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极品父皇

第69章 一统东北

极品父皇 吾王抱抱 4302 2024-11-15 07:41

  燕纪四年五月一日,轩辕纪返回燕都,燕国自此一统东北一带,东南半岛与残余契丹,已然失去一切可以威慑燕国的能力,唯有偏安一处,自保而已。

  宣政殿上...

  轩辕纪依旧未曾换下战甲,与玉阳候以及新纳降的安达尔等人,身披战甲出现在朝堂上,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轩辕纪并没有和卫玉寒坐在龙椅上,而是站在御阶之上,看着群臣文武百官...

  轩辕纪微微仰头,叹息道:“时光飞逝啊...今年朕也十八了,自燕纪二年以来,三年的时间,方才稳固东北一带。好在,所有的计划都已经部署完成,待到各项政策改革,利国工程竣工,朕的雄图霸业也能加速实施了。”

  群臣都是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知道轩辕纪突然有感而发是为了什么。这时候,最好的应对方法,就是秉承沉默是金的道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轩辕纪看向文官一列:“吏部尚书,先来说说渤海一带州府情况。”

  江宋:“启禀陛下,多亏科举大殿,为我燕国储备了大量后备官吏,如今各地官吏一应上任,重整渤海地区,开始丈量各地,最迟两个月后就能将渤海一带有关民事上报京师。”

  “户部尚书,来汇报一下户部掌管事宜吧。”

  蔺州:“启禀陛下。平州南部灌溉农业工程,全数竣工,并且已经投入使用,据户部专人预测,平州南部每年最少可以产粮高达一百二十一万石储备粮食。同时,臣已经请奏皇后娘娘,在平州就近修建粮仓,为我燕国积蓄储粮,可应对一切突发状况。另外,制盐工程进展顺利,如今燕国内部俱皆采用我燕国自制的精盐,价格按照陛下所说,只收取成本费用,民间民生得到巨大的改善。包括多余的精盐储备,臣已经派人送入国库了,每月还能交付两万斤精盐给北燕商会,充实国库。国库如今每季度入库白银九百二十七万三千六百二十六两,储粮入库四百六十二万八千四百余石。国库储备银两一亿八千六百二十五万四千八百二十三两,储粮二十六万八千五百余石,待到清算陛下此次带回的战利品后,户部会第一时间更新国库储备,并且上禀陛下。军械储备,长枪六十万,战刀六十万,战甲五十五万,战马两千余匹。”

  轩辕纪点头:“战马方面的问题,朕已经有所打算了。在室韦与靺鞨一带,建设国有草场,国库出资雇佣渤海,安州地区的百姓来作为放牧人员,既可以改善两地民生,也能增加我燕国战马来源。”

  蔺州:“户部遵旨!”

  “教育部尚书,说说科举大殿以及燕都教育司的文举学院和武举学院的情况。”

  杜鹏运:“启禀陛下。科举大殿如今赋闲官吏六千四百七十二人,其中才能甲等为四百二十人,乙等一千八百二十六人,丙等四千二百二十六人。甲等乃是足以担任京师官吏的学子,乙等乃是足以担任地方州府高级官吏的学子,丙等乃是足以担任地方州府中阶,低阶官吏的学子。燕都地方的教育司,文举学院一片发展良好,出现了许多大才之子,武举学院..呃...陛下,说句实话吧,臣亲自到武举学院去视察过,武举学院虽然配备设施完善,但实在没有足以担任教导学子的老师啊。臣算是明白了,为何古往今来,都会说书生论兵,贻害万千了。这话说得真没有错啊,那些武举学院的老师,在兵法军事上...说难听点,就是狗屁不通。”

  轩辕纪皱眉:“难道一个像样的武举老师都没有?”

  杜鹏运:“陛下,臣都把奏折准备好了,既然陛下您都问了,臣也不多此一举了。臣请奏,暂时对武举学院停学一段时间。”

  轩辕纪皱着眉头:“嗯...这样吧,正好近期国内没有战事,朕也不会远离燕都。杜爱卿,你安排一下,朕明日亲自到武举学院视察,若是时间允许,朕可以代为给武举学院的学子教学。”

  ‘轰隆隆!!!’

  顿时,群臣们脑里响起晴天霹雳,人皆震惊,神色夸张。尼玛!有没有听错啊?陛下竟然要亲自到武举学院,给学子们上课!!嘶!传出去,武举学院估计都能直接出名了!

  杜鹏运目瞪口呆,回过神来:“陛下!这..这岂能让您亲自去啊?!臣的打算,其实是希望陛下允许臣到京师军军营中,寻访一些合适的教官之类的。”

  轩辕纪摆了摆手:“杜爱卿你去了军营也没有用。军营内大多都是实战派,要他们打仗还行,但要他们教书育人,那的确是天方夜谭。不说多的,军中将士虽然在战场上足以称之为精锐,但他们的文化水平不足,不足以担任教师,若是担任总兵之类的训练部队倒是可以。朕之所以会成立武举学院,为的就是提高我燕军的文化水平,军人素质,以此投入战争,待到那些优秀的将士们退役后,也能到武举学院担任教师,以此传承他们的战事经验与军事造诣。但如今很不现实,因为军中都是大老粗,连字都看不全,练兵打仗还行,要教书育人太不现实了。”

  杜鹏运:“可是...各军的都督们呢?难道,他们也不行吗?”

  轩辕纪摇头:“他们根本没有整理,回顾过以往的战事,也没有像样的编著过有关自己的战事经验。他们如今的战场经验,都是刻入骨子内的东西,根本无法转换为口述之文,来教育学子。”

  杜鹏运:“这..陛下,您本就要操劳国事,全国如今百废俱兴,事务繁多,臣担心您吃不消啊。”

  好嘛,这杜鹏运还真是个人精,还对皇帝煦暖问候起来了。这表忠心也太那个了...虽然,群臣们也想这么干,但没有机会啊。

  轩辕纪:“无妨,还有皇后在,朕只要过问一些就是了。”

  杜鹏运:“是,教育部遵旨!”

  轩辕纪:“兵部尚书,汇报一下全国军事储备吧。”

  魏道律:“启禀陛下。如今我京师军扩军完毕,京师军第一军至第十五军,全员四十五万,骑兵军团十二万,各州守备三十万,京师守备四万,禁卫军两万,小兴关三万,武州边塞两万,燕郡边塞三万。全国机动部队五十七万,常备军四十四万。如今我燕国可战之兵,也达到了百万有余,乃是我燕国最高的军事储备记录。”

  轩辕纪:“刑部尚书,汇报一下近期国内刑法事件吧。”

  彭克林:“启禀陛下。根据陛下旨意,各地锦衣卫逮捕江湖余孽四万九千六百二十七人,击杀一千四百六十七人。而逮捕的囚犯,已经充入工部劳役之中了。”

  “工部尚书,来汇报一下工部的事宜。”

  祁皮:“启禀陛下。工部如今已经完成了平州南部的灌溉农业,小兴关,武州边塞等工程。另外,造纸厂,雕版印刷厂已然投入使用,优先供给朝廷机构,而第一批文举学院,武举学院的教材,工部也已经送达教育部了。另外,陛下之前颁布的军屯田,工部也已经派遣专人前往各地丈量了,以及耕具等,工部也在打造了。大概到六月底,就能够全部发放到各地州府了。工部目前在京劳役为六千七千四百三十二人,其中已经将渤海等地的地方劳役派遣过去了。”

  “再派遣五万劳役,前往室韦地带修建草场。待到国内人口排查完毕,再从渤海等地抽调补充,优先让渤海地区的百姓,就在本地担任劳役,也能改善一下渤海地区的民生,以及有效加速地方的建设。”

  祁皮:“工部遵旨!”

  “大理寺卿,可有上禀事宜?”

  淳于肥:“启禀陛下。大理寺虽无大事,但目前也陷入了诸多案件之中,据臣调查,多为周国细作所为,还请陛下示下。”

  轩辕纪皱眉:“这女帝还真是记仇啊。可曾动摇我燕国基层稳定?”

  “陛下,由于我燕国有锦衣卫存在,以及目前全国民心心系我燕国,各地官吏也秉承原则,并无动摇基层稳定的案件,但这一桩桩案件频发,也着实让我大理寺有些棘手,臣担心长此以往会影响国内行政效力。”

  轩辕纪:“嗯...正好如今燕国抽出身来了,派遣京师军第一军至第十五军,全员出动,再来一次全国扫荡,锦衣卫配合调查,拔掉所有列国细作。另外,兵部听旨,着令全国除却小兴关,以及渤海边境,平州港口外,所有要道全部封锁,由此加大排查力度。”

  “兵部遵旨!”

  轩辕纪看向武官一列,轩辕凌,以及各军都督们,还有末尾的安达尔等人...

  “轩辕凌升任牙门将军,安达尔与付单乌升任偏将军,丘哆旗,蛩绺,鹤鹊,卡纳芬,安可鲲,曲捺琦,大武艺等人升任裨将军。”

  “谢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轩辕凌,安达尔等人纷纷谢恩。

  轩辕纪看向安达尔等人:“安达尔,付单乌你们或许会疑问,为何朕只给你们这些杂牌将军职位。朕来告诉你们,整个燕国拥有统军权的只有朕与玉阳候,以及你们了。燕国不是他国,对将军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拥有统军才能,还要有所战功。玉阳候此次虽然随军出征,但却无过大的建功,因此也只能升任牙门将军一职,而你们黄头室韦,在战事切断渤海来援,也算有功,但功绩不大,因此只能达到偏将军,裨将军之流。安达尔,付单乌的才能有所突出,朕才格外将你们二人直接提拔为偏将军。大武艺,你的话...朕还不知道你的统军能力如何,待到后期观望,以及你有所建功后,朕再考虑你的将军职位。”

  “臣等遵旨!!——————”

  轩辕纪:“燕国内部,唯才是举。朕不需要下面的臣子才德兼备,只要能够做到有所才学即可。身负才能,懂得进退,明晓是非,知晓态势者,方为朕心中的理想臣子。有德无才,不如不用。有才无德,却不知好歹,不通国家百姓利益不可侵犯者,那叫卑劣小人,也不录用。唯有才能且知晓可为与不可为者,方为百姓之福星,燕国之栋梁,朕之股肱。”

  “燕国内部体制严格,任何权益都需要自身有所建树,对燕国有所贡献,方才能够享受。燕国朝堂虽然苛刻,但也待遇优厚,想要进一步享受更好的待遇,还是那句话..用你们的才能,你们的功绩,你们的作为来换取。”

  文武百官:“臣等谨遵皇命!!!——————————”

  轩辕纪转而问道:“诸位爱卿,可还有奏?”

  “臣等无奏!!————————”

  轩辕纪点了点头:“那便退朝吧。”

  “臣等恭送陛下,皇后娘娘!!——————————”

  轩辕纪今日又一次强调了燕国朝廷的官场潜规则,群臣们不傻,应该是国内又有一些不安分的家伙了,轩辕纪这才又一次借着安达尔等新人的原因,挑起了这件事。但这就纳闷了,他们也没有听说那里的官吏,又作死的消息啊。

  就连吏部,户部,刑部,大理寺都没有消息,那看样子这事情就有些阴谋的味道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