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玉寒刚走两天左右,萧绰也回来了。养心殿内,轩辕纪怀里抱着轩辕清翎,看着跪在那里的萧绰,对方还时不时的偷瞄轩辕纪一眼。
“上官雪的事情,处理完了?”
“回禀陛下,正是。真正的上官雪,安然无恙的送回了上官家。”
“嗯...”
轩辕纪轻而易举的就明白了卫玉寒的深意,无非是为将来控制燕国文坛奠定一些基础,上官家就是一个不错的切入口,以及有力助力。
“你回来了正好,武举学院的模拟战也该提上日程了。这次,就由你去组织,兵部会协助你的。”
“模拟战?”
“也就是模拟考核,只懂得书面知识,但却不会运用,乃至没有运动天赋,那样的士卒拿来无用。此次模拟考核,无非在于对武举学院的学员们,实施一定程度的军训,当然不是正规军的训练,而是基础的军姿,军容的训练,让他们先具备一定的军人素质。”
“这样啊...那陛下,具体需要注重那几点?”
“第一,对军规军纪的了解与深入他们的骨子之中。第二,军人的姿态,仪容,以及精神,当然不求他们完全做到,只要无限靠近即可。第三,灌输给他们忠君为国的精神与思想,这一点可以让他们按照军中体制,分成五人,十人,百人,五百,千人等等规模来促进他们的团结,以此为基础,灌输给他们团队精神,合作精神,乃至忠君为国的精神。”
“军规军纪,姿态仪容,团队,合作,忠君为国的精神...”
“具体的你去和兵部商议,拿出一个草拟方案来,明年的三月开春,就可以准备实施了。”
“末将遵旨。”
而与此同时,还在路途中的卫玉寒,已经抵达了新州。按理说,燕军的行军速度是很迅捷的,更何况是骑兵军团。但是卫玉寒的凤辇着实提不起速度,因为燕国目前还没有全国范围的修建青砖大路,所以凤辇的行进并不轻松。
新州知府与总兵以及巡抚使和巡察使,率领州郡官兵攻击一千余人出城十里迎接卫玉寒的亲临...燕国所有地方行政军事监察最高长官,都是直接从燕都派出到各地上任的,在燕都的他们无比清楚卫玉寒这位燕纪卫皇后的权力之大,自然没想过懈怠。
而且,这七万骑兵军团啊,其中有两万骑兵军团都是直接作为卫玉寒的护卫军,这阵势无论是谁都必须重视的,而这其实也是轩辕纪在隐晦的表明自己的态度,若是怠慢皇后,一个个都得被轩辕纪惦记上。
“新州知府,哄哈率新州百官,恭迎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新州总兵,沈华率新州守军,恭迎皇后娘娘!!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新州巡察使杨陵,巡抚使苏云强率新州监察官员,恭迎皇后娘娘!!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卫玉寒镶银白衣长裙,发带银质凤冠,在慕雪寒和安彦林的陪同下,走下凤辇...
“嗯,免礼吧。”
“谢皇后娘娘!!!——————”
新州知府哄哈上前躬身道:“娘娘,请进城吧。臣等已经准备好了别院,供娘娘休憩。”
“嗯,有劳了。”
“那里,臣等分内之事罢了,当不得娘娘如此。”
卫玉寒转身看向一旁的魏武全:“统领率军在城外驻扎,新州知府为将士们准备一些取暖物资和补给,产生费用月底上报朝廷即可。”
哄哈低头:“臣遵旨!”
卫玉寒看向轩辕凌:“凌弟和玉孺也来吧,显得热闹一些。”
“臣弟遵旨!”
轩辕凌还是很上道的,抱拳躬身回道。尽显卫玉寒的权威所在,以及刻意的注重君臣高低概念。人前轩辕凌并没有如同皇宫里那么随意,这也是他在宫中这么长时间积累的一些常识。
“另外,锦衣卫保持随行。”
“卑职遵旨!!!————————”
一番繁琐后,卫玉寒才返回凤辇,在一群人的簇拥下进入新州郡城内...
“唉...”
卫玉寒端坐在凤辇内,不禁哀叹一声。
“姐姐,怎么了吗?”
卫玉孺疑惑问道。
“本宫本意是微服出访,但这哪里有微服私访的样子?七万骑兵军团,阵势太大,声势太大,待到本宫抵达各地,估计各地都已经准备好了,不利于突击访查。”
“姐姐...这有利也有弊不是吗?七万骑兵军团,虽说声势太大,但也能够确保姐姐的路途安全不是吗?正如您所说的,七万骑兵军的阵势,任何人听到,都是避之不及,根本不敢对姐姐起任何歪心思。”
“嗯...”
卫玉寒并不是不懂这些道理,轩辕纪的种种安排,都是优先考虑她的安危。但卫玉寒的本意,是要对东部地区实施突击访查,揪出东部地区的一些问题,从而警告西部本土。西部本土因为是燕国的改革起点,所以更容易掌控,只要东部地区都已经安宁下来,乃至内部问题解除,那么西部就会不攻自破,进而更一步提高燕国的行政效率。
抵达别院,慕雪寒和安彦林则是临时部署一下,毕竟要在这里住上一两天,不布置的话不方便,布置太多又不利于到时候离开。所以,将就折中来部署最好。而新州知府,总兵,巡抚使,巡察使都是等候着,按理说卫玉寒肯定会访查当地民情,他们作为地方长官,按照规矩是要陪同的。
卫玉寒披着雪白大裘,站在院子里抬头看了看天际...茫茫大雪,雪花纷飞...
“瑞雪兆丰年啊...看来,明年的开春,会很顺利。”
“乌喆,带上十名锦衣卫,随本宫出去走走。”
“卑职遵旨!”
卫玉寒到别院内,找到了轩辕凌,卫玉孺,慕雪寒,安彦林...
“凌弟,玉孺你们在这里看着,本宫出去走走。”
“皇嫂,臣弟随您一起去吧。”
“不必了,有乌喆和锦衣卫在,没什么必要,何况是在城内。”
说完,卫玉寒离开了。而别院外的哄哈,沈华,苏云强,杨陵几人见到卫玉寒带着乌喆和十名锦衣卫,要出门,连忙上前打算跟着。
“你们就不必了,处理好自己的分内事务即可,回去吧。”
卫玉寒看了眼他们四人,说了一句,便带着乌喆和一众锦衣卫离开了...留下了在风中凌乱的哄哈四人...新州的街道上并没有因为卫玉寒的到来,有什么变化,依旧如常,人来人往,不少当地百姓在此围聚一团,有说有笑的。
卫玉寒漫步在街道行道上,身后的乌喆恪守职责随行在旁。而其余锦衣卫,早已散开,散布在卫玉寒的左右,既方便卫玉寒的行动,也能确保如果有突发事件,他们能够第一时间冲出护卫卫玉寒。锦衣卫都是佩刀的,而且身着飞鱼服,头戴乌纱帽,围聚在一起太过引人注意了。方便卫玉寒的行动也是有一个度的,不可能直接散开太远,卫玉寒的安全是首要,卫玉寒有个闪失,此次护卫中,无论是统领,骑兵军团,锦衣卫等七万多人全部都得人头落地,乃至三族都无法幸免。
“老人家,不知道新州的集市在哪里啊?”
卫玉寒拦下了迎面而来的一个柱杖老妇询问道。
“哦,就在前面那条路的左拐就是了。”
“嗯,多谢您了。”
“没事。”
卫玉寒带着乌喆一路朝着新州的集市而去,想要进一步确定新州的经济以及问题,首当其冲就是去集市。越是繁华的地段,越能体现当地的一些问题。若是要了解当地的发展和民情,可以去城外的农田。当然,这些事情也能从集市反映推理而出,只不过没有那般的直观罢了。
“嗯?”
卫玉寒走到集市内时,恰巧看见一家裁缝店,便带着乌喆进入其中。
“掌柜的,这里可以定制衣物吗?”
“当然可以,不知姑娘想要什么样的衣物啊?”
“嗯...一套白色的劲装,方便活动最好。还有,靴子也要。”
“按照姑娘的尺寸定制吗?”
“对。”
“那请姑娘随我来,我为姑娘量一下尺寸。”
“嗯,有劳了。”