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了领地、失去了族人、失去了牛羊马匹,莫昆的祖先们只能依靠狩猎和野菜、野果为生。
最开始的时候,一切收获都平均分配给所有族人,这就导致了有能力的不愿出全力,没能力的人心有余力不足。
甚至有些懒惰者,什么重活、轻活都不愿意做。
由于缺乏食物,每年饿死的人不在少数,甚至还有个别人冒险流落他乡,下落不明。
几年的时间,由当初迁徙过来的两百多人,下降到了不足六十个。
长此以往,古突部将有灭亡的可能。
莫昆的祖先们经过几天几夜的讨论,认为应该在分配方式上做些改变,所以最终决定,让有能力的人得到更多的食物和更多繁衍后代的机会。
强壮的人,后代会更加强壮;羸弱的人,后代照样羸弱。
几代人之后,整个部族的状况应该会得到很大的改观。
八十多年来,整个部族又渐渐壮大起来。现在已经达到了将近两千人的规模。
每个族人独自或者几人合作获得的食物,留一半作为私有财产,另一半为部族共有。
部族用这些食物来养育没有独立能力的妇女、儿童和老人。
每一个能独自杀死一头野兽的人,都成为部族的勇士,他们在部族里将拥有崇高的地位。
如果有勇士要独自占有女人,那么这个女人和她的孩子将由勇士自己抚养,她们将会得到更多的食物。
独自抚养孩子的女人,如果她的孩子能成为勇士,她的地位也将提高,也将从自己的孩子那里得到更多的食物。
每个强大的勇士都在努力奋斗,期望占有更多的女人,繁衍更多的后代。
等老了失去战斗力之后,他们能从他们的孩子那里得到更多的食物。
每个女人都希望得到与勇士配对的机会,这样她们的生活才会变的更好。
但是所有的行为都必须在双方同意的情况下才能进行,一旦有一方违背了另一方的意愿,将得到部族的严惩,甚至被驱逐出去。
现在整个部族的战斗力非常旺盛,部族里的人们都希望早日离开这个地方,回到祖先们曾经生活过的广阔草原。
但莫昆还是希望再等一等。
一来他觉得目前的实力还不足以与古突部抗衡,二来这个地方还能养活他的部众,他希望再繁衍一代人,等部众达到五千以上再找机会。
真到了那个时候,就算五千部众想呆在这个地方,都已经不可能了。
因为这里的资源养活不了五千人。
莫昆讲完这些,对冯晓宇说道:“刚才以为你要去投奔古突部,看样子我猜错了,不然也不会与你说这些。”
冯晓宇笑了笑说道:“我只是路过这里,既不知道你们是古格部,更不知道还有个古突部。”
莫昆说道:“我们非常相信勇士的话。今天能杀死这么多棕熊,是古格部有史以来收获最大的一天。这些熊肉足够我们整个族人吃一年了。按照族规,我们要狂欢三天。所以如果阁下必须要走,就和我们一起狂欢三天再走吧。”
冯晓宇说道:“我的事情比较急,我想明天就走。”
莫昆说道:“阁下再着急,也不在乎耽误三天吧。再说帮你剥下熊皮,去掉内脏这些事,也不是一晚上就能做好的。”
一个女童走进来,在莫昆耳边小声说了几句话。
莫昆族长点点头,微笑着对冯晓宇说道:“勇士阁下,你居住的地方已经安顿好了。你先去休息一会儿,晚上我们一起狂欢庆祝吧。”
冯晓宇跟着那个少女离开之后,莫昆的四个长老走了进来。
几人坐下,其中一个长老说道:“莫昆,这人独自一人跑到我们这里来,会不会是奸细呢。”
另一个长老说道:“我们不如把他杀了算了,如果他出去引来大队人马,我们寨子就危险了。”
莫昆说道:“这人如果是奸细,他为什么要帮我们。等我们和棕熊两败俱伤之后再来攻击不是更方便。再说了,他一个人能杀了那么多棕熊……”
第三个长老插话道:“莫昆,已经统计出来了,他一个人杀了三十二头。”
莫昆说道:“这人一个人能杀死三十二头棕熊,你们以为我们的勇士能杀死他吗?如果想杀死他,估计我们得死去不少勇士。”
怀疑冯晓宇是奸细的长老问道:“那他来我们这里做什么?”
莫昆说道:“他说他是一个人路过,要去西南方很远的地方。他从东面来,要往西方走,不像是专门奔我们来的。”
第三个长老说道:“既然这人对我们没有恶意,不如我们把他留下来吧。这么强大的勇士,会给我们增加不少力量。”
莫昆说道:“我和他谈过,他留下来的可能性不大。”
第二个长老又说道:“他不愿意留在我们这里,万一留在了古突部,以后说不定有敌对的可能。”
莫昆说道:“这也只是有可能而已。他今天帮了我们,对我们古格部有恩。如果我们现在和他为敌,那就破坏了我们古格部传下来的规矩,以后还有谁愿意来帮助我们呢?!”
一直没有说话的第四个长老问道:“莫昆,难道就这么让他走了吗?”
莫昆在火塘旁边的柴队里捡了个干树枝,用力辦断,然后说道:“他就一人一马,又不会弓箭,就算投奔了古突部,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在游牧民族的战争中,如果不会使用弓箭,基本上不会成为军队的主力。
在莫昆看来,冯晓宇若是会射箭,必定会背着弓、带着箭,绝对不会只带一支长矛去长途跋涉。
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弓箭手,没有十几年的苦练,几乎是不可能的。
莫昆和四位长老终于统一了意见,冯晓宇也跟着少女,来到为他准备好的住处。
古格部人基本上是一户一个穴居屋,除非儿女有了配偶,或者一个穴居屋住不下需要另辟住处,否则一家人全部会住在一起。
女童带冯晓宇来的地方,里面却只住着一老一少两个女人。
正对屋门的墙边和地上都铺着兽皮,门的两边露出夯实的空地。
空地上放着柴炭、食物以及日常用具。
看到这两个女人,冯晓宇的脑中突然冒出一句话:“宾客相过,以妇侍宿。”
前世他和他的同学们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很是唏嘘了一阵。
后来想想,这完全是不可能的。
在那个把妇女当做私人财产的时代,怎么可能让自己的老婆去陪客人睡觉呢?
连庶出的儿子都没有多少继承权,又如何对待老婆和客人所生的孩子呢?
古代中原地区,会读书识字的,只能是大户人家的子弟。
大户人家的院子里,都有客房来接待客人。
大草原地广人稀,既没有酒楼,更没有客栈,远途的旅人只能向牧人借宿,而牧人家的毡房却只有一个。
冯晓宇摇摇头苦笑一下,心说:“这大概是古代汉人嘲笑游牧民族的一个戏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