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我真不是水镜先生

第371章 主公,降吗?

  汉中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成固数个新建的库房里,粮秣、珍宝堆积如山。

  而从此以后,汉中无门阀!

  应对了足足十七万士绅联军的荆州军,兵员不减反增。

  一战之后,兵力急剧增长到了足足八万。

  五万老卒,后面带了三万戴罪立功的新军。

  当司马懿和夏侯渊在褒中某一个士绅宅院里,吃着简单的宴席,喝着小酒的时候,荆州军已开始了南下的步伐。

  一万老卒率领三万新军,正式开始了南下清扫门阀的战争。

  同时,这一支大军还肩负着两个过渡任务。

  若交州战事进展顺利,他们就是进攻羌族的第一梯队。

  若交州战事受阻,他们将是黄忠的援军。

  而坐在司马懿对面时不时就自罚一杯的夏侯渊,也补充了三万兵员。

  原本那些降卒、俘虏是要押解到长安,再由司马徽和曹操瓜分的。

  但司马徽和曹操二人现在就在汉中,这一套流程也就没有必要走了。

  命令直接一下,足足十二万的俘虏和降卒,被二人挑挑摘摘选出了六万人。

  剩下的,悉数上山,挖矿,整修古栈道!

  这一战之后,益州的壮勇几乎被榨干净了。

  而司马徽和曹操的势力,因为这一战,达到了一个空前膨胀的地步。

  士绅的豪绅,连曹操都被震惊到了。

  他窝在沙发里,手中捧着夏侯渊送来的信,看了一遍又一遍。

  “小司马啊,我他娘的也想抢豪绅了!这也太肥了。”曹操禁不住念叨道。

  司马徽正在整理天机楼送来的密信,远程操控北方诸县扫荡豪绅。

  “这好像是你第四五六回念叨了。”司马徽搁下笔,抬头说道:“你要是真有这想法,就直接动手。一直念叨,只能让我觉得,你好像有些优柔寡断。这个毛病,曾经让我痛苦了很长一段时间。”

  曹操将信往脸上一拍,闷声说道:“这个恶人还是你来当吧,我给你制造机会!”

  “不管你是真心还是假意,但有句话,我还是要说,只有马踏门阀,大汉才能迎来真正的强盛。而要实现你我的野心,大汉,必须要成为一座战争机器。富民,精兵,强政,此三事,一件也不能落后。”司马徽沉声说道。

  “这遍布天下,掌控了大部分资源的门阀,就是最大的绊脚石!”

  曹操说道:“以前嘛,你说这话,我能信七成。现在,我全信!仅仅只是一个益州,而且,还不是益州全部的豪绅,大概也就能占到六成左右,他们的财富竟然就能让我们满足四路大军的开拨。我以前要是有这实力,辽东早就被我彻底扫平了。”

  “士绅嘛,旱涝基本都是保收的,所以,你说呢?”司马徽反问道。

  这大概就是旁观者清,身在其中者而不自知了。

  曹操拍着自己的肚子,说道:“我虽然也出身豪绅,但豪绅属实可恶。”

  “不过,我们还是要从律法的角度上去处理问题。像荆州现在就出现了不少身家极其富裕的商人,他们沾不到绅的边,但身家也富。这些通过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攒下家业的,只要没有违法乱纪,就尽量别乱动,免得民心动荡。”司马徽提醒了一句。

  一味眼红别人的财富,那就真的成了流寇了。

  这是取死之道。

  垄断地方资源的门阀必须要被取代,但并不是所有的门阀都是如此。

  因为荆州的缘故,现在的商业门阀可并不少。

  他们老老实实经商攒下的基业,那是他们应得的。

  曹操揭起盖在脸上的信,坐了起来,目光不善的看着司马徽,“我说小司马啊,我是曹操!这点事,你以为我不知道?”

  “我很怀疑!”司马徽是一点都不客气。

  曹操:……

  瞪着司马徽看了半晌,曹操无奈道:“你是故意来调教我的脾气来的?恶心人呐!”

  司马徽摇头笑了笑,“你也可以这么说。”

  曹操又自闭了。

  日常后悔……

  ……

  天下的事情,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那是真的复杂。

  但当曹操和司马徽选择用最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时候,事情一下子就变得简单了。

  不服就打,打到你服为止。

  两大强者联手,剩下的被分割四方,连合纵连横的机会都没有。

  孙权在积极的效仿着荆州,一步一步,非常踏实努力的朝着帝位奋斗。

  结果,冷不丁的,荆州忽然发兵了!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吴郡与会稽便四面烽火。

  那些心眼脏到家了的荆州水军,偷偷潜伏到了江东各处重城、关隘,然后在同一时间开战,打了江东守军完全一个措手不及,都被干懵圈了。

  短短数天时间,会稽郡告破。

  江东,只剩下了名义上的江东。

  他们仅剩下了吴郡,那可怜巴巴的一块地方。

  一脸憔悴,好像苍老了七八岁的孙权,在会稽郡被攻克后的第四天,才召集早就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的幕僚们议事。

  幕下气氛沉闷,所有人的心头都好像被压了一块石头。

  “都开心点。”孙权艰难的扯了扯嘴角,对众人说道。

  他的笑,有些凄惨,又有些悲凉。

  张昭本就花白的头发,这几天下来,几乎全白了。

  “主公……我们远渡海外吧!”张昭出列说道。

  这是他苦心冥想,在最后的最后才咬牙下定的决心。

  只有远渡海外,积蓄实力,再谋天下!

  孙权看了张昭一眼,却没有说话。

  张昭以为是孙权想让他继续说下去,遂接着说道:“主公,与我大汉相隔一片海域的邪马台国等东夷,实力微弱,但占据的岛屿却并不小,以我江东而今的兵力,轻而易举便可拿下。以此海岛为根基,暗中积蓄实力,只需数年,我们就能再度杀回来。”

  “跳出江东,我们反而有更多可施展的可能!”

  孙权嘴角很缓慢的勾了起来,呵呵冷笑一声,“师傅是想让我落草为寇吗?东夷,寇也!即便是受了我大汉金印,那也是海上流寇!”

  “这……仅是权宜之计!”张昭说道。

  如果还有更多的选择,他不会说这样的一番话。

  这番话说出来,本就是自取其辱的行径。

  在大汉,他们是诸侯。

  跑到那个岛上,他们就是东夷,是流寇,是不入流之辈。

  “权宜之计……”孙权的胸膛微微起伏,从袖中抽出了一封信,“这是司马徽给我的信,他也给我列了一条权宜之计,同时还给我们阐述了一下美好的……明天。你们,有谁想看看的?”

  张昭什么废话都没有,直接走上前去,俯首道,“主公。”

  孙权眼帘微阖,命侍者将信交给了张昭,“师傅不妨仔细看看。司马徽对我毫不掩饰的说,他就是用同样的话说服了曹操同归朝廷,他们要对外用兵。我说起来,好像还是大汉讨虏将军是吗?”

  众人默然,百感交集。

  这里,确实就是将军府。

  大汉讨虏将军府!

  但出来容易,回去……真的能回去吗?

  张昭很快就把信看完了,又随之传给了其他人传阅,“主公,这就是一封劝降书!”

  孙权点头,“是。”

  “听闻尚香在荆州的日子很不错,算起来,我与司马徽已经是一家人了。”

  孙权今天的话,说的怪里怪气,让众人完全摸不准脾性,该从什么地方下手去说。

  于是,能沉默的沉默了,不能沉默的,也沉默了。

  最后还是身为众臣之首的张昭,问道:“主公,打算降?”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