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拳头和阴谋
司马徽的话,曹操显然没有听进耳中。
这个在往常都是拔剑四顾高呼诛贼的枭雄,在今日却窝在司马徽为自己定制的那一方小马扎里,只是一双铁拳紧握。
他额头上暴起的青筋,恍如他无声的呐喊。
许攸在他的心中,有这不一样的地位。
是少年挚友,亦是官渡的大功臣。
但司马徽觉得,此时曹操口中喊的是许攸,心中想的那个名字,却是曹据!
那个被曹丕所忌惮,一直腾来挪去,换了无数个封地,户邑升了又降,降了又升。疑似被下毒戕害的神童曹冲的胞弟,之后的彭城王曹据。
司马徽没有打扰曹操,静静的坐着,缓缓品着香茗。
这个深坑,如果他不能自己走出来,别人说了再多那都是无用的。
“要给他们一个机会!”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曹操忽然闷声开口说道。
他的声音沙哑着,每个字里行间,都酝酿着被极度压抑的杀意。
司马徽眼帘轻抬,看向了曹操,“你确定你考虑清楚了?”
“我考虑的很清楚,我们不能像面对羌人一样,去面对国内的纷争!羌人在外不断煽风点火,时不时拿刀捅你一下,那始终都是外战。能腾出手来的时候,那就打一场国战,彻底的摁死他们,腾不出手来,可以严加防守。”
“可国内不行,这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混蛋,隔三差五闹一次事,百姓还活不活了?”曹操的声音渐渐酷寒,好似没有任何的温度。
司马徽很承认曹操这话说的非常有道理。
但他还是劝道,“你不妨再慢慢想想吧,毕竟那是曹据。我知道你曾经中意的儿子只有四位,如今两位都在我府上的地牢里待着,现在曹据又出了这么一茬事。”
“没什么好想的,都是男子汉大丈夫,有自己的选择,是好事。成王败寇,他们要是真做成了,我屁都不会放一个,反而还会为他们祝贺!”曹操喝道,“可若失败了,他们也要做好承受代价的心理准备。”
司马徽缓缓轻点了一下头,这才沉声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简单说说吧。羌人不会再有援军入境,司马懿已经横推诸羌大半领土。他走过的地方,没有落下一个的羌人。马超业已归降,西部诸事已定,暂无任何的后患。”
曹操本来很沉重的心绪,猛地一下子听到这个消息,就像被人敲了一闷棍一般。
脑子嗡嗡的回荡了好半天,才逐渐正常。
“所以,你的意思是,诸羌的战事已经差不多要收场了?我们两个如此大张旗鼓的点将出征,只需要针对羌人藏在山中的这大概八万大军就可以?!”曹操虎目大睁,震惊问道。
司马徽点了下头,“目前看来,确实是这样的。”
“我也没有想到司马懿的速度会这么快,诸葛亮带着马超在后面追,差点把马超那一万人饿死在草原上。”
当初司马徽接到这个战报的时候,看的是又辛酸又好笑。
司马懿推进的速度到底是有多快,才能让马超那轻装简行的万骑差点饿死在草原上,硬生生吃了好几天的野菜,和野草,把伙食混到了和战马一样的地步。
曹操闷了好一会儿,才幽幽说道:“荀彧这个老家伙的眼睛还是很毒的,看看吧,这就是曾经那个口口声声我什么都不懂,我没有什么见识的司马懿。这才多久的时间,西北诸羌大半的土地,没了啊!”
司马徽只能陪以微笑。
司马懿很厉害,他早就是知道的。
现在看到司马懿这样的战果,司马徽虽然有些惊讶,但一点也不意外。
他现在更为好奇的是,司马懿和诸葛亮这两个人,在西北能翻出多高的浪头来!
司马徽真好奇的紧。
两个都是被称为多智近妖的人啊!
首先司马徽可以肯定的是,羌人是绝对不会有好日子过的。
“所以,我们的后顾之忧已经被解决了,我们现在只需安心针对他们便可以了。”司马徽双手交织在了,伸了个懒腰,“要我说,给不给机会都是一样的,趁早把这棵嫩芽给掐了,到时候还能少死一些人。”
曹操一只眼睛眯着,另一只眼睛斜看了司马徽,“你司马徽手上捏着那么多的人命,现在却开始心慈手软了?你在益州杀的人头滚滚,可现在看看,结果如何?他们还是不死心,还是要跳起来打你的膝盖。”
“既然如此,这一次,要做的更绝,更狠!”
“雷霆出击,彻彻底底的杀怕他们,让他们的子孙后辈想要造反的时候,首先得跪下去想!!”
军帐内,因为曹操的这一番话,杀气沸腾,好像黑云盖顶。
应和站在那里,直觉呼吸都有些困难。
这,就是当世两大枭雄无形中散发出来的气势。
只能说,真恐怖!
太他娘的吓人了!
司马徽轻轻笑了,“既然你都这么说了,我还能有什么意见。这天下,已无人能令我顾忌,唯有你,曹操!”
曹操哈哈笑了,越笑声音越大,声震瓦砾。
“好!”曹操忽然震喝一声,“这天下也无人能令我顾忌,除了你,司马徽!”
“我儿子都不行!只要不死,他们还是我儿子。”
司马徽缓缓点了点头,“这个面子还是要给你的。”
“既然如此,那就坐看风起云涌吧,给他们这个机会。让他们好好蹦跶蹦跶,延缓进攻的步伐,传令全军,枕戈待旦,厉兵秣马!”
“嗯。”曹操颔首。
应和悄悄捏了捏自己的眉头。
他已经能够想象到那些野心家们的下场了。
当世的两大枭雄看样子是打算坐在阳平关看戏了。
他们以为的风平浪静,其实只是重拳出击之前的蓄势。
……
往往越是重大的事情,商讨的过程反而越是简单。
司马徽和曹操面对一件琐事,能嘚吧嘚吧拉扯大半天。
可这一件再度关系到整个天下的大事,他们仅仅用了三言两语就敲定了。
在曹操离开之后,一道道军令就随之下达了。
延缓进攻羌人的兵峰,缓步推进。
各军,厉兵秣马,随时准备出击。
几乎一模一样的军令,看起来好像全无任何的问题。
就是对羌人进攻的军令。
几乎没有人去多想。
惊雷,往往炸裂在无声处。
……
长安城。
现在的长安城,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着一些新的变化。
自穿暖花开之后,长安城的修缮计划就正式开始了。
这座城池就像是一个沉睡中的巨龙,正在渐渐苏醒。
在长安城一百零八坊逐步一点点推进的时候,北斗学宫正式完工了。
在完工之后的第九日,第一批的博士和学子走进了这里。
北斗学宫大祭酒郑玄坐在轮椅上,亲自参加了学宫的开学仪式。
议程很繁琐,从祭祀开始,到安排学宫教学结束。
但郑玄老爷子的脸上始终挂着满足的笑意。
在夕阳中看着这座他心心念念的学宫终于成立,他这辈子的遗憾,没了。
如今唯一剩下的一个小遗憾,就是司马徽的子嗣问题。
但这件事,他已经不打算强求了。
如果能看到自然是最好,看不到,他也只能将这个遗憾带到坟墓去了。
但他还是希望多子多孙的曹氏,能给司马徽带来一点好运气,让他也多几个子嗣。
以维持住他这磅礴的权势!
北斗学宫在长安城的正式落户,也意味着大汉朝廷的第一次科举,正式拉开了他的大幕。寒门士子的未来,将一切可期,寻常百姓家,也多了一条出路。
时代的大变革,随着北斗学宫的建立,正式滚滚而来。
这是铁拳庇佑下的改变,从一开始就注定着它的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