可以选择不帮你,但只要在关键时刻不与你作对便可。王基、崔琰这些人都是我当年非常看重的弟子,”
司马徽攥了攥拳头,强颜欢笑的打趣了一句,“我若在这个时候还想着利用您老人家,那可就有些太丧尽天良了!”
郑玄瞪了司马徽一眼,气冲冲的骂道,“你个糊涂虫。此时不利用一下,你还打算等到什么时候?等我死了,你以为他们会顾念这点香火情吗?”
“他们不是你,这些士人心里想的什么我很清楚。就算心中再如何的不甘愿,他们表面上还是要摆出尊师重道的姿态。就像袁绍那厮,他本来就不是一个多么重学问的人,可他还是对我礼遇有加。”
“虚伪是士人普通的心态,在我游历四方求学之时,三年未见马融之面。可一朝天下扬名,每天都有天南海北的士子跑到我的石屋前跪拜。在我没扬名前,我没有学问吗?我有,可为什么没人来见我呢?”
但司马徽还是摇了摇头,“老爷子,你忙碌半生,前半辈子四处求学,后半辈子教书育人,您只应是天下泰斗。朝堂之上这些尔虞我诈的纷争,还是我自己来吧。”
“若他们顾念这一份香火情,自然会选择向我靠拢,若他们不愿意,也强求不得。”
“您现在年纪也大了,就好好歇一歇,看着后辈们将长安分院捣鼓出来,等着我的孩子降世,给他们取个好名字。”
郑玄靠在椅子上,眼帘低垂,“罢了罢了,既然你执意,那我也便不强求了。名字,我早已经想好了,男男女女都有,若你只生三两个,便刚好你传九代。若你生得多,其他的自己想去。长子长女的名字,归我,哈哈。”
“啊?您老已经想好了?”司马徽心中猛地一酸,故作惊讶的问道。
郑玄现在说的每一句话,都像是在安排后事。
司马徽的脑子就算如驴子一般蠢笨,也能够听的出来了。
“将事情安排在前面,总会少一些弯路。你以为我跟你这小子似的,天天挂在嘴边的就是不急不急,慢慢来。”郑玄嫌弃的低骂了一声。
“老爷子教训的是。”司马徽诚恳受教。
郑玄忽然冲不远处的一位年轻扈从招了招手,“过来,小兔崽子!”
看到那个年轻人,司马徽微微松了口气,看来老头终于想起来了。
那个年轻人,早就在司马徽的注视下了。
司马徽也很清楚他的身份。
他是郑玄唯一的孙子,之前一直守着祖宅,去年才到北斗学宫出任博士的郑小同。
郑玄将郑小同一起带到了长安,可却没有暴露他的身份。
司马徽不太清楚郑老头的打算,但却有些担心。
郑老头几乎把所有的事情都一条一条安排了,可若是忘了他这唯一的孙子。
司马徽的心里必然会有心结。
他主动做和郑玄主动说,是完全不一样的。
“拜见主公!”郑小同上前,冲司马徽拱手行了个礼。
“这小兔崽是我的亲孙子,小同。我儿死的早,只留下了这么一个小家伙,你看,这就是没早点生孩子的坏处,就这么一根独苗。你还连一根独苗都没有,真该抓紧了。”郑玄抓着郑小同的胳膊,忽然将话题又拐到了司马徽的身上。
司马徽只能无奈的笑,这事真不是他不着急。
他现在已经很努力了,可大家都没有动静,这让他也很无奈。
都这么多次了,按道理,怎么着也应该有些动静了。
可偏偏就是没有。
司马徽有时候都有些怀疑,是不是他有什么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